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fengyongyao


您好,我是甜橘媽媽,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近些年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人們生活壓力的變大,離婚率變得越來越高,導致很多孩子生活在單親家庭當中。父母離婚會對孩子造成很多種影響,但有些影響並不是來自於父母本身,而是有其他的原因。

性格突變的孩子

萱萱和她老公是通過同事介紹認識的,由於大家的不斷撮合,兩個人認識半年之後就結了婚。雖然認識的時間不長,但是萱萱感覺老公對她很好,她很滿足,結婚一年後,他們的寶貝兒子出生了。

按照常理來說,有了孩子之後,夫妻之間的感情會變得越來越好,但是萱萱發現很不瞭解自己的老公,老公經常找理由夜不歸宿,也變得越來越不關心自己,最後萱萱發現老公在外面有外遇了,於是萱萱便提出了離婚,老公也很爽快地答應了。

兩個離婚之後,萱萱帶著孩子回到了孃家,周圍的鄰居漸漸都知道萱萱離婚的事情,開始同情她們娘倆,平時說話都很注意,對萱萱的孩子也格外地“關心”。

過了兩年,萱萱發現孩子變得很叛逆,而且非常敏感,只要是別人提到和爸爸媽媽有關的話題,孩子就會大發脾氣,有時候還會摔東西,這讓萱萱感覺很愧疚,同時也感到有點不解,萱萱覺得自己雖然和老公離婚了,但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很注意,也沒有讓孩子缺失母愛,但這麼小的孩子為什麼突然會變成這樣呢?

萱萱在網上諮詢了兒童心理醫生,醫生告訴萱萱,孩子之所以變成這樣,和父母離婚這件事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因為萱萱和身邊人對孩子的態度有問題!

父母離婚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多半是來自於“他們”

在最近熱播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當中,黃小棟得知爸爸媽媽準備離婚之後,突然失語了,黃成棟看到兒子這樣之後,馬上認為是自己和妻子的問題,跑去求妻子回家。其實當孩子得知父母要離婚的時候,並不會有太過激的反應,而是父母和身邊人異樣的狀態會影響到孩子。

1、身邊人的特殊關心,讓孩子感到自卑

很多人都會對單親家庭的孩子感到憐愛,會特別關心這樣的孩子,雖然是出於好心,但是當孩子受到這種特殊的關心時,會感覺自己和別人很不一樣,不能夠融入到別人的世界當中去,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孤僻,也會變得越來越自卑,很容易形成叛逆的性格。

2、父母過於愧疚,讓孩子更加敏感

夫妻離婚是自己的抉擇,所有的人都知道離婚會對孩子造成影響,但是仍然會選擇離婚,當離婚之後,會覺得自己的行為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就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對彌補孩子,想用過這些方式來讓自己不那麼愧疚,但是這樣的做法會把離婚這件事情放大,會讓孩子變得很敏感,孩子遇到的問題不再會與父母溝通,長時間這樣下去,孩子很有可能會患上抑鬱症。

3、對孩子的態度轉變太大,讓孩子一時無法接受

都說孩子是維繫夫妻感情的重要紐帶,當夫妻感情結束之後,對孩子的態度也會發生改變,有些父母對突然對孩子很好,有些父母則會對孩子突然變得冷淡,但是不管是哪種父母,這樣態度大幅度的轉變會讓孩子一時無法接受,孩子容易出現失語的情況。

每一個人都有決定自己婚姻的權力,但是離婚之後,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教育問題,如果教育不好,則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如果教育得當,孩子受到的傷害會很小,對孩子的未來有很大的幫助。

離婚之後,父母不要做以下幾件事情

1、不要強迫孩子的歸屬

有一些離婚的父母認為,自己對孩子最好,離婚後讓孩子跟著自己才是最完美的決定,但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很多優先條件,比如父母需要有很好的經濟基礎、很好的性格、良好的人品等等,這樣的家長才會教育出更優秀的孩子,而不是強迫孩子跟哪一方生活。

2、不要不讓對方見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父愛和母愛,即使父母離婚了,孩子也同樣需要。當夫妻離婚之後,不要覺得兩個人之間的感情結束了就不讓對方見孩子,而是應該讓孩子多和爸爸媽媽接觸,減少離婚對孩子的傷害。

3、別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缺點

有些父母離婚之後,會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對方的身上,也經常會在孩子的面前說對方的缺點。如果長時間這樣做,會讓孩子充滿抱怨和仇視的心理,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沒有好處,也會對孩子的人格造成一定的影響。

4、別讓孩子生活在被人“憐憫”的環境中

雖然孩子生活在單親家庭當中,但是請不要給孩子貼上“單親家庭孩子”的標籤,更不要讓親戚朋友對孩子過於關心,不然會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和別人的不同,這樣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嚴重的影響。

有些人會打著心疼孩子的旗號,表面上是在關心孩子,實際上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滿足自己,有些人還會在背後議論孩子有多麼的可憐,其實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更加受傷,而他們卻還認為自己很善良。

同時,家長更不要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不要覺得孩子缺少了父愛或者母愛就會有什麼不一樣,雖然現實確實是如此,但是仍然要把對孩子的傷害減少到最低,如果一直讓孩子生活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之中,孩子會變得自怨自艾,也會變得叛逆、抑鬱,甚至會出現失語等健康問題。

離婚本身就是一種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舉動,如果夫妻在離婚之前不能對孩子的未來做好打算,那麼最好還是慎重考慮一下是否應該離婚,不要因為自己的一個決定,從而影響了孩子的一生,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表現,也是父母失職的表現。


甜橘媽媽


離婚給孩子會帶來巨大影響。我見過很多離婚的家庭孩子,無一例外孩子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內心都變得很敏感。



我們鄰居孩子七歲時父母離婚,孩子剛上一年級,還不懂什麼是離婚。只知道父母各有各的房子,不在一塊住。上學半年後可能在學校知道了什麼是離婚,回來問了父母,父母到是沒隱瞞都說了。從此以後孩子性格發生了很大變化,出門不和別人說話,在家和爸爸頂嘴,現在連爸爸都不叫了,說話很叛逆,感覺到了叛逆期。學習更是直線下滑,處於班級中下游。如今上三年級了,我就沒見過孩子笑過。


還有一個男孩更為心酸。小學時父母離婚,現在初中,父母各自都組建了新家庭,他和父親繼母一起生活,父親和繼母又生了一個女兒,繼母對他不管不問,在外面也表現的很明顯不喜歡他,在家恐怕更嚴重。他爸爸一天到晚不著家對他更是跟空氣一般,不然他繼母也不會明目張膽的不管不問。孩子在家如空氣一般沒人跟他說話,幾年下來,孩子心裡有陰影,平時竟然自言自語,對外界沒有反應好像自閉了。他繼母對外說這孩子神經病了,他父親不禁不著急還罵他不爭氣。聽說這孩子曾對他繼母說早晚sha了她。他繼母害怕了到處和我們訴苦。我聽說只能替孩子悲哀,卻又幫不上什麼忙!


總之離婚對孩子影響很大的,處置不好耽誤孩子一生!所以父母在離婚時要想好怎麼對孩子說,不要讓孩子從別人口中知道這件事,這樣會讓孩子對離婚產生誤解,家長要對孩子解釋清楚,告訴他離婚只是爸媽不在一起住了,但對他的愛一點不變。

家長離婚後加大對孩子關愛,讓孩子對父母分開的恐懼慢慢消散,即便再婚也要先把孩子放在首位,孩子沒有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我們要引導孩子適應新的家庭。當然再婚前要確定對方的性格是否是真的能接受自己孩子。


烏市寶媽生活錄


父離婚對子女的傷害很大,父母離婚,孩子就成了犧牲品,無論孩子歸父親,還是母親撫養,他缺少的父愛或母愛用什麼都彌補不了,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在性格上會和正常家庭的孩子有很大差別,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責任感差、不願與人交流…


繼父或繼母好還好,繼父或繼母的冷漠和虐待會使孩子更加自卑和恐懼。







大約二十年前,我家樓下住著—對再婚夫妻,男人前妻外遇離的,他女兒當時十一,二歲和他們一起生活。女人也是離婚的,孩子在她前夫那。女人到這又生了一個女孩,大女兒的惡夢開始了,無論是天冷還是熱,她放學回來,不讓她待屋裡,說小妹怕聲音,讓她去外面,於是她只好待在院子裡的涼亭裡,涼亭是石頭的,北方的冬天零下二、三十度。她穿著露腳趾頭的單鞋躺在石頭凳上,眾人看了都唏噓不已…不知她每天都吃不吃飯…她父親懶得理她,她的生母也不來看她…不知她的日子都是咋過來的。後來我家搬走了,聽說她和一個三十多的男人跑了,那時她也就十七、八歲…好好的一個女孩,就這樣消失了,沒人知道她去哪了,還在不在人世。離開了讓她無依無靠的父母,希望她能好好的活著…



如意43149


離婚,我可以肯定的說,對孩子的弊大於利,我分析以下原因,你就知道了。

第一: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

我小學時候的同學,郭同學就是父母離婚了,小時候特別孤僻,也不愛和同學一起耍,總感覺他的心結打不開,心底有一塊石頭,總覺得是別人虧欠了他似的。

而且也特別敏感,有一次,和另一個同學起了矛盾,另一個同學罵他說是沒有父母,他氣炸了,直接在那個同學頭上一磚,幸虧不是很用力,休息了幾個月沒有沒什麼內傷。那個同學的父母鬧到學校,郭同學被要求在家裡反省了幾個月。自從那以後,他的脾氣一直很不好,愛打架,愛報復。

離婚對孩子的性格影響很大,孩子內心就有了陰影,一輩子也不容易走出這段傷痛。



第二:總不敢輕易開始一段戀愛

從小父母離異的孩子,長大後,不容易戀愛,總害怕和父母一樣,最後離婚。

在他們心裡,父母的離婚,對我的影響很大,那麼,我是不是也結婚以後,會離婚,然後繼續傷害我的孩子。他們的病不在於身上,而在於心靈受過傷害。

第三:家庭糾紛很多

據調查,有90%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在結婚以後,家庭矛盾糾紛多。他們從小生活在了爭吵聲中,在心裡有了一片陰影。從不敢跨越自己,在內心深處,有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就可以釋放給身邊的人。



所以,我感覺,離婚,弊一定是大於利,慎重考慮,不要做後悔的事


半畝食堂


我身邊離婚的還是挺多的,我以前上的寄宿學校裡面很多的家庭都離異了,都是金錢惹得禍。有兩位女同學是跟了媽媽,其他的同學就不說了。其中一位性格活潑,但是多少覺得還是缺失父愛,表情裡很羨慕有爸爸看望的同學。但偶爾也會說家裡沒有男人也挺方便,母女倆無話不說,夏天在家裡也不必有避諱。另外一個女同學有個哥哥,哥哥給爸爸,自己跟媽媽,因為跟哥哥都在一個學校,她爸爸也會經常來看她,留零花錢,買零食,那時候我們還有點小羨慕。沒有什麼特別透露的感情。

現在成家了,接觸的更多了,有的離婚有糾紛,弄得孩子心理有陰影,或者雙方鬧僵了,不讓另一方看孩子,也是對孩子影響很大。有個親戚未婚先育,結婚證都沒有,迫於經濟壓力,離婚,孩子戶口都不好上,真的可憐了孩子。

說了那麼多,還是要多替孩子考慮,迫不得已的話,儘量多的給孩子父愛和母愛。當然了,盡然走到一起就是緣分,只能且行且珍惜了。


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


父母之間的變故,很難不牽扯到孩子。

無論是離婚,還是所謂的“為了孩子不離婚”,處理得不好,都會給孩子造成不小的傷害。

這不禁讓我想到身邊的幾個朋友:

A

A是我的初中同學,其實和我並不相熟。有一天,不知為何下了晚自習,我們一起在操場散步,她忽然和我說“你知道嗎,其實我一直有些自卑,因為我爸爸媽媽離婚了。我和媽媽一起過,媽媽最近生了場大病,爸爸也不管我們,我很難過,但是我不能在媽媽面前表現出來。”

這是我第一次在同學的口中聽聞我所不能想象的沉重的生活,除了安慰,我無言以對。

很多年以後,我和A再見面,是在同學的婚禮上,這時的她已經獲得了美國某知名大學的碩士文憑,正打算回國發展。大概是有些話和關係親密的人反而不太好講吧,她居然又對我這個並不太熟的朋友說了許多掏心話。

A的老家在江蘇一個不算太發達的城市,因為想要照顧身體不好的媽媽,她回國之後打算定居老家。聽到這個消息,親戚同學開始幫她張羅相親,其中介紹了一個在本地生意做得很大的人家的兒子,兩個人見了面,相互也很滿意,正要發展,忽然男方就沒了消息。“因為他爸爸聽說我是單親家庭的,說單親家庭長大的人心理一定有問題,還說他們家在本地有頭有臉,如果和我這樣家庭裡出來的人結婚是很丟臉的”。

A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忽然又記起了那個夏天的夜晚,“你知道嗎,其實我一直有些自卑,因為我爸爸媽媽離婚了”。

B

B是我的密友,我們可以說是一起長大的,我們無話不談。她的父母是在她讀小學的時候離婚的,是她鼓勵的。

B的父母從她記事開始就天天吵架,吵到鄰居報警,警察來勸架這種事情也發生過不止一次。最可怕的一次,她爸爸媽媽兩個人拿著刀對著對方,揚言要同歸於盡,B只能哭著擋在中間,總算讓事情平息了下去。

因為受不了家裡這樣每天的吵鬧,有一天,她對她媽媽說:“你們離婚吧,我會和法官說我要跟著你過的”。

B的父母離婚以後,她很高興,終於不用每天在爭吵聲中提心吊膽地過日子了。更讓她高興的是她親眼看著她媽媽從之前的吹毛求疵、容易發怒,變得越來越溫和。

我也問過她,單親這件事對她有什麼影響。

“我覺得我和別人沒有什麼不同吧”,B說。

停頓了一會兒,她又加了一句:

“就是有時候會羨慕那些父母感情很好的家庭。”

C

另一個朋友C,是人人羨慕的“贏家”。他本人在上海某著名的985高校唸書,家裡還特別有錢,住在上海郊區的別墅,四層樓,家裡還裝電梯那種。但平時週末、放假卻不怎麼見他回家,就窩在四人一間的學生宿舍,吃吃外賣吹吹牛。

同學看他這樣,基本也猜到一些,也沒有人去問他。倒是有一次一起吃飯,談到“離婚”這個話題時,他主動說起了家裡的事情:父母的感情一直不好,幾乎到了互相仇視的地步,只要一個人在,另一個人絕對不會出現在同一個空間中,但是他們偏偏熬著不離婚,而且都對他說“我們是為了你才不離婚的”。每次回家,他都要調停父母間這種若隱若現的戰火,這讓他感覺特別累。

“我真的不知道,他們都這樣了,為什麼還不離婚。以前可以說是為了我高考,可現在我早就已經上大學了。因為他們,我一直很恐懼婚姻,我害怕結婚。”,C說。

在這個沒有最狗血,只有更狗血,有錢人的世界尤其狗血的世界中,C的故事在別人看來其實很平常。但“恐懼婚姻”這四個字讓我看到了他心裡的傷痕,也許真的不淺。

不過,C現在是有女朋友的,讓我們稱她為D。讓人感慨的是,不知是命運中真的存在“緣分”兩字,還是相似的人會互相吸引,D的家庭背景和C一模一樣,家境優渥,父母關係冷漠卻以她為理由拖著不離婚,她也因此害怕婚姻。

我告訴C和D,父母並不是真的因為他們才不離婚,他們很可能只是父母沒有勇氣脫離慣性的生活軌道的藉口。而且,即使不美好的婚姻可能毀掉兩個人,但愛卻能治癒人。

單親家庭必定是不完整的家庭,因此形成了單親孩子必定有心理缺失的刻板印象。

但,缺乏安全感、歸屬感、自卑、以及缺失親密關係,這些並非僅僅存在單親家庭之中。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所需要的並非不一定是一個完整的家庭,而是成長過程中完整的情感體驗。

離婚,在六、七十年代會被打上“不道德”的標籤,但在如今的婚姻觀中,主觀體驗與自我需求層面上升為主導地位,因此單親家庭的比例也是逐年上升。

那麼,如何能讓離婚家庭中的孩子健康地過渡呢?

一、不要讓孩子認為這是他的錯

父母離婚從客觀上給孩子心理投下的往往是對自己的懷疑,認為如果自己是聽話的、優秀的、有價值的,父母就不會放棄自己。孩子可能認為,父母一方的離開,證明了自己不好,而陷入自責、內疚、自卑中,把父母離婚的過錯歸因於自己身上。甚至些父母,為了減輕自己心理的責任,會讓孩子替代他們做出決定,問孩子“你說爸爸要不要和媽媽離婚?”,把責任轉移到了孩子身上。這種情況往往給孩子投射了一種負重,會讓孩子揹負內疚感和負罪感。

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① 為了不破壞孩子對父母雙方的忠誠,要直接地、明確地、溫柔地告訴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② 要合理的給予孩子與過去一樣的愛,而不要對孩子過度地補償。

③ 不詆譭對方,尊重孩子的選擇。

④ 不要讓孩子成為你情緒的出口,而是要讓孩子有情緒的出口。面對受傷的孩子,允許他表達負面情緒,並及時給予回應和消化孩子的負面情緒。

二、不要讓孩子成為親密關係的代替品

離婚後,父母在情感上往往是孤獨、寂寞的。在這種情況下,容易把孩子作為自己精神的寄託及希望,不經意間會使孩子成為曾經親密關係的替代品,把所有的關注和經歷附註與孩子身上,掌控孩子的一切。

這樣會導致孩子對父母的一種不健康的依賴性,無法獨立;同時父母也會對孩子的依賴情感越來越重,讓孩子感受到精神壓力,超越了孩子本身所承受的程度。因此,父母也在給予孩子愛的同時,也不要忘了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 END —

策劃:小糖豆心理





小糖豆心理


現身說法。在我印象中,父母好像是從我幼兒園中班開始鬧離婚的吧,只記得當時家裡總會吵架,爸媽吵,爸媽和爺爺奶奶吵,他們正式離婚應該是在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離婚後家裡人騙我說媽媽去外地了,其實我懂,他們離婚了,不過他們不說我就裝做不知道,有一天媽媽突然打來電話,我就在電話旁邊,課時奶奶不讓我接,後來一年的時間裡電話鈴響我都會神經繃緊,直到今天我都不喜歡打電話。後來他們都重組了家庭,本來就是從小和爺爺奶奶生活的我就更不喜歡去爸爸或媽媽那了,因為我覺得去他們倆誰那我都是個外人。爸媽的重組家庭也有矛盾,這就讓我覺得自己像個累贅,有過自殺的念頭也自殘過。每次有人問我父母離婚對自己有沒有影響,都會強顏歡笑的說沒有,因為不想從他們的眼中看到同情憐憫。總之,父母離婚後我就完全沒有安全感了,變得特別敏感,很情緒化,對婚姻產生了恐懼。


別看我只是一隻喵


我只想講一個更為真實

的故事,分享給那些當過女兒的、已經或者即將當父親的人。

1

我的爸爸是個事業型男士。雖然他很帥很優秀,但直到30多博士快畢業、感覺事業稍微有點著落了才結婚生子,在那個年代算非常晚的。

和很多小朋友一樣,我學說話開口喊的第一個詞是“爸爸”;從三四歲起,我就立志長大要嫁給爸爸(Sorry麻麻……);而且我長得跟爸爸實在太像了——濃眉大眼一身肌肉,從外貌到性格,簡直就是個女版的他


從我上幼兒園到上中學,爸爸的工作都很忙——不是出國訪問交流個半年一年,就是身在北京但每天工作到很晚(到家我都睡了),所以我們見面的時間非常有限

甚至有幾年(大概小學一至三年級),爸爸經常在國外當訪問學者,媽媽又身體不好一直住院,沒有人管我,我就到處

寄人籬下~監護人換過好幾個:姥姥、大姨、奶奶、媽媽的朋友同事、爸爸的朋友同事……也住過不少人的家裡,但畢竟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這不是長久之計。

2

從我十一二歲開始,爸爸在北京的時間多了起來。但我們交流並不多,更多的是一起活動——主要是每個寒暑假,他都帶著我和媽媽去全世界玩耍。他喜歡各種戶外運動:登山、騎車、游泳、潛水,也經常帶著同樣無知無畏的小人兒我到到處上山下海;他還(無意識地)教了我很多特殊技能,比如修自行車、做木工、賣東西、組織一幫人一起做一件事等等。

再後來的記憶有些模糊。印象中爸爸媽媽挺愛吵架,一言不合就辯論(知識分子吵架還要端著勁兒哈);而且爸爸還很受女人們的歡迎……但媽媽一直出於對我的保護,告訴我我的家庭如外人所見無比的幸福美滿,也許她把所有委屈都嚥進了自己的肚子。小小的我內心很困惑、矛盾,不知該相信媽媽描繪的完美畫面,還是相信自己眼前不那麼美好的事實。


3

13、4歲時,剛從美國回來的我上了初中,突然得了嚴重的抑鬱症+厭食症,兩三個月內體重從90多斤暴跌到60多斤。那時爸爸媽媽都很著急,怕我就這麼英年嗝兒屁了,全家的重心也轉移到了給我治病上。一年後,我也終於化險為夷,恢復成了一個健康的小胖子。

成年後,我離開北京上了大學,也不知道其間家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又過了幾年,二十四五歲的我開始在北京工作,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沒有家了——原來爸爸媽媽早就不在一個地方住,只有蠢蠢的我還後知後覺。

關於爸爸媽媽的分開,我想代表所有單親家庭的孩子說:無論孩子是五歲、十五歲還是二十五歲,遇到這種事情都是一種天塌下來的體驗——之前所有關於家庭、關於父母、關於童年的美好記憶瞬間崩塌,對自己之後的生活也很難再有什麼美好的期待和渴望。


4

接下來,終於要開始講粉絲們最喜聞樂見的談戀愛這一段了~

從青春發情期開始,我迷戀的男性都是爸爸這個類型的:健壯,英俊,黝黑,聰明,有能力,有學識,成熟,霸氣,高冷……以男老師為主,男學長為輔。


但在爸爸媽媽分手後,我的擇偶觀念來了一個大轉彎——覺得爸爸這樣優秀的男性實在太搶手、太不安全了,於是開始在戀愛中尋找爸爸相反的角色:溫暖體貼、不那麼優秀、甚至有點缺乏雄性氣質。但當我真的和這樣的男生相處時,心裡卻怎麼也愛不起來,最後也只能以分手收場。


接下來,我心裡拋棄了一切對男生的要求——高、富、帥、門當戶對、價值觀相似啥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對方願意愛我。其實我還是非常好追的(可惜追的人很少),但真正在一起之後發現卻沒有共同語言。我很納悶:自己對男生的標準都這麼低了,幾乎都沒有要求了,只要對方願意跟我在一起……為啥還是不能愉快地戀愛尼?我不明白

為什麼戀愛對別人來說都是件幸福的事兒,對我來說卻只能帶來痛苦?為什麼愛情不像學習和工作——我這麼努力,卻還是沒有好成績?


5

後來一個朋友的話點醒了我:我覺得你個很陽光、可愛、正能量的女孩,可為什麼戀愛中你總是用自己的傷口求愛呢?我這才意識到,原來自己身上這種心理健康程度低的“病號氣質”吸引到的都是同命相連的“病友”啊~這樣的我,確實不太可能被內心健康的男生理解和欣賞。


於是,我決定在建立關係前先升級自己,撿起了大學讀過的心理學,開始更加深入地閱讀關於原生家庭、教育心理、親子關係、親密關係的書籍,反思了自己身上的種種問題:

1. 自我價值感低。因為從小很少被爸爸認可,所以長大後也很難認可自己,無論多努力還是覺得自己很差勁(比如總覺得自己一事無成、顏值身材不好什麼的)。

2. 不會和異性相處。和女孩子相處似乎很輕鬆自在,但一旦性別換成男我就會非常緊張,特別是優秀的男性我更不敢接觸。我擔心對方覺得自己不夠好,於是要麼選擇特別努力取悅對方,要麼選擇敬而遠之。

3. 因為戀父情結,對年長、有權威的大叔有莫名的好感。但又知道其實那不愛情,只是在給內心的孩子找個理想中的爸爸,補上從前缺失的寵愛、指引、欣賞(且大叔們一般都結婚了,我可不想破壞別人的家庭,所以這條路還是放棄了)。

4. 無法專注於自我成長。以前我總納悶為什麼同學都能特別努力地學習和工作,我卻總是想些“沒用的”來耽誤時間。原來這麼多年以來,別人在用內心的力量追求更好的自己和生活時,我的力氣大部分消耗在了跟自己內心的陰影鬥爭了,怪不得各種人生重大決策都比別人慢幾拍。

6

染鵝~~

讀了這麼多心理學,卻依然談不好戀愛……知道了這些問題的原因,then what?就可以理所當然地繼續跑偏嗎?在抱怨了一陣原生家庭後,我發現沒有人擁有完美的父母和童年,過去發生的也不能決定我們是誰。

爸爸是女兒的第一個男人,但絕不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男人。況且當年他也是很“意外地”當了我們的爸爸,其實他自己還是個充滿原生家庭創傷的小男孩。想到這些,內心就和解了。

爸爸,也許我不夠優秀、美麗、成熟、努力,不是個能讓你驕傲的女兒,但我明白你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做一個好爸爸,給我你能提供的最好的一切


7

現在,我不再期待某一天一個Mr. Right的出現能彌補我所有的童年創傷(人家也沒有這個義務)。現在的我正學著做自己的爸爸——我想要的寵愛、欣賞、尊重,只有自己能給自己。

也只有自己不再嫌棄自己、不再把自己當作那個委屈的小女孩,才會遇到真正愛我的人,並且不再錯過。——作者小呆


兔媽在美國


父母離婚,輿論往往認為帶給孩子的只能是傷害,其實未必。

今年26歲的袁婷婷從上中學開始就經歷了父母的離婚、復婚、再次離婚,當她身邊的很多人都用同情的目光審視她、安慰她時,她卻說出了這樣的心裡話——“其實在我心裡,他們離婚對我來說是種解脫。”

讓我們走進袁婷婷的心靈世界,聽聽她當時的心聲。

“父母離婚,我沒有什麼感覺”

“當時我才13歲。現在很多人問我,當時你父母離婚對你影響大嗎?我告訴他們,我沒有什麼感覺。父母離婚之前,我過得一點都不快樂,母親要我學書法、繪畫,父親逼我練琴、跳芭蕾。他們經常吵架,我不能有一點顧此失彼,不然,遭殃的人就是我。尤其是過年,那簡直就是我的世界末日,從小我就深切體會到了什麼叫年關。沒有哪次過年,我是開開心心度過的。也許你會問我,難道你就不羨慕一家人團團團圓圓一起過年嗎?我想告訴你,沒有吃過和見過巧克力的人,永遠不知道它有多好吃,也不會去想它。”

記者手記:上網檢索一下關於單親離異家庭孩子的報道就會發現,媒體不約而同選取了負面的角度進行報道,使人們潛意識中認為,離婚是對孩子的不負責,如果一個家庭解體了,那麼這個家庭裡的孩子從此就會陷入深淵,得不到完整的愛,會被同學、朋友欺負。這種彷彿約定俗成的認識,使不少處於解體邊緣的家庭以“為了孩子”的理由而繼續維繫著表面完整的家。實際上,他們並沒有真正瞭解並理解一個孩子的真正感受和需求。

專家觀點:對於父母離異的孩子而言,最大的傷害並不一定是離婚的事實,而很可能是父母爭吵、打架及冷戰的過程。爭吵、打架、相互疏離、冷淡,這樣的婚姻圖景帶給孩子的傷害其實更大。我不認為父母離異的孩子是問題孩子,很多的孩子恰恰因為父母離異後反而得到了更好的教育。實際上相當多父母離異的孩子後來成長得很好,只不過他們沒有被關注到。

受訪專家:孫雲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

偽裝的快樂才最痛苦

“父母鬧離婚的時候,很多叔叔、阿姨都來做我的思想工作,爺爺奶奶也勸阻爸媽為了我好好考慮,因為他們都擔心會影響我,那時侯我正準備考高中。本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是他們總在我面前提起。考完中考,老爸從家裡正式搬出去了,其實他們早就拿了離婚證,但是怕影響我考試,一直還住在一起。其實人在心不在地住在一個屋簷下,最難受的就是我了。什麼都懂,但是還得裝得跟傻子一樣。”

記者手記:離異家庭中的孩子,經常被身邊的親朋們視作“可憐”,擔心孩子會受不了,反覆安慰、勸導。其實,孩子雖然不精於世故,卻也能體察到父母間情感的變化,能感覺到家庭的危機。看到大人們如此興師動眾地來安慰,便只好佯做不知情。

專家觀點:父母離婚對孩子有害,這是一種頗為流行的觀點。因此,人們普遍認為,應該千方百計地阻止離婚這一事實。的確有些父母在離婚問題上是輕率的,不負責任的。但整體而言,我認為“父母離婚對孩子有害”的觀點,是含糊不清的、有極大片面性的。

我幫父母辦離婚手續

“我父母離婚半年後又復婚了,半年後在我的幫助下他們再次辦好了離婚手續,因為離婚手續是我幫他們填寫的。後來知道這事的人都在責怪我,說我不懂事,如果不辦他們就不會離了,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調和人,其實雙方還彼此相愛著,只是都嘴硬不想服輸。但是在我看來,如果認為離開對方,可以生活得更快樂,那為什麼還要強把兩人拉在一起呢?這樣的日子才是痛苦的。我也不想看到父母痛苦,或者很勉強的在一起,因為我還是愛他們的。”

記者手記:面對父母不幸的婚姻,不妨做一個促使父母離婚的支持者,這聽上去有點離經叛道,但需要清楚的是,父母離異不但不意味著痛苦的開始,相反,這極可能是一次再生的機會,一次成長的機會。

專家觀點:父母離婚不是丟人的事,而是拋棄痛苦追求幸福的勇敢行為!父母離婚,心靈難免會受傷。但是,只有嚥下這種痛苦,才有長久快樂的希望。父母離異後,首先,要學會自立自強。其次,要正確對待父親或母親的再婚。曾經有一個父母離異後母親再婚的孩子告訴母親,“我只希望您幸福,只有您幸福了,我才感到幸福。”著名小歌星孫佳星甚至促成了媽媽的再婚呢。

其實在孩子經歷父母失敗婚姻帶來的痛苦之後,能坦然面對父母的再婚時,就說明他已經成長了,這樣的成熟能讓他們更理智地面對自己今後的婚姻和生活。

他們教會我獨立生活

“上高中了,老爸、老媽也離了婚,這個時候的我是最瀟灑的,因為耳邊沒有了爭吵聲,突然覺得自己的空間大了。有時候我也覺得應該感謝父母離婚,是他們教會了我要獨立生活,學會照顧自己。我也明白了,這個世界能依靠的人只有自己,能永遠照顧和保護自己的人也是我自己。”

記者手記:離婚對孩子的影響並不總是負面的,就像苦難也會成為一種財富。有的孩子因為父母雙方又各自尋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而獲得了更多人的愛,也有的學會了獨立生活,用從容的心態來面對今後的挫折和困境。

專家觀點:父母離婚並不意味著世界末日到了。很多人面對父母離婚,非但沒有被挫敗,反而更加發奮。離婚對孩子傷害是必然的,但也是一種成長,這種成長也會對孩子今後的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靈動無限之頭號


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我身邊發小他的父母有離婚的,親眼看到我的發小家庭對她的傷害有多大。

你說的是寶寶是吧,說明孩子很小,如果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離婚了,對寶寶暫時的影響不大,因為他一些東西不太懂,可是隨著他年齡的增長,發現身邊的人都有爸爸媽媽在一起,而他只是只有爸爸或者是隻有媽媽。時間長了,孩子肯定會要問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長大了,懂事了。離婚可以說是對孩子是打擊非常大的,甚至毫不誇張的說是致命的。至少在某一個時間段孩子是非常非常的難受和無助。可以說父母的離婚對於孩子來講就相當於天塌了。

當孩子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是父母在一起,而他只是跟著爸爸或者是隻是跟著媽媽長時間這樣下去,他要麼缺少父愛,要麼缺少母愛。在性格方面會讓寶寶變的特別內向和自卑。

我的那個發小,父母離婚的時候,他有20歲左右,當時他的學習成績非常的好。有一次我發現他經常請假回家,然後一直哭,到最後才知道他父母離婚了。學習成績直線下降,老師發現一個學習這麼好的孩子成績為什麼下降的這麼快,把父母叫了去。最後他爸爸去了我的發小,當時說了一句,要不是你和我媽媽離婚,我會這樣嗎?

老師聽到這句話以後。瞬間明白了他學習成績下降的原因,老師也非常的幫助他,可是到最後成績還是那樣。完全沒有學習的心思了,本來還可以考一個好的大學,到最後就這樣了。高中都沒有上完。

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離婚了,真的就相當於天塌了一樣。家庭對於一個孩子來講,真的是太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