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灣大酒店的隨想

金海灣大酒店的隨想

好久沒去金海灣大酒店了。剛好一朋友約黃昏到酒店大堂喝茶聊天,我提早到了。

酒店很靜,現在的大酒店,除了節假日及可辦喜宴的黃道吉日之外,餐廳的生意都比較冷淡,在平時也關了一些廳面。這與多年以前門庭若市,車水馬龍的輝煌場景比起來,有點失落的感覺,但社會就是這樣,一切皆變,一切皆有可能。

金海灣大酒店的隨想

回想當年,汕頭地區第一座五星級酒店開業,在社會上是多麼的震撼,轟動。那年報名排長龍的情景,那百裡挑一出來的幾十名俊男美女,集中到廣州東賓館培訓,一路歡歌,歷歷在目。

一晃,三十年過去了。

那年,酒店的員工,大部分都是70年前後出生的,靚男美女,風華正茂,時至今日,也已年近50了,酒店也像兵營一樣,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同時,它也是一個學校,從這裡走出了許許多多優秀的酒店經營管理人才並分佈在全國各地。目前,酒店還有部分老員工,他們把一生的青春都奉獻在這座大酒店,默默無聞的為這座城市的文明窗口工作。

金海灣大酒店的隨想

我也是參與酒店籌建及管理的一員,與老員工相處融洽,當我在酒店的日光廊候客時,就有服務員端茶過來,還告訴我,是她們的領班叫她端茶給老領導的,一時,心裡是暖暖的,這就是金海灣人樸素,真摯的情懷。長期以來,酒店的高層管理人員形成一種習慣,在下班以後,他們回家吃飯後又返回酒店,集中在酒店的日光廊喝茶,或接待客人,或討論當天的工作,明天的工作,他們真的是把酒店當成了家外之家。可貴的是多少年以來一直都是這樣。我常有客戶入住這裡,每逢我到酒店,總能在下班時間後在這裡看到他們在繼續工作,他們見到我,也很熱情的邀我一起參加討論,他們都成長起來,並且超越我們,山外青山山更高了。值得感動的是他們一直都把我當成自家人,我也很喜歡到這裡喝茶,雖然已離開酒店二十三年了,但我對這裡的一草一木,每個員工,都有深深的感情並眷戀,也把這裡當成了第二個家,也忘不了那年,我是通過公開招聘,由中國銀行汕頭分行的謝行長,方付行長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才能到這裡工作的,所以,這裡也是我心靈的香格里拉。

金海灣大酒店的隨想

華燈初上,空蕩蕩的大堂播放著如訴的背景音樂,燈光是橘黃色的,圓頂的透光棚將室內與室外的空間揉為一體,變幻多姿,迷離撲簌,幾何線條動感十足。我在這裡度過了近十年的時光,籌建階段也得到了該酒店設計大師佘峻南的指點(他是國內著名的南派設計大師,廣州白天鵝賓館的設計師,大堂主景故鄉水的主創),也多次陪他在這裡喝茶聊天,聽他講設計理念。但那時我還比較年輕,貪玩,無心聽也聽不懂(我不是學建築的,是學機電一體化的),他基本是對牛彈琴,但牛多少也聽了一點,但不管如何,我根本就無法讀懂這座建築的內涵。此時此刻,我突然發現,我是第一次這樣零距離的與這座酒店對話,這是一座會說話的建築,從天際線,外輪廓,室內局部,細部,形體,線條都是靈動的,協調的,大師不愧就是大師。但而今,大師已進入另一個空間神遊,留給世人這座地標式的建築。

金海灣大酒店的隨想

酒店還是那座酒店,門前的棕櫚樹依然高大挺拔,停車場的那樅竹,四季翠綠,旁邊多了一棵榕樹,已長成參天大樹,黃昏,仍然吸引一群鳥前來棲息,正門的大風雨廊頂,不時有燕子前來築巢。。。但已經不是那群鳥及那幾只燕子了。

黃昏的華燈雖然仍是每天都亮起,但人來人往早已大不相同。昔日的花兒與少年,也鬢鬢白髮已上頭。

金海灣大酒店的隨想

奈何,奈何!多少年以後,又是一個怎樣的意境?天知道。

曾經以為我的家,是一張張的票根,撕開後展開旅程投入另外一個陌生。這樣飄蕩多少天?這樣孤獨多少年?終點又回到起點到現在我才發現,路過的人,我早已忘記,經過的事已隨風而去,驛動的心,已漸漸平息,疲憊的我是否依然與你相依。。。。。。

金海灣大酒店,你是這座城市的記憶,也是金海灣人心中永遠的家。

金海灣大酒店的隨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