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詹家坳100畝茶葉育苗進入尾聲

覆土、灑水、扦插、殺菌、蓋膜、搭網……在玉屏侗族自治縣朱家場鎮詹家坳村的田間頭,60多個村民分工合作,正在進行茶葉育苗,育苗的茶葉品種有福頂大白、601、131,這都是非常適合貴州氣候土壤的品種。這樣的工作從年前就已經開始,近日,100畝的茶葉育苗即將進入尾聲。

玉屏:詹家坳100亩茶叶育苗进入尾声

這是詹家坳村除蜂糖李之外的第二個嘗試。“我們村以前都沒有什麼村集體經濟,去年我們栽下了200畝的蜂糖李,後來又開始進行茶葉育苗,算是一大發展,這都是靠貴州玉屏展鴻茶葉有限公司的帶動,要是發展得好,我們打算將它作為我們村的龍頭企業,繼續帶動村民增收致富。”詹家坳村第一書記楊仕軍說。

貴州玉屏展鴻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樟明是浙江紹興人,從事茶葉生意已有30年。之前他一直是從事茶葉種植、加工、銷售領域,但是看到這兩年茶葉育苗市場越來越大,便開始在擴展業務,開始進行茶葉育苗與銷售。“這批茶葉育苗是遵義那邊的公司下了訂單的,銷售不是問題。”馬樟明說:“遵義那邊大都是從事茶葉種植,育苗沒有那麼多土地了。所以我看到玉屏這邊有土地,有足夠的務工村民,所以到這裡來進行茶葉育苗。”

之所以說有足夠的務工村民,是因為茶葉育苗工序多,技術要求相對高。“我們一畝地需要扦插40萬株幼苗,而且幼苗還需要提前一天人工分揀好,需要大量的勞力。”除去分揀、扦插,覆土、灑水、蓋膜、搭網等工序都需要足夠的人。

玉屏:詹家坳100亩茶叶育苗进入尾声

一畝地40萬株幼苗,每扦插100株可掙1.5元,就扦插來說,做得慢的一天可掙100多元,做得快的,一天可掙300多元。

在基地務工的56歲村民張妹的孫子孫女們都已經上學了,平時在家也不忙,她就來到茶葉育苗基地務工。“我算是做得慢的啦,一天也就掙個100多元錢。聽說還要施肥、除草等,今年應該能掙個幾千元錢。”張妹笑著說。

人工成本大,但是茶葉育苗利潤也大。“一年後的成苗,一株可以賣0.32元。就一畝地來說,40萬株,按80%的成活率,也有30萬株以上,可收入9萬元,除去一畝地成本2.2萬元以上,一畝地可掙6萬多元。”貴州玉屏展鴻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歐陽娟娟說,這是因為茶葉很多都是出口,且不會過期。

玉屏:詹家坳100亩茶叶育苗进入尾声

但是茶葉育苗的風險也挺大。“主要是怕自然災害。比如水大了,淹了,或者大風將遮陽網颳走,茶葉苗曬一個小時就死了,還有就是土壤的細菌什麼的。所以我們都是從其他地方運了乾淨的、沒有細菌的紅壤過來,覆蓋在原來的土地上,扦插好後,還要進行殺菌。”技術員胡寶紅說,這批苗扦插好後,公司打算給茶苗買保險。

“這次茶葉育苗見效益後,我們將拿出3萬元的分紅給村裡作為村集體經濟。要是效益好,可以增加。明年我們打算再擴大200畝的規模,明年的分紅再談。”馬樟明說。

玉屏:詹家坳100亩茶叶育苗进入尾声

“這片土地之前都是村民種植玉米,效益低下,現在我們調整種植結構,將土地協調流轉出來進行茶葉育苗,一畝地租金500元一年,還可以大大帶動村民務工增收。另外,我們打算將集體分紅投入到展鴻茶葉公司,繼續發展,進行分紅,繼續帶動貧困戶以及村民增收。”

現在只等到明年3月,茶苗長成到20公分以上,“那時候是茶苗種植的好時節,一年的辛苦就有回報啦!”歐陽娟娟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