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過分節儉也並非好事

作為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我深知大學的消費很高。昨天在論壇上看到一個新聞,一個大一男孩,每個月只給父母要了五百塊錢,但是每個月還會有結餘。大學校園是一個大學生獨立生存的地方,在這個高消費的時代,

咱們可以簡單的算一筆帳。就拿二線的城市來說吧,一天吃飯30塊錢,一個月下來也得900元。交通費和電話費一個月100元。洗漱用品和衣服每個月500元。這還不算平常的出去玩和聚會,在我看來一個月五百元甚至連飯錢都不夠。到底怎麼生活的呢?

大學生過分節儉也並非好事




  1. 大學沒有談戀愛。大學生談戀愛是現在的大學校園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但是談戀愛對於男孩來說十分的浪費錢的。平常一塊去玩,重要的節日需要為女朋友買禮物,特殊的日子請女朋友吃飯等,這些都需要消費,既然每個月五百塊錢都用不完,充分說明在大學裡面沒有談過戀愛。
  2. 大學期間做兼職。五百塊錢甚至連吃飯都不夠,孩子更不能進行有效的社交。所以我認為這位學生在大學期間做兼職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大學生做兼職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不僅能夠鍛鍊自己的能力,還能補貼自己的生活費用,給家庭減緩一定的壓力。父母給的錢不夠,就自己努力賺錢。
  3. 獲得過獎學金和助學金。大學期間會有勵志獎學金和貧困助學金政策。並且金額還是非常高的,如果孩子的在校表現優秀,成績優異。獲得了學校的勵志獎學金,那麼完全可以補貼自己的生活費用。如果孩子在家的時候寫了貧困證明,並有三級政府的印章,那麼他很有可能在學校獲得助學金名額。貧困助學金一旦申請成功每年都會有的,並且金額也很高。
大學生過分節儉也並非好事


其實孩子能夠有著種節約意識是非常值得認可的。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在校園裡更多的學生是為了攀比,炫耀,虛榮而無節制的消費。最近網絡上各種關於大學生的負面消息鋪天蓋地,大多數都是因為不理智消費,借錢甚至貸款最後走向墮落,其實這種現象是非常不好的,勤儉節約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大學生過分節儉也並非好事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把我分寸,過分的節儉也並非好事。如果孩子一個月省吃儉用,只消費五百元錢。那麼他很難和大家融入在一塊,甚至被別人嘲笑“小氣”。很容易打擊孩子的自尊心。每天穿的破破舊舊,也容易導致孩子被同學看不起,從而失去大學本該美好的生活。

大學生過分節儉也並非好事


大學生適當的節約是一種美德。大學生靠自己的努力勤奮去兼職賺錢是一種能力。都是值得認可的,其實如果可以的話,我認為作為一個男生來說在大學裡面談朋友還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夠讓一個男生迅速的成長有擔當,更有利於以後的工作和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