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士揮戈關隘去 誓將生死作英豪

壯士揮戈關隘去 誓將生死作英豪

——岳陽經開區衛計系統戰“疫”群像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陳砂

1月29日,岳陽經開區確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岳陽市確診42例,全國確診7711例!

2月3日,岳陽經開區確診7例新冠肺炎患者,岳陽市確診83例,全國確診20438例!

3月9日,岳陽經開區確診10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10例;岳陽市確診156例,治癒出院151例;全國確診80754例,治癒出院59897例!

不斷增加的冰冷數據觸目驚心,牽動著全國億萬群眾的心,更撕扯著岳陽經開區衛計人的心!抗擊“疫”魔,務必下好先手棋,落實嚴防控,岳陽經開區工委、管委會第一時間發出了號令,全區衛計系統幹部職工聞令而動,第一時間放棄春節休假,全員參戰、毫不退縮、無怨無悔,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戰鬥姿態,堅守在一線、奮鬥在一線、衝鋒在一線,全力以赴守護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壮士挥戈关隘去 誓将生死作英豪

衝鋒在前 攻堅有我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1月20日,區衛計局召開疫情防控專題會議,成立應急工作組。1月22日,全區召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會,成立全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下設指揮部辦公室、綜合組、疫情監測組、醫療救護組、後勤保障組等八個專項工作組,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和責任機制,實行24小時全天候指揮調度。1月23日,區衛計系統全面取消休假,備戰疫情防控,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

這些日子,鄧洪波只要一走出辦公室,都會隨手帶筆記本。翻開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各鄉鎮(管理處)、各部門單位的相關情況和收集的各種信息、數據。這樣厚厚的筆記本,僅僅一個多月時間,鄧洪波就寫完6個。作為區衛計局黨組書記、局長,鄧洪波需要詳細瞭解疫情防控工作大大小小的事,隨身帶著本子,能及時記錄,把防疫工作做到最細。

疫情防控期間,鄧洪波帶領衛計系統充分發揮疫情防控主力軍和專業機構作用,經常深入基層和醫療衛生機構一線督查指導,從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等方面採取果斷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每天工作到次日凌晨,是鄧洪波的工作常態,防控任務緊急時甚至通宵達旦。他以“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高度責任感,身先士卒,彰顯擔當。

該局其他班子成員分別牽頭組織開展全區疫情防控的綜合協調、疫情監測、醫療救治、後勤保障等工作。他們夜以繼日奔赴防疫一線,指導、督促基層防疫人員科學規範開展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同時,分赴全區各村(社區)、醫療機構等基層一線指導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全區疫情防控工作科學有序高效推進。

“又發現一起疑似病例,現場要及時管控起來”“防疫數據要及時統計上報, 做好疫情信息收集”這是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明在緊急調度和安排工作;“再抓緊時間調度,給一線醫護人員配足醫用物資!”這是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劉治平在安排後勤保障工作;每天晚上12點了,衛計局辦公室主任易興旺還在收發文件、整理資料。

是的,這段時間來,哪怕是午夜,衛計系統廣大幹部職工仍在發放各單位急需物資;凌晨,他們還在緊張統計各類報表……

壮士挥戈关隘去 誓将生死作英豪

無畏堅守 阻擊疫情

經開區作為岳陽市的交通要塞,京港澳、隨嶽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武廣高鐵岳陽東站、三荷機場都在該區範圍,是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守住了這四個口子,就守住了岳陽的東大門!

連日來,經開區設置了4個疫情檢測防控點,由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克飛牽頭負責,全天24小時值班,對進入岳陽的車輛進行逐一排查檢測,落實好屬地管理責任,打好防疫戰,守住“東大門”。

一月的天氣,春寒料峭,風像刀子一樣割在臉上。1月28日22時許,隨嶽高速路口監測點醫護人員李豔仍站在透骨的冷風中忙碌著,她已經連續5天沒好好睡覺了,雙眼佈滿血絲,臉上被口罩勒出一道道紅痕,雙手凍得通紅,嘴唇也被風吹得乾裂起皮。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李豔每天一站就是8個小時,最早7點,最晚凌晨12點下班,一天對幾百輛出入的車輛進行檢測、登記信息。“特殊時期,大家都在默默付出,只要能夠減少一分風險,再累也是值得的。”這是李豔能夠一直堅持下去的動力。

“轄區新冠肺炎集中醫學觀察點,需要派一人駐點防控……”“我報名,馬上趕到!”2月14日,值守了近20天,剛剛從京港澳高速路口監測點下來的劉正茂,還沒來得及休息一天,就突然接到任務。他二話沒說,趕到科室後,跟同事進行了簡單的工作交接,在收拾好個人生活物品和基本防護用品後,就立即奔赴集中醫學隔離點。集中醫學隔離點的留觀人員可能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但危險隨時可能發生。作為集中醫學隔離點的“管家”,劉正茂吃住都在觀察點,除了和同事們一起負責消殺工作、佈置房間、安置人員、協調各種關係,還要想方設法為隔離人員做好醫學觀察、生活保障、心理疏導等服務。即使每天夜以繼日連軸轉,他始終堅守一線。

“我年輕,身體好,又是男同志,要值班我先上!”發出這鏗鏘有力聲音的是26歲的胡誠。從1月22日開始,區疾控中心與區聯防聯控指揮部同步開始全天候的值班值守。面對全區共約40萬人口的疫情防控工作,只有6名工作人員的疾控中心,工作量早已滿負荷。胡誠責無旁貸地主動擔負起值班值守任務,每天24小時吃住在疾控中心,平均每天休息時間僅3到4小時。因連續高強度工作了整整半個月,胡誠因勞累過度病倒在崗位上。然而,為了不耽誤疫情數據的正常準確報送,稍稍恢復體力的胡誠,又拖著虛弱的身體在病床上統計數據,向臨時緊急抽調頂班的同事傳授報送方法。

鏖戰一月有餘,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全區衛計系統幹部職工仍未顯一絲疲態,因為他們深知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絲毫的麻痺大意,都可能讓前期努力付之東流。他們伴著漸漸綻出的春枝,仍然在衝鋒著、戰鬥著……

從1月23日起,該局累計接聽熱線電話3000多個,確保第一時間受理群眾訴求;在京珠、隨嶽、高鐵出口監測3.82萬臺車輛11.48萬多人次,及時勸返3277臺車輛9724人次。三荷機場進出港累計檢測1.9萬人次;2月6日起設立定點隔離賓館,累計集中隔離對象144人次,目前集中隔離60人;2月17日起設立定點接待賓館,累計接待272人次,目前在住65人。

壮士挥戈关隘去 誓将生死作英豪

分秒必爭 築牢防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口罩、防護服、酒精、消毒水、體溫計……這些物品都是抗疫工作必不可少的物資。疫情來襲適逢春節假期,很多廠家店鋪都休業,這些物資瞬間變成“緊俏貨”。

面臨防疫前線物資吃緊困境,從大年三十開始就返崗工作的李光興看在眼裡急在心裡。46歲的李光興是區衛計局辦公室副主任,這次被抽調到疫情指揮部後勤保障組負責物資協調、接收、發放工作,是防疫物資“大內總管”。

“發放的前提是要有物資,沒有物資就是無米之炊。所以最頭疼的不是發放,而是採購。”為確保物資供應,李光興把同學、領導同事、老鄉等一切資源都發動起來,多方聯繫、通過打聽各種渠道緊急採購各種物資,緊鑼密鼓運往卡口。連日來,李光興和同事們從來沒有停下過,日復一日、不分晝夜、風雨交加的奔走在採購路上。

這不是一串普通的數據,這些數據裡是一個個奮戰在採購戰線上的人員在疫情防控保供期間交出的一份最好的“初心”答卷:截至3月10日,區衛計局已向各醫療衛生機構、防控成員單位、一線工作人員發放口罩15.689萬個、紅外線體溫槍103支、84消毒液11.4噸、醫用防護服2741套、護目鏡586副,確保了防疫一線物資供應不斷檔。同時積極協調,對接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 累計接受捐款325.695萬,物資7萬餘件。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落實早發現,排除風險隱患,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已經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線,百餘名醫護骨幹衝鋒在前,成為“尖刀班”,發揮中堅作用。

1月28日7時30分,木里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李錫葵走進醫院,這比以往上班時間還早了半個小時。打開辦公室門,他匆忙地喝了一口水,便穿上了厚厚的隔離防護服。

36歲的李錫葵是木里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副院長,也是該中心發熱門診診斷室的負責人。高速路口駐點值守、發熱門診接診、對確診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入戶測量體溫……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李錫葵便主動向醫院“請戰”,一直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壮士挥戈关隘去 誓将生死作英豪

自全市啟動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響應以來,全區所有基層醫護人員迅速投身工作崗位,作為排查風險隱患的第一道防線,醫護人員紛紛站到抗擊疫情第一線,直面疫情感染風險,全力阻擊疫情,密切接觸者累計在冊管控313人,陸續到期解除313人。區外來函協查在管密切接觸者99人,陸續到期解除隔離。公安偵辦後新增密切接觸者142人,均到期解除管控。區疾控中心累計核酸檢測採樣送檢221人次,第三方核酸採樣檢測累計138人次。全區接觸者醫學觀察人數共計3298人次,隔離消殺面積達14.2萬平米。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愛無言。在這場特殊的戰役中,岳陽經開區衛計人再次成為衝鋒陷陣的排頭兵、尖刀連。沒有豪言壯語,只有負重前行。截至3月10日,該區累計確診病例10例,治癒10例,全區疫情防控工作整體平穩可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