曠世奇書的背後真相,在歷史上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亂世用兵,盛世修書。在古代很多著名的帝王都愛幹這兩件事,那麼明成祖朱棣就是其中一個,朱棣登基之後,乾的第一件大事那就是修書,修了《永樂大典》這部鉅著。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部《永樂大典》自打問世起就留下了一個千古之謎。

曠世奇書的背後真相,在歷史上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曠世奇書的背後真相!

朱棣是明朝第三任皇帝,公元1399年,他發動了“靖難之役”從而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裡搶來的,而正式因為這個原因,他擔心後人會拿這個事一直來說事,所以在做事方面,他一直特別的勤勉,朱棣這個人非常的勤政,朱棣的所做所為就是要告知天下人,他比建文帝更適合當皇帝,然後再處理繁雜公務的時候,他發現皇帝這個職位並不好乾,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不懂怎麼辦呢,這會就該《永樂大典》出場了,這步書就是朱棣為了他在遇到問題的同時可以查閱這本書來找到解決的辦法。這就是他修書的初衷,修一本百科全書。

曠世奇書的背後真相,在歷史上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當時他把修書的任務交給了號稱“天下第一才子”的解縉。第二年,解縉修好了這本書,當時取名叫《文獻大成》,然而他沒想到,當這份手稿放到朱棣面前的時候,朱棣大發雷霆,很不滿意,因為解縉是一個典型的文人,滿腦子裝的是儒家思想,所以他編撰的《文獻大成》只是一部儒家經典,至於其他像佛學道家之類的東西完全就不再其中,這跟朱棣想要的書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太窄。

曠世奇書的背後真相,在歷史上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朱棣想要的是一本所有對統治有利的,所有人類文化遺產的精華吸收再其中,永樂三年,朱棣下令重新修書,這次換了黑衣宰相姚廣孝,他先後從民間徵集了近八千種書籍,應有盡有,前後六年終於修成了《永樂大典》。

曠世奇書的背後真相,在歷史上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這本書薈萃了明朝初年以前幾乎所有書籍的精華,據歷史記載,姚廣孝修訂《永樂大典》是按照類書的方式進行編纂的。把八千種書籍拿來後都看一遍,再把書籍裡的內容分類,各種各樣的,我都把它分開來,一部書拆成了好多部分,然後分別編到各類裡面去,檢索起來很方便,但是書打散了。

曠世奇書的背後真相,在歷史上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修書的時候,工作人員只是把原書按照內容的類別如實抄錄,既不增加也不減少,更不做評判。所以《永樂大典》的修訂等於是保存了明朝永樂年間尚存的幾乎全部的精華書。

曠世奇書的背後真相,在歷史上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公元1408年,《永樂大典》成書之後,朱棣非常的喜歡,然而可惜的是儘管喜歡但是朱棣後來呢根本就沒有時間看,因為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北征之上,後來《永樂大典》被一直封存在皇宮裡邊,無人問津。

曠世奇書的背後真相,在歷史上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而根據史料記載,直到明世宗,嘉靖皇帝登基之後這部《永樂大典》才算在一次被當成了寶貝。

曠世奇書的背後真相,在歷史上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如此珍貴的國之重寶,就被當年的八國聯軍分成碎片拿去賣錢了,不過所幸的是當翰林院掌院學士逃難回來聽說這件事後,命人秘密追查,最終收回了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