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進化上億年,為什麼在智慧上沒超越人類?

在2億多年之前,人類很可能和蝙蝠是一家,畢竟同樣屬於哺乳動物。那為什麼蝙蝠最後演化出了野行、飛行的生物,而人類卻成為萬獸之王了呢?

這事,還要從2億年前開始說起。

哺乳動物的出現

大約在2億年前,哺乳動物就開始出現了,如果你對地球歷史稍微有一點了解的話,你會知道此時還是恐龍的天下,哺乳動物在與恐龍競爭時,由於力量懸殊,哺乳動物只好尋找恐龍看不上眼的生態位生存,比如:地下,以及樹上。而且為了儘可能地躲開恐龍,哺乳動物會選擇夜行的方式生存。

蝙蝠進化上億年,為什麼在智慧上沒超越人類?

由於哺乳動物與恐龍競爭時處於下風,導致哺乳動物能夠獲取的能量非常少,所以當時的哺乳動物體型較小,大概像老鼠一樣大。不過此時人類和蝙蝠的遠古祖先已經出現,它們就是生活在樹上的這一支。

為了更好的捕食,演化出人類的遠古祖先積累了大量的爬樹基因,而另外一個分支積累了飛行的基因,比如:皮膜。這個皮膜其實並不罕見,當初翼龍就是利用這層皮膜飛行的。

蝙蝠進化上億年,為什麼在智慧上沒超越人類?

雖然演化的路徑不同,但是這兩種方式都能幫助它們更好的生存,因此這兩種生物都被保留了下來。

現在我們知道,積累爬樹基因的就是我們的祖先,而積累飛翔基因的則是蝙蝠的祖先。

蝙蝠與人類的分化

我們知道,生物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因此大家的演化路徑也不相同。人類之所以積累爬樹的基因,是因為人類遠古祖先可以摘取樹上的果實,因此攀爬基因十分有利於它們的生存。

蝙蝠之所以積累飛行的基因,是因為它們可以快速從這顆樹飛到另外一棵樹,因此飛行基因有利於他們的生存。

蝙蝠進化上億年,為什麼在智慧上沒超越人類?

由於生活的環境不同,所以同樣一個基因,對於人類來說可能是有利的基因,但對於蝙蝠來說則是有害的基因。比如:靈巧的手可以幫助猿人摘取果實,但對於蝙蝠則無用,因此猿人或保留該基因,而蝙蝠會淘汰該基因。

久而久之,兩者之間就會積累出完全不同的基因,此時生殖隔離就會出現,這兩個物種從這時起分道揚鑣,走向完全不同的演化之路。

蝙蝠進化上億年,為什麼在智慧上沒超越人類?

從蝙蝠和人類的分化可以看出,它們演化的目的,並不是超越對方,而是為了更好的適應環境。從這個角度來看,沒有所謂的勝利方,更像是一場沒有盡頭的馬拉松比賽,比的是誰的後代能生存的更久。

難以量化的較量

在生物之間比拼誰更高等,其實並沒有任何意義,在生物學之中,無論是原核生物還是人類都具有相同的地位。

因此說蝙蝠進化上億年沒有超越人類,純屬是無稽之談。

再者,即使我們真的把這兩個生物放在一起比較,蝙蝠並不一定會輸給人類。

從數量上看,蝙蝠是哺乳綱中數量排名第二的物種,僅次於齧齒動物,而人類屬於靈長目,數量無法和蝙蝠相比,因此從數量上比較,蝙蝠獲勝。

從分佈範圍看,人類除了南極洲之外,各個大陸都有人類的存在。蝙蝠分佈範圍雖然也廣泛,但略微比人類要少許多,它們只分佈於中低維度,高緯度地區則不適宜它們生存。從分佈範圍看,人類要略勝一籌。

蝙蝠進化上億年,為什麼在智慧上沒超越人類?

從適應環境能力看,蝙蝠適應能力較強,可以在髒亂差的環境下生存,而且即使攜帶多種病毒也不會發病。蝙蝠對受傷細胞的自我修復能力很強,導致它們幾乎不會生病,壽命如果換算成人類,則比人類要長壽一倍。

人類雖然沒有蝙蝠的超強自我修復能力,但人類學會了改造環境,減少了疾病的發生,而且由於科學的進步,導致人類生存質量提高,壽命也相應的增加。

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和蝙蝠都很成功。

蝙蝠進化上億年,為什麼在智慧上沒超越人類?

也就是說,從不同的角度去比較蝙蝠與人類,我們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因此單純比較蝙蝠和人類誰更優秀是沒有意義的,既然如此,也就談不上蝙蝠為什麼進化了上億年仍沒有超越人類了。

總結

所有的生物進化原則只有一個,就是儘量適應環境,讓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從這方面看,蝙蝠和人類做的一樣出色。

其實在生物學中,人類並不比其他生物高級,只是我們想當然的認為人類是高等動物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