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The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位於中部太平洋地區,屬加羅林群島,陸地面積702平方公里,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298萬平方公里。

東西延伸2500公里。海岸線長6112公里。島嶼為火山型和珊瑚礁型,多山地。由607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4個主要大島為:波納佩(Pohnpei)、丘克(Chuuk)、雅浦(Yap)和科斯雷(Kosrae)。屬熱帶海洋性氣候,12月至翌年3月為旱季,4月至11月為雨季。年均氣溫27℃,年降水量約2000毫米,其中波納佩年降水量超過700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人口10.55萬(2017年)。

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自然環境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位於北太平洋,屬加羅林群島,東西延伸2500公里。海岸線長6112公里。島嶼為火山型和珊瑚礁型,多山地。由607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4個主要大島為:波納佩、科斯雷、雅浦和丘克。屬熱帶氣候。4~11月為雨季,1~3月為旱季。年均氣溫27℃,年降水量約2000毫米。其中波納佩年降水量超過700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

人口民族

10.55萬(2017年)。其中密克羅尼西亞人佔97%,亞洲人佔2.5%,其他人佔0.5%。華人華僑數十人。官方語言為英語。天主教徒佔50%,新教徒佔47%,其他教派和不信教者佔3%。

經濟

概況

經濟落後,絕大多數人的經濟生活以村落為單位。產椰子、胡椒、芋頭、麵包果等農產品。漁業資源豐富,尤以金槍魚著名。糧食及生活日用品均靠進口。嚴重依賴外援,國內缺乏有效的市場機制和良好的投資環境,經濟發展緩慢。密將農業、漁業、旅遊業作為經濟的“三大支柱”

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資源

密海域是世界著名的金槍魚產地。蟹、貝類、龍蝦以及淡水鰻、蝦等資源待開發。

工業

工業落後,只有少量加工工業,如魚產品加工廠、制皂廠、椰油加工廠和成衣加工廠。建築和機械修理行業部分由外國人經營。

農業

農業落後。無糧食種植,靠自然生長。椰子、香蕉、麵包果、木瓜、菠蘿等熱帶果木到處可見。出產優質胡椒,出口國外。

旅遊業

密旅遊資源較為豐富,不僅熱帶風光秀麗,且保存著獨特的民族傳統文化和風俗,以及“納馬杜”古城堡、“石幣銀行”等古蹟。2015年入境外國遊客近1.2萬人次,主要來自美國(37%)、日本(19%)、歐洲(13%)、澳大利亞和菲律賓等。2016年,納馬杜遺址被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址。

空運

各州均有小型國際機場。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巴布亞新幾內亞航空公司、瑙魯航空公司每週有數次航班來往於關島、夏威夷、馬紹爾、布里斯班、莫爾斯比港、波納佩、丘克、雅浦和科斯雷

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文化教育

教育

密政府重視發展教育事業,憲法規定對5~14歲兒童實行強制性義務教育制,政府每年在教育上投入經費佔密年度預算的20%左右。

密有一所聯邦專科學院COM-FSM,在密4個州各有一所分校,在校學生2400多名,教師約100名,僱用部分外籍教師。密有公立學校218所,私立學校25所,在校學生約3萬人。文盲率11%

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