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湧動清泉村

——四川省眉山市市場監管局精準扶貧紀實


春潮湧動清泉村

南國樹木花草剛剛吐露新綠。位於四川省成都東南,相距四川省天府新區成都核心區的仁壽縣曹家鎮清泉村春潮湧動……

過完春節,清泉村很多“勞務大軍”不選擇“出遠門”了。“在家門口就能找到事情做,還能照顧家裡的老人,誰還願意跑得天遠地遠的去外地打工呢?”,從杭州打工回來的李顯文一語道出許多外出務工人員的心裡話。

清泉村屬於成都平原邊緣的淺丘地區,村子裡土地肥沃,水源豐富,拿村裡老人的話說,清泉村過去可是個“一碗泥巴一碗飯”的好地方。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被稱為“四川打工第一縣”的仁壽縣洶湧的打工潮也帶走了村裡主要勞動力,留守在村裡的主要是老弱病殘和小孩。

清泉村有900戶村民,人口3216人,其中建檔建卡貧困戶58戶,2014年被四川省眉山市定為市級貧困村。“幹了別家的活,荒了自家的地!外出打工只能把一家人的生活敷起走,發不了財,致不了富!”,在外打工多年,回家幹起養殖業的村民李維建總結了清泉村守著良田沃土卻戴上貧困村帽子的原因。

2014年,眉山市畜牧局負責清泉村的“精準扶貧”工作,在近5年時間裡,畜牧局做了大量的工作,清泉村的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並於2018年全村整體脫貧。

2019年6月,眉山市對“包村扶貧”單位做了調整,由眉山市市場監管局負責清泉村的“精準扶貧”工作。接到任務後,眉山市市場監管局意識到,他們來清泉村不是摘前任的幫扶成果的桃子,而是要做好回頭看,回頭幫,進一步鞏固扶貧成果,全力向小康衝刺。

接手清泉村的精準扶貧任務後,眉山市市場監管局局長王世林帶隊第一時間深入清泉村開展大調研,並迅速建立以局領導、機關科室、分局和直屬事業單位結對幫扶的形式,對5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一對一幫扶。

通過大調研,眉山市市場監管局與清泉村達成共識,充分利用清泉村9000畝土地資源和背靠成都大市場優勢,引進一批全省種植、養殖龍頭,採取公司+農戶,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把清泉村建成成都的“菜籃子”、“肉籃子”和“果籃子”,促進全村迅速致富奔小康。

“產業扶貧”的思路確定後,眉山市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向市、縣發改委爭取到120萬資金,在村裡規劃了一條2.5公里的產業大道。從去年6月開始,產業大道園區先後吸引了15個老闆前來投資。佔地百畝的藕塘、兩百畝的柑橘園、李維建養豬場、生態循環種養場等一批產業項目相繼建成和正在興建。

記者在汪傑的“銀捷家庭生態農場”的工地見到村裡“最忙的人”——清泉村第一書記邵玉龍。

邵玉龍是個來自山東臨沂的小夥子,今年30歲,在來清泉村之前,他作為眉山市食藥局包村扶貧第一書記,已經在位於內江、自貢、樂山、宜賓四個市交界的仁壽縣松峰鄉當了兩年多的第一書記,機構改革後,邵玉龍被調到清泉村。

經常和邵玉龍打交道的同事開玩笑說:“他天生就是個幹第一書記的料,去年剛接手清泉村第一書記時,他白天走村串戶瞭解村民情況,晚上整理調查資料,連續40多天沒回家,後來回家,連家裡最耐旱的蘆薈都乾死了!”。

邵玉龍來“銀捷家庭生態農場”有兩層意思,一是關心生態農場建設的進展,二是來當面感謝葉鵬。葉鵬是眉山市畜牧局的養殖專家,也是上一任清泉村的第一書記。邵玉龍上任清泉村第一書記時,多次去拜訪過葉鵬,向他了解清泉村的一些情況,兩個年輕人因為清泉村成了好朋友。

在清泉村工作兩年多的葉鵬對清泉村充滿感情,也對邵玉龍的“拜託”牢記在心。去年10月,他把擅長肉鴨養殖的好朋友汪傑引到清泉村,並承諾義務當好生態農場的技術顧問。

“銀捷家庭生態農場”已經完成土地平整和排水溝的建設,今年春上就可以建好生態循環圈舍,兩萬只肉鴨苗將正式投入飼養。生態家庭農場今年將吸納10名種植、養殖工人,月薪在3000元左右,目前已經有10多名本村村民報名到“銀捷”上班。

關心“銀捷家庭生態農場”建設進展的還有一個人,他就是清泉村2組村民李顯文,這天他也來到工地實地打探,過了年他就是這裡的工人了。李顯文40多歲,目前還是單身。他是村裡“十大孝星”之一。之前,他一直在杭州一家工廠打工,為了照顧年逾八旬的目前,他把老母親帶到杭州。由於文化不高,李顯文的月薪不超過3000元,除了娘倆的生活,所剩無幾。

年前,李顯文帶著母親回到村裡,得知明年村上一大批產業扶貧項目上馬,李顯文決定不出去了。他將自家的6畝土地流轉給柑橘園老闆鄧宏圖,每年租金在5000元左右,他還將房前的4分自留地全部種上墨西哥辣椒,可收入4000元以上,另外在邵書記的介紹下,每年可在“銀捷”掙到3萬多元,老李算了筆賬,覺得未來的日子很好過。

隨後,李顯文熱情的邀請記者參觀他的新居,這是他靠自己打工的錢和政府的補貼新建的三間新房,讓母親有生之年坐上好房子,他很開心。李顯文是個“文藝青年”,他說自己一口氣能唱幾十首流行歌曲。杭州回來,他唯一帶回來的是他省吃儉用花1000多元買下的麥克風和音響,閒下來唱唱歌是他最大的快樂。

“不同的環境下有不同的想法和願望,以前家裡窮,能吃飽穿暖是最大的願望,現在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過上了好日子,雖然40多歲了,但我現在還想找個‘溫腳的’!”。說道興奮出,李顯文搬出他的大音響,高歌一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在村裡見到陳雪文時,他正獨自一人在他的鵪鶉場自制小鵪鶉孵化床,臉上的微笑看不出他所經歷的曲折和坎坷。20年前,陳雪文夫婦遠赴廣州打工,率先在村裡修起了樓房。他的家庭因病致貧。14年前,妻子突然查出尿毒症,把這個家庭帶入深淵,但不管多難,陳雪文始終對妻子不離不棄,直到整個家庭負債累累。

幾年前,陳雪文成為“精準扶貧”的受益者,在享受到農村綜合醫療保險和建卡貧困戶大病醫療救治幫扶的同時,陳雪文在政府幫助下,參與的公司+農戶的鵪鶉養殖業取得成功,併成為龍頭企業“九升”食品公司的鵪鶉養殖“示範標兵”,一舉償還了欠下多年的外債。

去年6月,一場禽流感讓陳雪文的4萬隻鵪鶉一夜之間全軍覆沒,損失巨大。為了幫助陳雪文東山再起,眉山市市場監管局多方籌集資金5萬元,並組織飼養專家到鵪鶉場進行全方位消毒殺菌,並對通風降溫系統進行整改,為了降低成本,已掌握從鵪鶉育種到養殖全程技術的陳雪文決定自制孵化床,待開春後育出第一批鵪鶉苗,有希望就有微笑……

採訪中,記者偶遇了清泉村今年最大的客商——四川養殖業龍頭企業“四川巨星集團”。該公司前期已與仁壽縣和清泉村及部分村民達成意向協議,在清泉村7、8組流轉100畝土地,以公司加農戶的形式,由巨星公司出資240萬元,政府動用扶貧資金240萬元,巨星商學院投資240萬元,巨星公司為貧困戶擔保貸款720元,建成8個年產共2萬頭的生豬生態養殖場,直供成都天府新區市場。

“跟著大企業幹風險小,市場有保障,始終不會吃虧!”,當天下午,鄒付利、陳雪文、李維建等養殖戶分別與“巨星”公司簽下公司+農戶的養殖協議,邵玉龍和巨星公司眉山分公司總經濟餘俊旭共同拉起皮尺為流轉戶丈量土地……

田煒 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 顏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