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平原的“忠義救國軍”,波蘭國家軍:在抗德與反蘇間搖擺

1944年春夏之際,蘇聯紅軍經過血戰殲滅了盤踞在國土西部的德軍,此時的戰局已經相當明朗,德國人遲早會被趕出國境線。然而此時一份報告擺上了斯大林、莫託洛夫和貝利亞的案頭。簽署者是國家安全人民委員弗謝沃洛德·尼古拉耶維奇·梅爾庫洛夫。

“某些遊擊分隊在今年5月到6月間展開行動時,在維利諾—格羅德諾鐵路沿線遭到波蘭國家軍大部隊的襲擊,。游擊隊設法突出了包圍圈,部分游擊隊員身穿德軍制服,假扮成圍剿游擊隊的討伐隊押送‘被俘的游擊隊員’才得以脫身”。

反噬的鬣狗:追隨德軍腳步的波蘭人

這份報告中所提的事件僅僅是波蘭國家軍與蘇聯游擊隊衝突中的一個案例。早在1941年6月,在德軍入侵蘇聯之後,為了維持對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的佔領,德國人選擇了利用前波蘭官僚。眾所周知,1939年二戰爆發之際,蘇聯方面發動了“解放進軍”,收復—或者按照波蘭的說法,侵佔—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即使在波蘭敗亡之後,波蘭民族主義者也認為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是波蘭的合法領土。

東歐平原的“忠義救國軍”,波蘭國家軍:在抗德與反蘇間搖擺

(波蘭國家軍部隊)

值得注意的一點,西白俄羅斯的波蘭人對入侵德軍反而抱有某種程度的認同。儘管德軍在1939年佔領了波蘭,可是生活在西白俄羅斯的波蘭人卻把他們當成趕走蘇維埃政權的解放者。顯然,在他們看來,德國人代表著西方文化,相比“東方的”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似乎和波蘭更為親近。雖然波蘭人並不是德國侵略軍的一部分,但他們仍然積極參與偽行政機構和偽警察。

此外,還有一批在蘇聯吞併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之前擔任地方行政工作的波蘭官員和警察重返故土,由於他們有在警察和政務方面的經驗,而且很多人通曉德語,納粹佔領當局非常樂意讓這些人充實行政和警察機構。另外,德國人認為相比白俄羅斯人來說,波蘭人對德國更加忠誠,白俄羅斯人在民族認同上更傾向於俄羅斯人,因而在政治方面不夠可靠。

這項政策的直接結果就是西白俄羅斯偽行政機構的“波蘭殖民地化”,在大多數區和市的管理機構中,波蘭人都佔絕大多數。事實上,跟隨德國人的刺刀重返西白俄羅斯的波蘭人,本身並沒有感覺他們是在為第三帝國效力,反而自認為是在為波蘭服務。

東歐平原的“忠義救國軍”,波蘭國家軍:在抗德與反蘇間搖擺

(在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前波蘭行政官員成了德國佔領機構的骨幹)

在巴拉諾維奇、格羅德諾、斯洛尼姆這樣的城市,行政機構幾乎完全是波蘭人,當地警察也基本如此。行政機構的“波蘭是殖民化”導致波蘭逃亡地主紛紛從波蘭湧入西白俄羅斯,要求歸還在土地改革中被蘇聯政府剝奪的土地。必須要指出的是,德國佔領當局沒有為波蘭地主的反攻倒算製造任何障礙,因為他們認為波蘭人是完全值得信賴的,波蘭人的存在可以抵消蘇聯施加的影響。

反蘇與通德:波蘭國家軍的抉擇

1942年2月14日,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組建了國家軍,這是流亡波蘭的武裝部隊,其骨幹是原波蘭國防軍的軍官,擔任司令官的斯特凡·洛維克基將軍在1939年的短暫戰爭中擔任裝甲旅旅長。

國家軍的目標是在美國和英國的幫助下恢復戰前的波蘭國家地位,雖然此時的波蘭在名義上與蘇聯是共同對德作戰的盟友,但實際上國家軍的計劃包括武裝反抗蘇聯,奪回1939年屬於波蘭的領土。國家軍從一開始就將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視為波蘭固有領土,自然將在這裡活動的蘇聯游擊隊視為對手。在蘇德戰爭爆發出器,波蘭國家軍武裝往往會和蘇聯游擊隊達成統一戰線,但一旦情況有利立即會兵戎相見。蘇聯方面攔截的許多命令和報告,證明國家軍對西白俄羅斯的蘇聯游擊隊政策有著兩面性。

東歐平原的“忠義救國軍”,波蘭國家軍:在抗德與反蘇間搖擺

(斯特凡·洛維克基將軍)

1943年秋,蘇軍開始收復白俄羅斯,國家軍與蘇聯游擊隊之間的關係愈發緊張,這是因為波蘭人擔心失去對西白俄羅斯的控制。1943年11月,國家軍在斯托爾布齊扣押並殺害了佐林游擊隊第106分隊的10名蘇聯游擊隊員,原因是他們進入“國家軍控制區”籌糧。作為報復,蘇聯游擊隊突襲了國家軍部隊,解除了其武裝。對於被俘的國家軍官兵,游擊隊的政策是普通士兵拆散補充到自己的隊伍,但是軍官全部處決,不過其中有一名軍官,阿道夫•皮爾赫中尉卻設法逃了出來。

皮爾赫逃出來以後,蒐羅殘存官兵重新把隊伍拉了起來,不過他在1943年年底到1944年年初和當地德軍搭上了關係。接下來的情況就非常有趣了,當蘇聯紅軍進攻白俄羅斯德軍的時候,國家軍卻和蘇聯游擊隊大打出手,而且是在德國人的指揮與協助之下。

東歐平原的“忠義救國軍”,波蘭國家軍:在抗德與反蘇間搖擺

兩軍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水火不容

波蘭歷史學者耶日·託洛內克(Jerzy Turonek)的著作《德國佔領下的白俄羅斯》(Białoruś pod okupacją niemiecką)中寫到,1943年12月9日,國家軍營長阿道夫·皮爾赫與德國佔領軍達成協議,根據這項協議,明斯克的德軍向他們提供武器彈藥,直到德軍離開白俄羅斯為止。由於波蘭國家軍對白俄羅斯游擊隊反覆襲擊,游擊隊很多時候甚至不得不換上德國軍裝,偽裝成德軍從而避免遭到國家軍的襲擊。

1944年6月底,德軍在白俄羅斯的戰局搖搖欲墜,開始大規模潰逃。有趣的是,隨著德軍向佈列斯特方向撤退,斯托爾布齊市的國家軍也在全力西撤,全營850名官兵帶著150輛大車向西轉移。在撤退前夕,明斯克黨衛軍保安處給皮爾赫發了一張特別文件,根據這份文件,沿途德軍將不會攔截該部的撤退。此外,為了避免發生誤會,還有幾名德國軍官跟隨皮爾赫營一起行動,另外,在西布格河附近活動的國家軍部隊也得到了德軍的協助。

東歐平原的“忠義救國軍”,波蘭國家軍:在抗德與反蘇間搖擺

(在真實的歷史上,波蘭國家軍與德軍的關係並非水火不容,而是糾纏不清)

值得注意的是,在蘇聯的其他地區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比如在立陶宛和烏克蘭行動的國家軍分隊也聲稱當地是波蘭領土。儘管國家軍名義上仍然和德軍處於敵對狀態,但實際上卻做著沆瀣一氣的勾當,在德軍的討伐行動中充當打手。一些波蘭國家軍手中的武器根本就是蓋世太保提供的。比如波蘭軍官布拉特曾經多次恐嚇當地居民,誰敢給蘇聯游擊隊提供幫助,格殺勿論。

波蘭國家軍的最終敗亡

波蘭國家軍在西烏克蘭曾經進行過大規模種族屠殺,包括臭名昭著的沃倫大屠殺。血腥的沃倫屠殺導致西烏克蘭的偽警察人員結構發生變動,由於大多數烏克蘭人都加入了烏克蘭民族主義游擊隊,德國人不得不重新招募波蘭人擔任偽警察,而當地波蘭民族主義分子也由此放開了手腳,繼續對烏克蘭人展開恐怖的殺戮。

東歐平原的“忠義救國軍”,波蘭國家軍:在抗德與反蘇間搖擺

(波蘭國家軍部隊,可以看到這支部隊配備的多為德制武器)

國家軍對落在他們手裡的蘇聯人同樣冷酷無情。1943年4月5日,盧布林附近的安東諾夫卡村有7名蘇軍女戰俘,她們逃離了德國戰俘營,卻慘遭國家軍的殺害。1944年3月13日,在克列特斯基區珀爾多洛夫村,一些涉嫌“通共”的當地工人和農民被國家軍拘捕,在遭到毆打之後,12人被國家軍殺害。在桑多梅日附近,一批在當地農場勞作的蘇軍戰俘被國家軍槍殺。這僅僅是國家軍實施的反蘇行為的一小部分。

東歐平原的“忠義救國軍”,波蘭國家軍:在抗德與反蘇間搖擺

(遭到國家軍拘捕的平民)

而隨著蘇軍攻入波蘭領土,國家軍的反蘇立場更為頑固。而對於蘇聯來說,儘管曾經一度對國家軍採取中立的政策,但隨著雙方的關係逐漸惡化,蘇軍的態度也逐漸強硬起來,禁止與國家軍達成任何協議,在必要時還會解除其武裝。

到1945年,波蘭國家軍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1945年1月19日,蘇聯及其扶植的盧布林委員會命令解散國家軍,士兵解除誓言,軍官身份也被視為非法。而在德國被擊敗之後,國家軍仍然在蘇軍控制區展開游擊戰。

1945年3月27日,一批被捕的國家軍高級軍官被押往莫斯科,其中包括最後一位國家軍私信官利奧波德·奧庫利茨基(Leopold Okulicki)准將。根據檔案記錄,總共有7448名國家軍官兵 被捕。包括奧庫利茨基在內的多名軍官在蘇聯法庭受到審判。根據檢察官的報告,從1944年7月28日到12月31日,國家軍總共殺害了277名紅軍官兵,造成另外94人重傷,從1945年1月1日到5月30日,總共殺害314名紅軍官兵,造成125人重傷。

東歐平原的“忠義救國軍”,波蘭國家軍:在抗德與反蘇間搖擺

(奧庫利茨基)

根據對他們的審判,1945年6月21日蘇聯最高法院軍事法庭判處受審的波蘭國家軍軍官4個月到10年不等監禁,奧庫利茨基的刑期是最長的10年。1946年12月24日,奧庫利茨基在盧比揚卡監獄去世,根據蘇聯方面的記錄,他的死因是心臟病發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