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蕭紅的逆向人生,與命運抗爭的背後到底在追尋什麼?

我不能決定怎麼生,怎麼死,但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黃金時代。


《黃金時代》蕭紅的逆向人生,與命運抗爭的背後到底在追尋什麼?

電影《黃金時代》講述了上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國,那是一個民氣十足、海闊天空的時代,一群年輕人經歷了放任自流的時光,自由的追尋夢想與愛情,有人在流離中刻骨求愛,有人在抗爭中期盼家國未來。蕭紅就出生在這樣的年代,她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一路流亡,從北方到南方,從哈爾濱到香港,一邊躲避戰亂,一邊經歷著令人唏噓又痛徹心扉的愛情與人生。對生的堅強,對死的掙扎,在她筆下穿透紙背,她的人生亦是如此。

蕭紅是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乳名榮華,筆名蕭紅、悄吟、田娣等。她短暫的一生創作了很多文學作品,成名作《生死場》,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礫》,中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等。

她的一生顛沛流離,居無定所,不停的與命運作抗爭,這背後到底在追尋些什麼?

《黃金時代》蕭紅的逆向人生,與命運抗爭的背後到底在追尋什麼?


一、擁有新思想的女文青,卻生在封建家庭,這注定了要遭受苦難。

1911年,蕭紅生於黑龍江呼蘭縣內(現哈爾濱市呼蘭區)的張家大院,張家在當地是地主。8歲時生母感染霍亂病故,後父親續絃。生母去世後,祖父是最疼愛她的人,也是她最親的人。高中時期蕭紅喜歡文學和繪畫,在校刊上發表過抒情詩,之後還參與過學生遊行示威活動。

學生時期的她已開始在文學上嶄露頭角,同時也是一個愛國積極分子。在她18歲時,祖父去世,蕭紅十分悲痛,失去了至親,她對這個冰冷的家已經沒有任何感情和留戀了,這也為她後來的出走埋下了種子。

1930年,蕭紅初中畢業,當時已有婚約在身,但她卻不顧家人反對,與已婚的表哥逃到北平,進入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學習。

這在當時算是驚世駭俗的行為,一個女子不但違逆婚約,還與一個有婦之夫混在一起,對於他們張家來說是奇恥大辱,也讓未婚夫家顏面盡失。這是她對命運的第一次抗爭,她想要自由,想要自己主宰命運。

失去了家裡的經濟支持,她和表哥在北平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無法繼續下去只能返回呼蘭縣,被父親軟禁在家中。後來再次返回北平不久,未婚夫汪恩甲追到北平,兩人一起回到哈爾濱。汪恩甲的哥哥不滿蕭紅的種種行為,代替弟弟解除了與蕭紅的婚約,蕭紅到法院狀告汪恩甲的哥哥,汪恩甲為了維護哥哥的聲譽,違心承認解除婚約是他自己的主張。蕭紅輸了官司,回到呼蘭縣,後隨家人搬到阿城縣福昌號屯,被迫與外界隔絕。

最後在姑姑的幫助下,從福昌號屯逃到哈爾濱。身無分文,飢寒交迫的她又去找汪恩甲,兩人在旅館同居,半年後蕭紅懷孕,臨近產期,汪恩甲卻不辭而別。蕭紅寫信向哈爾濱《國際協報》副刊編輯裴馨園求助,裴馨園多次派蕭軍給蕭紅送書刊,蕭紅因此結識了蕭軍。

《黃金時代》蕭紅的逆向人生,與命運抗爭的背後到底在追尋什麼?

如果蕭紅留在呼蘭河,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汪恩甲結婚,過著尋常人平淡安穩的生活,或許就不會有日後的流亡與苦難了。但這就是蕭紅,一個永不循規蹈矩,隨性而活的女子。

二、能患難與共,卻不能共享榮華。我愛你,但我更愛我的理想。

蕭軍第一次去蕭紅那兒,見她憔悴不堪,一頭披散的長髮下隱藏著一張蒼白的臉,讓人心生憐憫。蕭軍看了桌子上隨意放著的詩畫手稿,被蕭紅的才華所吸引。兩人聊天時,蕭軍問:“你為什麼活著?你自殺的條件如此充足。”蕭紅說:“因為這個世上,還有一點能讓我死不瞑目的東西存在維繫著我。”她說的這點東西,就是對文學的熱愛和追求。

1932年,松花江決堤,洪水氾濫市區,由於蕭紅無力償還高額房租,旅館不讓她搬走。蕭軍趁夜租了一條小船,用繩子把她救出,到裴馨園家暫住。不久,蕭紅住進醫院生下了孩子,因她當時無力撫養,就把孩子送了人,後來夭折。蕭紅出院後,兩人開始一起生活,沒有固定收入,僅靠蕭軍當家庭教師的工資和借債度日。

在這期間,蕭紅開始創作,先是發表了小說《棄兒》,隨後又發表了諸多作品,開始踏上了文學道路。除此之外,他們還以實際行動支持抗日,蕭軍也有著一腔愛國之情,總想上戰場去殺敵,但是蕭紅卻只想找個地方,安安靜靜的寫作。她認為筆桿子是文人最好的武器。

蕭紅是愛蕭軍的,和蕭軍在一起,她把自己放的很低很卑微。蕭軍也愛她,但還是會在外面招花惹草,不止一次地出軌。即便這樣,蕭紅也沒有離開蕭軍,始終留在他身邊,忍受他的暴脾氣,甚至被打罵。

《黃金時代》蕭紅的逆向人生,與命運抗爭的背後到底在追尋什麼?

為了躲避迫害,他們逃離哈爾濱,到達青島。後來聯繫上了魯迅,並得到魯迅夫婦的指導和鼓勵。1935年,《生死場》在上海出版,署名“蕭紅”,魯迅為之作序,胡風為其寫後記,這部作品在文壇上引起巨大的轟動和強烈的反響,蕭紅一舉成名。

之後,蕭紅與蕭軍的感情出現裂痕,為了求得解脫,緩解矛盾,蕭紅隻身前往日本。在日本期間,她一直給蕭軍寫信,訴說日本生活的點滴。同時創作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礫》。後來魯迅先生逝世,蕭紅回到上海悼念,與蕭軍的關係有所緩和。

1938年他們在山西臨汾民族大學擔任文藝指導員,當時臨汾形勢緊張,需要緊急撤退。而蕭軍堅決要留下來去前線抗戰,為此他們倆爭執多次,誰也不願意為對方的理想做出讓步和犧牲,最終分道揚鑣,從此蕭郎成故人。一個以筆為劍,一個棄筆從戎。

三、誰能免我驚,免我憂,免我四下流離,免我無枝可依。

一段感情的結束,是另一段感情的開始。蕭紅從小缺愛,所以她的一生都在尋找愛和安全感。她之前遇到的三個男人, 都無法給她長久的愛和依靠。

《黃金時代》蕭紅的逆向人生,與命運抗爭的背後到底在追尋什麼?

端木蕻良是蕭紅在武漢時認識的,當時端木居無定所,蕭紅和蕭軍便收留他,三人同住。端木非常認可蕭紅,認為她的文學作品遠在蕭軍之上,這給了蕭紅很大的鼓舞和信心。自臨汾與蕭軍分別後,蕭紅和端木走到了一起,後來在武漢結婚。

蕭紅曾經明確表示過她不喜歡端木,因為端木太軟弱了。她之所和端木結婚,是因為她只想過正常老百姓的夫妻生活。沒有爭吵、沒有打鬧、沒有不忠、沒有譏笑,有的只是互相諒解、愛護、體貼。這是一種歷經磨難後看淡一切的心態,本以為可以和端木平淡安穩地相守到老,誰知命運總是跟她開玩笑,讓她遭受一次次重創與打擊。

蕭紅與蕭軍分手時,已懷了蕭軍的孩子。端木是知情的,但仍然願意取蕭紅為妻,從這一點看來他對蕭紅的愛確實是真心的。雖然之後在武漢淪陷時,端木拋下蕭紅一人,獨自乘船去重慶避難這件事,遭到後人種種指責,但或許真如他後來所說,他是為了提前去重慶為懷孕的蕭紅安頓住處的。

蕭紅在朋友的幫助下,艱難的到達重慶,不久便生下了孩子,產後第四天,孩子便不見了,蕭紅稱頭天夜裡抽風而死。這是她第二個孩子,如果那個年代有什麼辦法可以不要孩子,我想她應該不會選擇將孩子生下來,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死去而無能為力,這對一個母親來說是巨大的痛苦了吧。

1940年蕭紅隨端木離開重慶,飛往香港,在那兒創作了她人生中最後一部小說《呼蘭河傳》。1941年她被檢查出患有肺結核,多次轉院治療,加上香港戰亂,病情加重,被送進香港跑馬地養和醫院,因庸醫誤診為喉瘤而動喉管,致使她不能正常飲食,身體日漸衰弱,最終在瑪麗醫院與世長辭,享年31歲。

《黃金時代》蕭紅的逆向人生,與命運抗爭的背後到底在追尋什麼?

去世之前,她在紙上寫下“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下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一代才女就這樣香消玉殞了,命運賦予她才華,也帶給她痛苦。她的一生一直在追尋自由和愛情,並始終如一的熱愛著文學創作。即便在逆境中,她仍然堅持自己的活法,與命運和苦難抗爭,正是這種逆向選擇,才註定了她流芳百世,千秋萬代。

作者簡介:QY青衣,一個喜歡記錄,熱愛文字的女子。希望通過文字省察自身,安頓內心。我是@ QY青衣,喜歡我的話,記得點贊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