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了我“無效”的學習模式

知識要用又提取不出來,學得再多也很“無知”,是我學習中經常遭受的一種苦惱。

但是,終於有本書改變了我“無效”的學習方式了。

這本書就是《精進2:解鎖萬物的心智進化法》,我讀了兩遍都沒讀懂,隔了兩天,我又讀了兩遍,我終於確定,這就是我目前看到過,最為系統,最具可行性的學習模式。

我們經常在說到“時間碎片化”,對於像我們這樣的腦力工作者來說,時間是很緊湊的,註定沒有連續的時間用來學習,如何在有效時間內,整合更多的知識技能,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

但是團隊管理,時間管理,目標管理等等這些概念,討論得太多了。實話說,我現在對於這些詞語有點麻木了,並不是說這些概念沒有作用,也不是說我沒有這方面需要。

只是,大部分書籍介紹的技能太散了。大部分工具書都之針對某個特殊場景,沒有普適性,很難有一個通用的方法。

這次的“無邊界思維模式”,我的感覺就是萬物皆可用,簡潔有效。如果說作者上一本書《精進》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那這本《精進2》就是讓你打造無邊界思維模式,從厲害的人變成完美的牛人。

《精進》|改變了我“無效”的學習模式

無邊界思維模式


什麼是“無邊界思維模式”?

掌握無邊界思維模式只需要掌握兩組概念。

這兩組概念是模塊和系統,躍遷和循環

模塊就是每個領域的技能集合,有兩個類型:

第一, 硬模塊,是基本的要素,即獲取知識所使用的工具;

第二, 軟模塊,負責調用和組合,即掌握的知識。

那麼模塊太散怎麼辦?組成系統。

把每一個領域內的硬模塊知識集中組合成一個硬模塊庫,同理組成一個軟模塊庫。硬模塊庫和軟模塊庫組成一個知識系統。當我們的積累足夠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跟叮噹貓一樣,總是能從口袋裡拿出需要的東西。

躍遷能夠幫助我們打破不同知識領域間的技術壁壘,把看似毫無關聯的知識系統進行有效連接,組成一個更大的知識系統。我們要給知識體系做好一個可以隨時調用的索引,讓知識進入循環利用狀態。

舉個例子幫助理解:

齊如山給梅蘭芳寫過一段戲曲表演的建議,其大意是:每表演一段戲都要看一下戲中的情節和角色的身份,以表情做例子,那個地方要加什麼表情,加了之後還要看是不是合理的,好不好看,觀眾喜不喜歡。

我們不一定是學戲曲,但是戲曲表演要看劇情,要研究受眾歡迎程度。這和日常的產品營銷是不是想通呢?產品營銷講究的也是場景還有受眾,雖然對產品營銷不熟悉,但是齊如山說的建議要“好看”和“迎合觀眾口味”,這不正是產品營銷可以參考的地方嗎?

同樣的評判標準,實現了從戲曲知識到產品營銷知識的躍遷,以後再接觸戲曲和產品營銷就可以隨時調用這個知識,知識之間沒有障礙,真正把知識學到手。

這就是我感受到的,無邊界思維模式的好處:有效整理零散知識,並且可以隨時擴展。

因為模塊化系統,我可以接收一個領域更碎片的知識,不用擔心造成記憶負擔。而躍遷讓不同的領域知識從雜亂無章變得井然有序,各個知識版塊相互連接,形成一個整體,不再有某塊知識沒有用的感覺了。我現在知道,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採用無邊界思維模式,進行高效學習,零散,無用,想不起不再是我腦中的噪音

無邊界思維模式要如何打造模塊系統?

無邊界思維模式,核心就是打造模塊系統。

無序的知識,猶如被當倉庫的電腦C盤,最終結果是電腦崩潰,數據讀取不了。

想擁有模塊系統,這裡涉及兩個關鍵點:

第一,如何找到高頻模塊;

第二,如何組成系統。

要想找到高頻模塊,必須學會多視角切換,每次選擇一個角度,儘可能跨層次延伸。可以選擇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方法在不同層次中尋找,通過高頻模塊把一連串的知識串聯起來。

對於初步接觸這個思維模式的新手來說,採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會更好,從知識領域中尋找大量的案例素材,光靠書本理論知識是不夠的,要主動去增加自己涉獵的廣度和深度,不同層次有不同子系統,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出重複的子系統。

一個模塊系統,分為硬模塊和軟模塊。所謂硬模塊就是能夠幫助我們提升效率的軟件工具,而軟模塊指的是我們學習的知識。這兩個結合起來就是對應領域的模塊系統了。

打造無邊界思維模式,就是打造無邊界模塊系統,即將各個領域的模塊系統組合成模塊庫,進而構建一個大的模塊系統,用這種可持續擴張的模塊系統去解決問題就是無邊界思維模式。

無邊界思維模式如何使用?

打破慣性思維

。當我們在尋找想要的信息時,經常會碰到一些難題,很多人會說,我不行,我做不了,往往把自己限制了。其實換個角度想,限制反而能喚醒你的創造力,運用隨機法、啟發式法以及更厲害的問題解決通用技術,往往能打破你的慣性思維。

當我們的思考卡殼的時候,不妨隨手拿出一本字典,雖然你翻到哪一頁,隨意挑選一個詞,跟這次思考的主題放在一起,看看能不能有沒什麼新的突破。

實現多領域學習。打破學科間的邊界,需要進行知識遷移,簡單來說就是發現原知識中具有普遍性的知識點,並且運用在新的知識架構中。這種遷移方法,能夠去專業化,實現多領域的學習,無邊界思維模式將擁有更大的體量。

在知識的遷移中,可以這麼去操作,設計一份遷移說明書,將一個複雜的任務拆分為一個個簡單的動作序列。我們知道按步驟去做就好了,這點就是我們平常用到的目標拆解法。

讓知識循環起來。你學過的知識並不真正屬於你,只有當知識進入循環,才是你的。當知識系統構造完畢之後,你會發現知識整理好了,當你想用的時候,總是找不到。不妨使用“歸一法”將知識系統進行索引彙總,並且做好標記,這樣才能更快地調用。

把事情做得更完美。系統的基本要求是穩定,一個穩定有效的無邊界思維模式能夠幫助你不斷實現目標。你要做的是用無邊界思維模式從多角度觀察和評判自己,以確保自己做事更加精細,力求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

讀這本書,我最大的體會是你現階段遇到讓你束手無策的難題,其實別人早就解決了,沒有必要自己在這瞎捉摸,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們才能看的更高、更遠。


-END-

痞子泉

一個帶你半小時瞭解一本書的人

每看完一本書就寫一篇解讀文章,不喜歡雞湯,只講乾貨,歡迎關注。

我們一起讀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