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機構投資者的研究與買入的滯後性,分析師研究報告跟蹤


彼得林奇:機構投資者的研究與買入的滯後性,分析師研究報告跟蹤


通常而言,機構投資者的專業性是我們普通投資者無法企及的,而機構投資者得到的消息的全面性和真實性也是我們業餘投資者難以觸及。那麼這並不代表機構投資者沒有缺點,事實上他們也會錯過很多大牛股。

一隻熱門股票的產生一般是由於股價的上漲引發眾人的目光,而這種股價的上漲要麼由於基本面發生巨大變化,要麼是各種機構的扎堆買入。基本面發生變化很好理解,行業好轉,產能受限,產品漲價,需求大增等等。機構的扎堆往往不是近期發生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是近期看到才發現,原來一直都是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青睞。我們只有在每個季度末過去一段時間後才知道前十大股東的調倉換股,這種披露機制也存在極大的滯後性。

為什麼說機構投資者在買入一隻股票的時候具有滯後性,一方面是由於現行制度下,公募機構、保險機構、證券自營等大型機構在決策機制上的滯後性,從研究到真正買入產生的時間差,這種時間差往往會錯過良好的買點,而當大部分市場機構研究者開始關注的時候,上述的機構投資者才開始重視,建倉佈局,而這個時候價格已經不便宜了。

這裡舉一個華爾街滯後性的例子。1969 年The Limited剛上市時,幾乎根本不為大型機構投資者和著名分析師所知,公司發行股票時的承銷商是一家位於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的名為沃克(Vercoe & Co)的小證券公司,而

彼得林奇:機構投資者的研究與買入的滯後性,分析師研究報告跟蹤

The Limited 公司的總部也在那裡。那時The Limited 公司的主席萊斯利威克斯納的高中同學彼得赫樂迪(Perter Halliday)是沃克證券公司的承銷部門經理,赫樂迪把華爾街對The Limited 公司的股票反應冷淡歸因於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根本不是一個吸引投資者注意的小地方。


第一位注意到這家公司的分析師是懷特魏爾德公司(White Weld)的蘇茜霍姆斯(Susie Holmes),好幾年都只有她一個人孤獨地對The Limited 公司追蹤研究,直到1974 年才有第二位分析師— 第一波士頓(First Boston)的瑪吉吉莉姆(Maggie Gilliam)對The Limited公司產生了興趣。五年時間才有兩個分析師評論,也太慘了。

而這也是因為瑪吉吉莉姆在機場遇到暴風雪使她困在奧黑爾機場(O’Hare),然後他偶然步入位於芝加哥伍德菲爾德(Woodfield)購物中心的The Limited服裝專賣店。分析師普遍具有的行業敏感性,這樣的案例枚不勝舉。

第一個購買The Limited 股票的機構投資者是T.羅普萊斯新地平線基金公司(T.Rowe Price New Horizons Fund),而此時已經是1975年的夏天了,那時The Limited 公司已經在全美國範圍內開了100 家服裝專賣店,成千上萬眼光敏銳的購物者在這期間本來應該開始對這家公司進行跟蹤研究,遺憾的是他們並未如此。一直到了1979年,也才只有兩家機構投資者購買了The Limited公司的股票,而這兩家的持股量也僅佔該公司總流通股本數的0.6%。上市十年,才有兩家機構小幅買入。


彼得林奇:機構投資者的研究與買入的滯後性,分析師研究報告跟蹤


1981 年,The Limited 公司已經開了400 家專賣店,生意蒸蒸日上,而此時也僅有6 位分析師對這家公司進行跟蹤分析,這時距離吉莉姆發現這家公司的時間又已經過了7 年。1983 年當該股票漲到階段性的高位9 美元時,那些在1979 年股價僅為50 美分(根據股票分割進行股價調整)購買了該股票的長期投資者的投資已經上漲了18 倍(四年十八倍)。

當然,我知道在1984 年The Limited 公司的股價又跌到了5 美元,下跌了將近一半,但是這家公司的經營狀況卻依然良好,因此這時又給投資者提供了一次趁低買入的好機會。很難相信一隻大牛股股價腰斬還能夠再重返巔峰。

但是一年後的1985 年,The Limited 公司的股票上漲到每股15 美元,遠遠超過了1983年的9美元,大多數分析師才注意到這隻大牛股,並開始加入對這隻股票大唱讚歌的隊伍中。事實上,分析師們一個接一個競相把這隻股票列入推薦買入股票的名單,機構投資者也紛紛搶購這隻股票,使股價一路狂漲到52.875 美元—如此之高的股價已經遠遠脫離了公司的基本面。

那時,已經有30 多位分析師在對The Limited 公司的股票進行跟蹤分析(37 位分析師),其中很多分析師剛剛蜂擁著加入跟蹤隊伍卻馬上看到The Limited 股價掉頭下跌。想想從50美分到52美元,已經是一百倍的漲幅了,那麼多分析師還在跟蹤分析,有啥意義?

所以機構投資者的羊群效應和滯後性也是相當嚴重,不要覺得機構投資者就是聖人,他們也會犯普通投資者的錯誤,致命的希冀與貪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