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高分紀錄片《生命裡》:不要等到臨死前,才去思考生命的意義

死之烙印將價值賦予生之硬幣,使其可以用生命來購買那些真正寶貴的東西。

——泰戈爾

這就是《生命裡》對我們的意義。

01 將生命的答案寫進《生命裡》

《生命裡》是一部關於臨終關懷的紀錄片,一共三集,每集37分鐘左右,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裡,講述了四十餘位生活在上海臨汾社區服務中心舒緩療護區,即將離開人世的老人們,以及該醫院的醫護人員的故事。

古往今來,人們對於“死亡”這一話題諱莫如深,然而,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時鐘”表示:全球每秒就有1.8人死亡,每天平均死亡人數為1.5萬人以上。死亡,無處不在。

在一些發達地區和國家,臨終關懷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而死亡教育也成為一種常識教育。英國從幼兒園就開始了對孩子的死亡教育,美國、德國也從小學就普及死亡教育,孩子們甚至會輪流扮演角色,模擬當父母死亡時如何處理的場景。

然而在我國,死亡教育依舊是一個禁區,從孩子到瀕臨死亡的老人,都忌諱說一個“死”字,經常用“去了”“走了”“離開了”等詞語代替“死亡”二字。

臨終關懷更是稀缺,只有極少數發達地區才會有專門的臨終關懷醫院,而且此類醫院的周圍也讓人們感到不寒而慄,究其原因就在於人們對於生命的迷惘和對死亡的恐懼。於是,這部《生命裡》便通過鏡頭向人們展示了臨終關懷和死亡教育的重要性。

國產高分紀錄片《生命裡》:不要等到臨死前,才去思考生命的意義

《生命裡》封面

《生命裡》將故事分別命名為記得、陪伴和心願三個部分,講述了病人在臨終前或悲觀、或樂觀的生存狀態,也展現了來自家庭、醫護人員以及志願者們所代表的人性關懷,是一部集震撼、感動和反思為一體的優秀紀錄片。

本片導演是吳海鷹,同時他也是一位優秀的攝影師和音效師。《生命裡》一經播出便廣受好評,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4分,是國產紀錄片中的佼佼者。

02 生如夏花之燦爛

影片的一開頭是老人們對於過去的懷念,有的懷念新疆的甜西瓜,有的懷念年輕時戀愛的情景,有的感嘆自己養了一個優秀的女兒……這些,都是深刻在他們生命裡的印跡,只要一想到它們,就會心生感動和自豪。

這些老人如今已奄奄一息,可是當他們回首過往時,眼睛裡的光芒仍然閃耀。加西亞·馬爾克斯曾在《百年孤獨》中如是說:

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我們為了講述在記憶中重現的日子。

國產高分紀錄片《生命裡》:不要等到臨死前,才去思考生命的意義

老人落寞的背影

我們相信,當這些老人們在“想當年”時,他們嘴裡流出的不是簡單的詞語,而是所有生命裡經歷過的浪花和月亮。

影片裡有這樣一句旁白:醫院的牆壁聆聽了比教堂更多的禱告。在這些老人的病床旁邊,他們的兒女、朋友、老伴不知道在深夜裡看著他們熟睡或痛苦的臉龐禱告了多少次,老人們的每一次因病痛而皺眉和呻吟,都像一根針一樣深深扎進了親人的心窩。

面對行將就木的老人們,親人能做的就是讓他們在最後的時光感受到來自親人們的依戀和不捨。

1962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國後,連忙起身去探望身患重病的母親。陳毅元帥的母親由於年老體弱,再加上身患重病,導致癱瘓在床,大小便失禁。陳毅元帥趕回家時,母親剛換下來的尿褲子還在床尾,母親連忙讓人將褲子藏到床下。

國產高分紀錄片《生命裡》:不要等到臨死前,才去思考生命的意義

陳毅元帥和母親

陳毅元帥發現後,對母親說:“這褲子根本不必藏,理應由我來洗。我小時候,您給我洗了不知道多少尿褲子,我就是洗再多也無法報答您的恩情吶。”


對於陳毅元帥的母親來說,陳毅元帥縱有再大的成就,都比不上他說的這番話和洗的這條褲子,因為這是親人能對即將離世的老人所做的最大貢獻。

03 死如秋葉之靜美

如果說人生如夏花之燦爛,這些守護在病窗前的醫護人員就是最後一公里的護花人,他們的任務就是讓老人們在最後的時光能有尊嚴地逝去。

影片中,醫護人員的工作內容佔很大的比例,因此也更為直觀和詳盡地為我們展現了臨終關懷的意義。

國產高分紀錄片《生命裡》:不要等到臨死前,才去思考生命的意義

志願者正同病人說話

影片中護士對臨終關懷是這樣定義的:

一,要讓病人有尊嚴、體面地死去,因為優死也是人的基本權利。為這,醫護人員除了最大程度地尊重病患的意願,也為滿足病患的願望而努力奔走。二,緩解病患家屬由於親人死亡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幫助他們從喪親之痛走出來。

影片中有一位老先生是上海外語學院的英語教授,這個職業算得上是在社會上很有尊嚴的了,然而老人來到醫院初期,不但全身惡臭、褥瘡,手腳甚至指甲裡都是又黑又臭的大小便,醫護人員經過細心清理後老先生才又找回了人的尊嚴。


還有一位阿姨在母親去世後,終於忍不住痛哭流涕,作為母親最深愛的小女兒,她對母親也充滿了深深的依戀。加之還沒有從喪父之痛中走出來,又遇上母親新喪,這讓阿姨感到無法承受。醫院的護士為了緩解阿姨心中的傷痛,不但暖心地陪在阿姨身邊,還用自己的知識對阿姨進行勸慰。經過醫護人員的勸解,阿姨的情緒終於平復下來了。


當有新的病患來到醫院時,醫院會給他們做一個生命值的評估,預估他們的生存期。有一位老人的生存期是30天,然而就在入院25天后他便走了。也有一個病人早年就患病,但是大大超出了醫院做出的生存期預估值,還在醫院度過了兩個生日。

國產高分紀錄片《生命裡》:不要等到臨死前,才去思考生命的意義

愛吹葫蘆絲的爺爺

不論是憾然離去還是堅強不息,這一切都是在醫護人員和志願者的陪同下進行的。正是有了他們的理解和陪伴,老人們離去時,才不至於惶然和充滿遺憾。

04 生命的價值在於,向死而生地生活

李銀河說:生命從宏觀角度看,是不可能有意義的,但是從微觀視角,可以自賦意義。

也就是說,人的價值取決於他做了什麼。但是當人們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總是會推拖到明天,遺憾就這樣出現了: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很多人臨死的時候有遺憾,這遺憾不是因為做了什麼,而是因為當時沒做什麼。

人們總以為人生還有很多明天,殊不知時光去白駒過隙,一閃即逝,不論你還有多少計劃,只要死神來敲門,一律得乖乖放下跟它走。

國產高分紀錄片《生命裡》:不要等到臨死前,才去思考生命的意義

死神來了

於是人們害怕死亡,甚至不惜用“羽化”“昇天”等美好的詞語來美化死亡,殊不知對抗死亡最好的方法就是正視死亡。

史鐵生說“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情,是一個終將到來的節日”,因為史鐵生知道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他能夠坦然面對死亡。

海德·格爾則把死和亡分開,認為死是一個過程,人從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邊緣;而亡是亡故,是一個人生理意義上真正的消亡,是一個人走向死的過程的最終結果。

如果人們都能將死亡當做生命的一部分,而不是將死亡排除在外又怕它突然闖進門來,人們將會有更寬的道路走向自己所希望的目標。

05 我們該如何進行死亡教育

如果家裡有小孩問起什麼是死亡,大人們一般都會說是“睡著了”,而不直接告訴孩子:死亡就是一個人的心臟不跳了,他永遠也不再會有明天了,他永遠也吃不了喜歡吃的糕點,而且人們會漸漸把他遺忘。這就是死亡教育該有的開端。

由於中國地臨終關懷並不普及,絕大多數老人都會在自己家中去世,這讓每個家庭都有機會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國產高分紀錄片《生命裡》:不要等到臨死前,才去思考生命的意義

死亡教育繪本

當家裡有老人即將去世時,我們要告訴孩子,長輩們曾經做出許多對家庭和社會有利的貢獻,他們的一生並沒有白白浪費。

這有利於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的未來,在死亡到來之前的未來,我能做一些什麼來讓自己少留遺憾,甚至是死而無憾。

當老人還未去世時,家長應該帶孩子多接觸老人,並且告訴他們,怕死不是丟臉的事,但是能夠正視死亡,是一件很勇敢的事。此外,如果老人患的不是傳染性疾病,多和老人接觸也是一種有效的臨終關懷,這比說很多安慰的話還要管用。

老人為家庭奉獻了一輩子,在他們死了之後,為家庭做的最後的貢獻,不應該是一份沾著眼淚的帛金,而是用自己的逝去教育下一代:當你不怕死之後,你才能不受死亡恐懼的限制,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