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韩家庄村——传承千年的簸箕之乡

山西长治到临汾的高速公路终于开始收费了,笔者很庆幸在它收费之前,春暖花开的时候,专程去临汾洪洞县走访了几个古村,今天带领大家看一下古村韩家庄村,这也是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村。

临汾市位于山西西南部,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是一个盆地,在这个盆地的北端,就是著名京剧《苏三起解》里唱到的“洪洞县里没好人”的洪洞县。洪洞县东倚巍峨耸立的中镇霍山,西屏峰峦叠嶂的吕梁山,汾河自北向南纵横其间。北达幽并,南接巴蜀,自古为交通要道,被称为“三晋锁钥,晋南之咽喉”。打开地图看,洪洞县境内同蒲铁路、大运高速、108 国道、309 国道穿城而过。

笔者一行下了长临高速,直奔韩家庄村所在的万安镇而去。交通非常便利,出县城往西北不到 20 公里,往西南一拐就到了。为什么要带领大家看这个古村呢?因为这个古村非常有特色。洪洞县万安镇韩家庄村不但有着完整的神庙建筑体系,神奇的上古传说,还是个古代的水利大村,传承千年至今的簸箕之乡。更别说村里那种类繁多、造型奇特的各种窑洞建筑了,尤其是抗战时期这里还是一片英雄涌现的红色热土。

临汾韩家庄村——传承千年的簸箕之乡

古庙沧桑焕新颜

到达韩家庄村时,已近正午,村中街巷行人稀少, 大概是在村中心的位置,历史上的官道边,一栋崭新的三重檐琉璃顶的楼阁静静地矗立在一个四方台阶上, 挑角飞檐生动,屋脊小兽蹲踞、蓝绿彩绘耀眼。

这个玉皇楼原先是一座明代建筑,县级文保单位, 历经乾隆、宣统、民国多次修葺。不过因岁月沧桑, 在几年前,它的模样已是残破不堪,墙倒楼歪,几近全毁。2014 年 5 月,在张玉桐、韩红旗表兄弟二人牵头下,在村中信士善男捐资玉皇楼得以修复。虽然新貌胜旧颜,依稀沧桑在眼前。

玉皇楼底部是东西券洞结构,四周立柱撑起,东面两侧嵌着两通石碑,记载了玉皇楼的兴衰历史。西面台阶下摆着一座巨大的铜香炉,由此可以断定,玉皇楼是坐东朝西的。三层屋檐下挂“玉皇楼”三字牌匾,东西两面都有。二层屋檐下,东边挂着“彰善瘅恶”四个行草大字,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表扬善的、憎恨恶的”,原句是“瘅恶彰善 , 夷凶靖难”,出自隋朝薛道衡的《隋唐祖颂》;西面牌匾是“威德护世”。一层东面券洞两边是一幅捐资者拟的对联“一念无邪访灵地,万缘有正朝圣天”;西面对联是道统九天、法御诸界云云。这都是玉皇殿常见的歌颂对联,略过不提。

玉皇楼东南角,专门立了块新碑,写明了重修玉皇楼以及村子东南角的魁星楼的缘由。魁星楼也是一座明代建筑,距离玉皇楼百十来米,矗立在一片麦地里, 在一片青翠的麦苗中孤零零地非常显眼。

它同样因年久失修而和玉皇楼一起修复,这个楼的外形、朝向很奇特——朝向是坐东南朝西北,很罕见,也验证了此楼为风水文脉楼的说法。底座四方, 周长 10 米,高近 4 米;二层四周砖砌透格围墙,西北面凸起一个圆月亮门,看墙下的印记,原先应该有台阶。二层楼是四方的,三层四层却是圆筒形;二层四面有斗拱飞檐,到了三层却增加为八面飞檐,顶层又变为攒尖顶圆形屋檐,类似天坛祈年殿的形式。

这样形制的魁星楼十分罕见,看它的圆顶方座, 典型的天圆地方建筑理念的贯彻。再加上奇怪的朝向, 充分证明当地村民对风水观念的看重。魁星楼一般是为祈求文运而兴建,也就是希望魁星帮助科举考试成功。而据资料显示,韩家庄村远的不说,仅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培育出了 150 多位大学生,文脉果然昌盛。

善心善行留善院

走访中,笔者还在村西边老房子集中的区域,见到了其他几座庙宇,比如菩萨庙、娘娘庙、关帝庙、三官庙等,与玉皇楼和魁星楼不同,这些庙宇还保存了原先的古朴模样,或有残损废弃不用、或保存完好依旧香火鼎盛。

比如,村西一条路边,笔者看到一座青砖灰瓦的小型建筑,主体只有一间,屋脊高耸,正脊上还有突出的砖雕花卉,屋瓦是筒瓦,断定是一座小庙。绕到正面一看,果然是一座菩萨庙,县重点文保单位。别看庙小,香火很盛,当时还有好几个妇女在做法事。

穿行在村中,尤其是在老房子集中的村西边,感慨颇多。自古交通要道附近村庄必然富庶。看那些青砖灰瓦的院子,哪一家不是曾经的富裕户?可是又有多少后人依然居住呢?就连那个曾经做过学校的二郎庙都已经荒废了,只留下满院丛生的杂草填满深深的狭长院落。那道路两旁的迎宾树基本枯萎,更衬托出最里面二郎庙正殿的落寞。

最有意思的是,这座二郎庙正殿,三面开窗,正面门两侧是圆窗,东边是一门两窗,背面是 3 个方窗, 怪异得很。

看完古庙,笔者一行又专门去看了韩家庄村有名的公共建筑——善院。据村民介绍说,是古代收养无家可归者的福利院。就在二郎庙前面不远的路西边, 走过去一看,只见北房是一长排窑洞,没有院墙,南边能看到以前的墙根基。东北角有一座宽敞的券洞门, 推测是过去的大门。

临汾韩家庄村——传承千年的簸箕之乡

这里的房屋建筑很奇特,主房是三孔窑洞,门窗拱券形,立面全是青砖砌成,东边是一间平房、最东边就是大门洞。西边是平房,紧挨着再往西又是一个窄窄的小二楼,和隔壁的楼房挨着。主窑洞顶部垒砌拦马墙,瓦片叠垒出金钱眼造型,正中还竖起一堵窄墙一样的建筑构件,像是把影壁挪到了窑洞顶上,这样子的建筑形式非常罕见,不知道有什么讲究。

还有奇特的是,大门是厚实的木板门,两扇门正中是一幅阴刻对联:太平玉烛丰年乐,书卷人文盛世元——树善堂记。有善心有作为,还有人文关怀。虽然没有了解到善院的具体事例,但是,能留下这么一片古建筑,留下善院的文字东西,也足以证明韩家庄村的古老与文化底蕴。

访古村就是这样,总能看到包涵文化内涵的古老建筑。像这种收养无家可归者的善院,笔者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真心为古代人的古道热肠感慨。所以说, 京剧里有一个名戏《苏三起解》戏中苏三唱道“洪洞县里没好人”,她那绝对是以偏概全、片面之词。她不知道,韩家庄村就有这么一座好心的山院和众多好人,给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孤寡老人等修建了一座庇护所,救济灾民。

韩家庄村地处晋南,同样属于黄土高原地带,窑洞在这里随处可见,而且造型装饰别具特色,和晋东南地区的窑洞有明显不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提前面说到的善院这种样式奇特的窑洞建筑,这里的民居也很有特点。

比如还有一家是窑楼院。下层是一门两窗三孔窑洞,拦马墙上二层是三间房,烟囱从一楼直通二楼房顶。屋瓦还是筒瓦,显示出主家相当有财力。这户人家在二郎庙后面的路口处,保存完好的是这家的西房, 二层楼。虽然喷涂了黄色涂料,但是那高大的楼体、正脊上密布的荷花砖雕、筒瓦、猫头、滴水、房檐下的墀头,都能看出主家的财力雄厚。毕竟楼房的造价要比窑洞高很多。

临汾韩家庄村——传承千年的簸箕之乡

然而这还不算什么,建筑细节部位的雕饰才更加让人叹为观止。正门顶部嵌弧形卷轴样门匾,上面凸雕 4 个繁体字“崇实黜华”,两侧有凸雕麒麟。除了麒麟和正脊上的荷花砖雕,其他各处都是简洁的处理。正应了门匾上那四个字的寓意:崇尚务实,革除浮华。当然,这也和当地民众的精神追求有关,也体现了晋南民居的一种建筑造型艺术特色,虽不奢华,却同样精致。

整体来看,韩家庄村人古代因为交通便利的原因,村民富裕,反映在住宅建筑上,虽然是看起来造价比较便宜的窑洞形制住宅,但是除了个别靠山窑之外,都是青石作基,四面包砖,显示出十足的财力。而立面门边的天地窑多数是两个,这也是极为罕见的。

窑洞的拱形门窗装饰图案相对比较简单,顶部的拦马墙(护崖墙)等则基本是镂空的构造,既节约砖瓦, 又美观大方,显示出一种实用主义的倾向。这一点从一栋保存完好的楼房门匾题字上可以体现出来。

簸箕之乡古渡桥

洪洞县韩家庄最出名的其实不是玉皇楼、魁星楼、善院这些古代公共建筑,而是这里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编技艺。据说是临汾市知名的“簸箕之乡”, 传承了有千年之久。

笔者一行走访时,正值中午,无缘得见簸箕的制作过程。好在经过资料查找,详细了解了韩家庄“柳编之乡”的由来与典故。韩家庄西北十里远的地方,是一座山包,名为古历山。《史记》中记载的“舜耕历山”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当然,“舜耕历山”的地点有多种说法,不必较真)。

舜当时还不是后来的帝王,从事体力劳动,以孝闻名天下。当时尧帝四海访贤,听说后就来到历山考察。当时的舜赶着耕牛犁地,奇怪的是他不鞭打牛身, 只是敲打挂在犁上的簸箕,尧帝由此认为舜仁慈智慧, 遂将帝位禅让给舜。这就是当地传说的“簸箕问鼎” 的故事。

这个簸箕,传说就是舜的舅舅(韩家庄人)编的。

所以在每年三月三举办的“接姑姑、送娘娘”民俗活动中,韩家庄人的锣鼓队敲打的都是柳编的笸箩、簸箕等,不用常见的锣鼓钹等金属乐器,这也是“柳编之乡”非常独特的民俗了。据介绍,洪洞县韩家庄村的柳编,过去家家户户都会编,现在坚持柳编的家户只有 16 户不足 20 人(据临汾新闻网 2018 年 10 月 30 日报道)。据资料介绍,柳编非常辛苦,因为泡好的柳条(红柳、杞柳、荆条) 要保证柔韧度,所以编织簸箕的地点是在阴暗潮湿的地窖里,当地人称为窨,据说家家有,大小不等。柳编程序有泡制、刮皮、挑选、打底、编板、补角、缠边等多道工序。当地流传有一句顺口溜“韩家庄的簸箕, 温家庄的箢,柳条编得真好看”。

除了沧桑的各式古窑洞,还有古官道上的古渡桥。窑洞民居体现着古代村民的建筑审美意趣,渡桥则展示着古韩家庄人对水利的利用。

笔者一行从老房子营造的历史场景中走出,已是日头偏西。回首来路,那些古香古色的窑洞、老宅俱已半遮半掩地躲藏在一片整齐的新民房后面,似乎在悄悄目送笔者一行的离去。而在前方,等待着笔者一行的是韩家庄村最有名的水利设施——通渡桥。

据资料显示,韩家庄村的水利设施很完备,除了大家熟知的水井、蓄水池外,这里还在唐代利用村边流过的北涧河拦河修坝、挖渠引水,渠长 3 公里,是洪洞县有史以来最早的一项水利工程。随后在金代和元代又各修一渠,极大地造福了当地百姓。

在村东古官道上,涧河水隔断了交通,有一座古老的石桥,见证了一位大善人的功绩。车行官道上, 远远就看见道路南边立着一座六角碑亭,里面立着一通高大的石碑。碑亭边上就是有名的古代通渡桥。桥是石桥,五孔并列,长近百米,宽五米多,深十米多, 坚固结实。桥孔下的几处桥腿处还专门垒砌了尖形分水石,以减轻河水对桥墩的冲击力。当然现在河道干涸,长满杂草,还留有不少垃圾,让人看了有些伤感。

这座通渡桥是万安镇刘家的一位名叫刘丕的官员,在清嘉庆十二年(1807)重修的。桥边碑亭里的碑详细记载了重修经过。亭柱上迎着桥的一面有一

副对联:“歌功颂德俱计年,行人载物不言利”。亭子内碑的正面是一行大字:诰授资政大夫议叙盐运史司盐运使加三级界封刘公功德碑,背面是详细的修桥经过和“清嘉庆十二年”的落款。

无论是刘丕出于什么目的修建了此座通渡桥,在两百多年前的古代,这绝对是一件造福百姓、功德无量的大事,善行义举青史留名也是应该的。苏三若是见到此桥,一定不会发出“洪洞县里没好人”的感叹。

几多精美的窑楼和老宅,几多辉煌的庙宇和善院, 几多水渠和渡桥,古代的韩家庄村民,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富而思贤,在舜帝故地感受上古贤君的风范, 留下了足以让后人敬仰的带着爱心的古建。走访一座古村,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 本刊专稿 胡海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