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生40歲以後,如果離職,很難找到如意的工作,該如何規劃?創業還是再就業?

寶日龍旭


“沈理職談”給你解答:如果你能夠認真的將我寫的內容讀完,你肯定不會迷茫,我用親身的經歷給你全面分析。

40歲的職場人不是先考慮到底創業還是再就業問題,是要先考慮自己能夠幹什麼的問題。四十而不惑,這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年齡點,多數人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同時還面臨著來自80後、90的競爭,身後羈絆甚多,身上責任重大,已經不能夠隨心所欲的離職、再就業和創業了。

題主所說的40歲離職以後很難找到如意的工作,也只是其中一部分人的情況,並不代表所有這個年齡段的職場人。40歲的人屬於70末80初這一代,工作到現在也是兩極分化的:因為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經驗和閱歷都很豐富,一部分人成了公司的高管,行業的精英,從來不擔心沒有如意工作;另一部分人多年從事技術含量較低的重複性勞動,沒有過硬的積累,到了這個歲數由於體力和精力的限制,肯定競爭不過更有闖勁的80後、90後了,所以職場會很失意。因此,打鐵還需自身硬,40歲不是因為年齡不好找工作,而是得看自己有沒有一定的實力。

鑑於大部分職場人都是一般的上班族,個人的職場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也很有限,那就根據多數人的情況進行職業規劃的建議,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40歲的職場人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具體分析如下:

40歲職場人的優勢

1、經驗和閱歷非常豐富

40歲的人最大的優勢就是經驗和閱歷豐富,有些公司的高層必須得由不小於這個年齡的人來擔任,這也是80後、90後比不上的一點。

40歲是非常成熟的年齡了,辦事老道,懂得人情世故,經驗豐富,很多事情不用教都知道怎麼處理,這點優勢很明顯。

2、穩定性和承受壓力的能力強

40歲的人非常明白工作來之不易,知道自己需要的是可持續、穩定性強的職業生涯。沒有任何一個40歲的人沒事會輕易的辭職,代價是非常大的。同樣的工作壓力下,40歲的人更能夠堅持下來,一些小年輕人早就受不了這種壓力而去了。

3、人脈和資源優勢明顯

40歲的人工作這麼多年肯定也不是白費的,必定有一些社會資源和圈子,這對於公司來說是很重要的。招聘一個40歲的人可能帶過來的價值是遠遠超過那些沒有經驗的小夥子的,這也是中年人的優勢。

40歲職場人的劣勢有哪些

1、身體開始走下坡路,精力和體力都很有限

40歲是非常純正的中年人,你說自己還年輕那是萬萬不可能的了。人到了這個歲數不能說年紀大了,但是必須要承認身體大不如二三十歲的時候。不能再長期熬夜加班,出差在外了,所以,對待工作也是不能像年輕時候那樣拼命了。

2、過於穩重,缺乏創新力,偏保守

40歲的職場人思維模式基本上已經定型,自己長期積累下來的經驗既是自己的優勢也是自己的短板。這個歲數雖然見識很高,但是創新和改革的眼光已經比不上年輕人了,做事考慮比較深,會過於保守,失去先機。

3、不可能從基層重新做起來了

都已經40歲了,工作起碼都是十年以上,這個年齡的人還是會有一定的“身架”的,假如安排到比較基層的崗位,很多人肯定接受不了。但是公司的中高層崗位也不是隨時都有空缺的,加上如果沒有核心競爭力,失業再就業比較難。

4、受家庭羈絆的因素比較多

40歲的職場人身後的羈絆因素和壓力太多了:年事已高的父母,逐漸長大需要接受教育的孩子,還要保證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因素會佔用你不少的精力,影響工作。

鑑於40歲職場人的優勢和劣勢,我們可以看到,並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能不能找到一個滿意而合適的工作。能力出眾當然不用發愁,如果能力稍微弱一點,同樣的工作80後、90後一樣是可以做的,公司也肯定願意選擇要價更低的年輕人,這就是現實情況了。所以說,40歲想要做職業規劃,要有針對性,明白自己真正的優勢所在。

第二、40歲的職場人,怎麼規劃自己的職場生涯

我認為人的一生中,每隔十年都要認真的反思自己的得失,規劃未來的發展之路。不管你之前是做什麼的,都已經翻篇了,以史為鏡,著眼未來才是該做的事情。

40歲做職業規劃並不晚,整個職業生涯不止有一次機會可以重新開始。

1、清楚的分析出來自己的知識體系和結構

40歲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對自我肯定有一個認知。要認認真真的思考一下:這麼多年我到底擅長做什麼?我到底做了什麼?我到底能夠做什麼?

這三個問題是對自己職業生涯上半場的總結,思考自己目前的知識體系和專業能力在哪,這也就是你以後再出發的著力點。

舉個例子:

如果你這麼多年中大部分的時間是從事銷售相關的工作,那麼你的知識體系就會在你熟悉行業的銷售崗位上,管理崗或者執行層。這是你的長處,是你熟悉的領域,40歲已經由不得你重新開始新的選擇了。

2、40歲不要輕易的去轉型或者轉行

人到40歲,職場的前期積累已經告一段落,接下來是需要做大做強的問題,而不是尋找新的方向的問題。這個時間的職業規劃,切記盲目的去轉型或者換行,因為你耗不起新的起步階段了。

如果你想轉型或者換行,也只能現在你前期的基礎上進行相關性領域的切換,而不是重新開始。重新開始的代價就是你之前的工作技能積累從此作廢,留下的只是你的職業習慣和素養而已,沒有根基可言。

舉個例子:

假如你之前從事的是傳統醫療行業,藥代、醫療器械銷售等,積累有醫療資源和客戶。但這麼多年你乾的非常累,也看到了這個行業的不作為之處,實在不想幹繼續下去了,那你也不能去轉型去其他行業,但是你可以轉型到類似於互聯網醫療領域,同樣沒有更換老本行,只是換了一個有發展的方向而已,這樣才是雙贏的局面。

3、分析自己的客戶資源和人脈資源在哪裡

40歲以後職場人拼的不僅僅是你的工作能力,這個權重已經很小了,拼的是你的人脈資源和客戶資源,這才是不可替代性的存在。

規劃未來的方向,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就是分析你這麼多年的客戶資源和人脈資源到底在哪裡,這是你再次出發的資本,不管是再就業還是創業,都必不可少。

工作將近二十年,肯定不會一點關係也沒有,只是關係的價值有多大,好好分析,將這些資源啟用起來。

舉個例子:

假如說你個人的能力有限,但是你之前公司平臺是非常優秀的,在之前公司的時候,你利用公司的便利條件積累了很多客戶,也認識了不少合作伙伴,大家有業務往來,彼此也認可,這就是你得天獨厚的優勢。

有人說,離開平臺以後那些客戶資源不見得能利用起來,這你就錯了。哪怕大家只是面熟,對方僅僅知道你這個人,但是隻要在合適的時候存在利益關係,一樣是可以成為合作伙伴的。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長久的利益。

對於40歲的職場人來說,職業規劃需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核心一定是以上三點。這三點分別涵蓋了自己的工作能力、自己的工作方向、可利用的條件。把握好這三點,你就知道自己未來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如何做的更好。

第三、40歲的人,關於自己創業,你需要明白的事情是什麼

我身邊有很多人出去創業了,過程非常艱苦,結果成敗也都有。如果你想創業,首先要明白自己是否適合創業,創業的條件是否具備,盲目創業的後果不可估量。


40歲了,思想也比較成熟,很多事情也看的很明白了。但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關於創業我還是要嘮叨幾句:

1、不要羨慕別人創業成功,這條路充滿了荊棘

創業的念頭你可以想想,但是不要過於盲目的去實踐。如果有人給你說某某人40歲創業成功,身價多少萬,你可以仰慕別人,千萬不要太認真的認為此事可做,你要看到背後不為人知的因素。

2、創業之前先問自己五個問題

到底應不應該創業,經過我的總結,有五個問題需要問清楚自己:

A、我是誰,是否具備創業者的特質

創業者的特質包括:進取心、夢想、不滿現狀、艱苦奮鬥、充滿激情、不服輸、勇於冒險、求新求變、戰略思維、創造力、洞察商機。

B、我能幹什麼,多年工作結果分析

擅長點、能力缺陷、是否有過獨擋一面的去負責項目、是否做過內部創業體驗、自己是技術型還是交際型人才、能打江山還是能守江山。


C、我做過什麼,懂得什麼工作內容

你是做過生產製作、品牌策劃、產品研發、人事財務、銷售管理還是什麼?自己能夠在創業中擔任什麼樣的角色。

D、我目前擁有什麼資源

人脈關係、人才團隊、項目資源、資金實力怎麼樣?現在還缺什麼資源?能夠承受起來什麼樣的失敗,這都是要問自己的。

總結來說,用一張圖來分析自己是否值得去創業

小結: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創業之路何其艱險,需要量力而為,更需要謀定而後動,這是我關於創業的建議和想法。

第四、對四十歲職場人的職業發展建議有哪些

1、不要拒絕學習,拒絕進步

這也是我首先要提到的點:40歲千萬不要止步學習,學習一定是常態,活到老學到老。我說的學習也不是讓你去拿一個什麼學歷證書和資歷證書,而是真正的新知識,符合發展潮流的知識。保持“空杯心態”,有持續的學習才能夠有持續的輸出。

2、擁有開放想心態,不要保守

守舊是這個年齡很大的問題:擁抱變化,接受新事物,發揮創造力,讓自己充滿正能量和新活力,這才是立於不敗的根源。

3、注意不要去透支自己的健康

這一點是我在最後的真心建議:不管以後職業發展如何,也不論現在的情況有多麼殘酷,這些都是可以通過主觀能動性來改變的,唯獨健康不以人力為轉移。

所以,40歲的職場人,一定要保持健康的體魄,僅此。

後話:

如果說對某個年齡段做深入的職業規劃,內容非常多,方方面面都能夠寫出一本書了,但整體的方向性也就這麼多。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如果你有感悟了,可以關注我:創作不易,尊重原創;多分享,讓更多的人看到!


沈理職談


說說我的經歷吧!以下內容全部是本人親身經歷,如有虛假天打雷劈。我湖北襄陽人80年出生,我2009年在東莞開廠,開到2014年倒閉,欠了親戚朋友好幾十萬,信用卡5張共計欠款60多萬,信用卡已經徹底放棄不還了,還不起了(現在銀行黑名單,高鐵🚄已經不能坐了)那時候根本沒有心思去想找工作,只想著做生意來錢快趕快還賬,頭腦發熱又借錢繼續做生意,開過大排檔,代理過潤滑油,搞輛二手後八輪去山西煤礦拉過煤都搞虧了,期間為了快速賺錢還賬還誤進了兩次傳銷,一次去雲南的1040陽光工程,一次去的香港亮碧思。從來沒有坐下來冷靜的想一想是不是該找個工作先做著,舊賬未還又添新賬。現在好了,轉行做海員了(非漁船),每天8小時三班倒,終於可以把自己的心平靜下來了,一年掙個十幾萬還一部分存一部分,等著東山再起吧!有想來做海員的朋友可以跟我聯繫!大家一起努力!(陸地上的工作和做海員的工作區別就在於發同樣的工資,你在陸地上確存不到錢,而海員是發多少工資就可以存多少工資,因為做海員所有的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公司全部免費提供)


海員朋友


時代淘汰的並不是40歲的人,而是碌碌無為缺乏成長的人。

朋友恰好也是40歲離職,然後遲遲找不到滿意的工作。開始還好,總覺得好的在後面,結果半年過去後,心裡開始著急了,幾乎不考慮行業差異,也不看企業大小,只要有面試機會就不放過。

後來入職了一家小公司,各種不滿意,幾乎每天都找我吐槽,說實話,我都沒時間完整地聽。我建議他不要再騎驢找馬,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時加快個人能力的提升。當然,不要想得太遠,先把老闆關注的事情做好,逐步取得老闆的信任,才能煥發第二春。

無獨有偶,我也是四十離職的原因是新院離家太遠。離職後,雖然有很多機會,但都距離家遠。於是開始創業。因為以前經常做兼族職,所以還有一點基礎。基本九個月的時間,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業務也算穩定,最關鍵,讓我看到不一樣的自己。

每個年齡段都有自己的規劃,無論什麼時候,開始都玩晚好意思如果目意味著我們好好消化


暢銷書作者曹鋒


您好,感謝您的問題,也讓我沉澱一下自己目前的處境。剛滿40歲的我,面臨和您一模一樣的人生課題。在大公司任職15年,年薪30W左右,屬於高不成、低不就,近年適逢集團大裁員裁掉上萬人,倖存的我,去年又遇到殘酷的辦公室政治慘遭現任上司打壓(老長官已被勸退),非但把我從主力部隊趕去接管一個冷門部門成為一光桿司令、還將原本職位低於我的助理提拔上來、要我向她彙報。那些令我噁心的惡意打壓,都讓我當時決定要立刻憤而離職,辭職信都寫好了!

太太是全力支持我出去闖闖的,突破一下自我。那時在臺灣買了一本知名講師憲哥的書叫《人生有40%的把握,就衝了!》,令我深受鼓舞,還覺得自己“還年輕”,又“有能力、有才華”,應該會有很美好的發展!然而,現實真的比自己想象的還殘酷。

先是求職完全不得其門而入,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唯一一次接到一個知名外商品牌的HR小妹電話訪問、之後也就不了了之,其後輾轉透過熟識的獵頭得知,對方小妹對我的評語是“Eric是反應太慢、上面都說了要aggressive的”,簡單粗暴的評語讓我啞口無言,重重甩了我一巴掌!

一直自許是職場老手、“行業權威”的我,放在一個沒人認知你的茫茫人海中,真的連個“屁”都不是,你的不堪一擊、可能真的遠超乎你的想象,可能一個二十多歲的HR小妹妹就能一句話堵死你!這時才醒悟到,一個三、四十歲的職場人,如果你還要和那些二十多歲的小年輕一樣,拿著resume去求職時,此舉基本上就已經透露了你低於市場價值了;這個階段的職場人,更多應該有本事透過業界熟人或獵頭的介紹、對你能力的認可、來獲取下一份工作。

業界人脈我也不是沒想過,當時我立馬就想到了三個人選,都是業界的前輩、或是具有一定職位的高管;然而到頭來,有人敷衍你、有人雖然有心幫你,卻沒有合適職位、有人只是和你聊聊,卻無法提供任何建設性的舉動(基本上也是沒有合適的機會)。 厚著臉皮找了一圈,讓我體會到深深的絕望的滋味,腦海中不禁浮現的“中年危機”四個字,瞬間對號入座。我真的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優秀、那麼搶手,這也算是一個殘酷的“認識自我”的過程。

最後還是一個老學長一棒子打醒我,警告我若沒有找到下份工作前,千萬不可以貿然辭職,否則和“被離職”沒有兩樣;到時候不但找下一份工作時會更困難(因為下家會對你有異樣的看法),自己進退兩難時會更加痛苦!

我也想過創業,但是大環境明擺著不好,絕對不是進場的好時機,貿然裸辭下海創業跟自殺沒什麼兩樣,畢竟是有家庭壓力的中年人,不可以鬧著玩。胡鬧了一圈,幾個月後辭職書最終還是沒有遞出去, 現實無情的告訴我,我不被允許、也根本沒有資格這樣做。

行屍走肉般地每天在令人噁心的辦公室上班了幾個月, 我內心漸漸「平靜」了下來。當然,這不是自然平復的過程,在這期間我找了一位自己的人生導師 -- 美國NGH催眠師協會亞洲區總監陳一德老師,他除了幫我進行了催眠療愈之外,也給了我很多寶貴的人生建議,幫助我透過催眠的方法,學會了“原諒”這個重要的人生功課,讓我找回內心的平靜。等我感受到內心的平靜時,源源不絕的正能量才會緩緩的從內心深處湧現出來。我深刻體會到這個時候的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內心的一股能量,而我們必須迫切地找到這個方法。

後來的我透過幾種很好的方式,例如自我催眠、冥想、靜坐,以及持續重新深度閱讀一些能夠帶給我正能量的書籍(好的書籍都帶有一種能量),例如教導我「吸引力法則」的《秘密》、教導我學會運用「感恩」力量的《魔力》(我認真嚴格的執行了28天的感恩練習),還有出社會前我在臺灣讀的一本《億萬富翁的掙錢智慧》(書名雖然有點俗,但是裡面所闡述的人生道理,人到中年讀起來更有一番深刻的況味),在這個過程中,都不斷給我注入新的正能量,我真的很感恩。

一直到前一陣子讀到Angie老師的《副業賺錢》,莫名帶給了我一個很強的信念、給了我一種很強的能量,讓我開始思考我的「人生第二事業」。我結合了《億萬富翁的賺錢智慧》裡面所說的,要找到、並且認清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擅長做的事,才能夠真正經歷一種“飛躍”的感覺;哲學家榮格也說,中年意味著青年時期我們向外求證自我身份的探索基本結束,你可以看到每個人其實沒有生存焦慮,卻都是成長焦慮。我們要回歸內心,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是誰。現在的我,開始找到幾個符合自身興趣與專長、值得終身經營的事業, 在不影響現有工作的前提下, 找到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嘗試結合自己多年的專業運作一些國際貿易的訂單;同時我也開始一些網絡寫作的創作,而創作輸出的過程本身也是會帶來滿滿的能量。尤其在中國現今這個高度成熟的互聯網時代,告訴自己要保持一種學習的心態,學習最新的互聯網時代「價值如何變現」的方法,不要被時代所淘汰,而在持續學習的過程中,內在也自然會產生更多向上的正能量。

最後想引用最近讀到的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對於中年人生的思考說的一段很精彩的話作為結尾:

“從你意識到你迷茫的那一刻開始,你對真正自我的內在整合工作也開始了。 好消息是,「追尋自我」並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美好的過程,它也正是我們中年的重要心理任務。”

期待你我都能開創一個更加精彩的人生下半場!


Eric職場沉思錄


為什麼沒有第三選擇呢?說說我吧

一年前自己毅然辭掉年薪20W+的工作,身邊的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但對於我來說,這完全是規劃中的事,在三年多前我就開始謀劃著這一天。


在三年前我就厭倦看到從事行業的發展趨勢,而且我自己深知,靠所謂穩定的工作基本上一輩子發不了什麼財。但我沒有在創業和工作兩者之間做選擇題


我給自己的時間劃分為三塊,工作時間8小時,這8小時我的目的就是混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因此我不爭功,不求升職,也不巴結領導,不鳥同事,低頭幹好自己的事。


休息8小時,這是我工作之餘必須要做的事,沒法改變,


剩餘的8小時,是我認為當下唯一可以投資給未來的時間,我每天高效的利用好這8小時,不停的學習,鏈接牛人,外面投資點小項目,做矩陣式的嘗試和最小化創業測試。

三年後我外面的收入已經超過了工資,而且發展空間很大,我好不糾結的離開了單位!


我的觀點:創業也好,工作也罷,都不是重點,關鍵是要對自己有一個規劃,切記衝動的做出決策,而且要學會風險管理,同時主動擁抱不確定性,長期和重複確定的事情混在一起,看似有安全感,其實長期看,沒什麼好處!


馬正


我今年38歲,在一家國企要死不活的待著,我對自己的公司和行業沒有什麼盼頭,我也預計40歲辭職!其實辭職也好,創業也好,如果沒有後援團,沒有金錢做後盾,切不可貿然行動!我目前有三套房子,每月有4500的房貸,孩子剛3歲,馬上上幼兒園,手上沒有什麼積蓄,錢都投房子裡面了,如果堅持做目前的工作,生活不成大的問題,但人活就一世,我不想把我剩餘的生命都耗費在我不喜歡僅能養活我的工作上!所以我計劃辭職,計劃離開這個我並不喜歡的城市,計劃回到自己的家鄉去創業!我曾經和北京一家著名培訓機構的高層聊過天,他說他們的數據表明大多創業成功者都是過了35歲的年齡!我從不覺得年齡會成為我們學習的障礙,會成為我們擇業的障礙,只要自己想做什麼時候都不晚!人到中年,我們頂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但絕對不能行屍走肉的活著,我們都在尋找出路,終局看佈局!如何走,我們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我們從上大學離家,親情匱乏,人情淡薄,人生除了錢我想情也必不可少!所以我選擇回老家成都去發展,我想讓我的孩子不要像我一樣離鄉背井生活在一個無依無靠的城市,做了媽媽以後,更多的考慮都在孩子身上!希望他可以享受親情,可以和表哥表姐一起成長,以後可以報團打天下!我想我們自己已經到了這個年齡,應該很清楚自己心中的訴求,也不可能像20多歲那麼衝動,有方向有目標,有計劃有安排,這樣的人生不會太迷茫!心中糾結的時候就看看《道德經》,我喜歡道家學說,沒事的時候學學易經,研究一下奇門遁甲,似乎很多問題都會越來越通透!我想說人生很長,人生也很短,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不要過分的糾結於當下,我們要往前看!厲害的旗手總能走一步看三步,人這一生,沒有受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不要走得太急,前行路上還有高山流水,還有云淡風輕!


KK小溪


我的前任領導就是在45歲時被公司裁員,事情已過去一年,現在再看前任領導,過得比工作時還要好。

事件

公司因為高層領導鬥爭,我的前任領導馬姐(中層)背了鍋,被裁員。馬姐無論從工作能力還是帶隊能力都令人傾佩,部門裡非常和諧,工作也都完成的非常好。馬姐被裁,大家都很捨不得。當時,馬姐也很焦慮。兒子正處高二學習緊張時刻,家裡四個老人身體都不太好,老公常年出差,所以工作、家庭都靠馬姐一人處理了。又面臨裁員,胖妹真實感受到了“中年危機”這四個字到底是什麼。

出路

馬姐離開後,沉寂了一個月,沒有音訊。一個月後,突然告訴我們,她開了花店。所有領導當中,胖妹最佩服的就是馬姐,因為她除了工作優秀,和下屬相處的也很好,業餘愛好也能照顧到。馬姐在幾年前學了花藝,考了高級證書。趁著裁員,馬姐也好好考慮了自己的未來。不工作,老公也養得起這一家。但是,自己不幹點什麼,人生好像沒有衝勁,就會迷失自己。所以,馬姐把自己的愛好變成了工作,開啟了花店,平時接單幫展會、公司、活動佈置花藝部分。老公也非常支持,馬姐還給我們看了老公給她的留言,“不管你做什麼決定,我都支持你。你想創業,我可以提供資源;你想在家,我就賺錢養你。”看得我們都淚目了。

通過人脈,馬姐還開拓了花藝配合薰香、精油的項目。最近,見到馬姐,人比工作時還精神,她找到了她真正熱愛的工作。

胖妹閒談

馬姐的裁員經歷沒有什麼規劃性,都是臨時做的決定。胖妹覺得,馬姐有現在自由、充實都依賴於之前那麼多年的鋪墊。
1、馬姐在職場中鍛鍊了自己的工作技能和人脈,才讓她有能力創業,有能力獨自運營花店,能夠讓花店生存下去。
2、馬姐的性格一直都是不怕苦、不怕輸,為了達成目標,可以付出很多很多。做不好也沒關係,反思修正,再前進。

3、人生不僅僅拼命工作,還要培養自己的愛好。為了熱愛的事,才能拼盡所有。熱愛的事也能成為救命稻草,給人生留了一條小路。

總的來說,根據現在經濟大環境來看,裁員隨時可能發生,如何規劃的根本在於自身能力。自己有能力,創業也好,再就業也好都沒問題。
關注@小胖妹紙 ,帶你職場八卦看門道。

胖妹阿久


40歲是人生的一個坎。沒有年輕人的活力。但很成熟穩重。四歲的人不是說不能在就業,現在的社會,40歲的人就業了很多。很多人說出來創業。我覺得創業很難。除非你有技術,四歲的男人上面有老人,下面有小孩要讀書。確實有壓力。就拿我來說吧。我是38歲開始創業。以前一直在工廠打工。兩夫妻在工廠幹。一年也能掙個十來萬。出來創業,你不一定一年能賺得到。很多人會說創業有發展。中國這麼大,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馬雲。那也不是說你不能成為馬雲。沒成為馬雲之前,我希望踏踏實實得做點事。掙錢養家。我出來創業也有五六年吶。一開始我賣過衛生紙。接著賣陶瓷。幹了兩年又買水果。水果一直賣到現在。從創業以來,我現在為止。也沒落下多少錢。而且搞得身心疲憊。進貨發愁,賣貨發愁。真的創業不是你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只有幹過的人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創業在沒有熟人帶的情況下,我勸大家不要輕易的攝入。如果在就業有個穩定的工作。我希望大家不要輕易的辭職下海創業。


青花葉


哪一個行業都不好做 我一路走來還是感覺門路很重要 2015年五月份剛結婚 不想給人打工 自己創業做飯店半年虧完二十幾個 後來不甘心 借了錢又做淨水器還有電動車專賣又賠了三十多個 本來剛結完婚手裡有二十幾萬舒舒服服的日子到創業兩年多負債四十多萬 父母每天吃飯就說我沒出息 老婆也埋怨 我甚至半夜蒙在被窩自己都哭 這種生不如死的日子過了半年 可能也是我命好吧 人生中總有轉機 表哥帶我幹網絡 前後投資沒幾千塊 現在感覺我表哥就是人家說的貴人相助哈哈 做了一年半吧 一年多還清了外債 房貸還完 還投資了一套門面。 現在都三個工作室了 就算現在不做 手裡的錢理財 吃房租也夠生活了 我始終相信一句話 男人這一生 需要用錢去維護尊嚴的地方太多了 加油吧 朋友們!


酒杯裡沒酒呀


講講我剛實習進入公司時候的事吧,那時候正好趕上公司的裁員。

據說當時公司效益並不是很好,所以打算裁掉一部分老員工,因為公司和學校有合作,每年都會有實習生來工作。不光勞動力便宜,而且做事認真,所以即使裁掉的老員工也能保證公司正常運營。

可是這樣對那些已經40多歲的老員工來說,確實不公平。 他們年紀已經比較大了,學新知識的速度必然比年輕人慢,而且經濟的壓力也讓他們無法從底薪低的基層做起。

可是公司老闆不這麼想,公司是賺錢的,不是慈善機構。不可能養閒人。

而被裁掉的人在領導眼裡看來, 通常思想會比較陳舊,平時的工作勁頭也不足。大多數只是想在這個單位混日子養老,這樣的工作狀態自然不會給企業帶來效益,所以必須讓他們走人。



難道這個年紀的人就沒有活路了?

也未必,

1. 40歲的人工作經驗豐富,可以發揮此優勢尋找合適的工作。

不少工作單位在招聘的時候都希望招到經驗豐富的人,而且一般都是管理層。薪資待遇自然比普通員工高,工作經歷豐富就可以勝任。

2. 40多歲的人工作起來更穩重,懂得承擔職場壓力。

費勁辛苦得來的工作,自然是被人們珍惜的。所以這年齡階段的人工作起來會更踏實,不會輕易辭掉工作。即使工作中有困難也能頂住壓力,按照以前的職場經驗去處理。

3. 在某一行業有一定的資源和人脈。

一個人在同行業做久了一定有自己的客戶資源和朋友圈,這是年輕人無法比擬的。對於再就業的人或者創業來說這就是最好的優勢,也能讓自己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所以, 無論如何,只要手中拿得起來,即使到了50歲,也不怕。

歡迎關注苑燕兒,一起分享職場收穫,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