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名烏克蘭軍人向東烏克蘭民間武裝投降,為何?

遠東走廊


烏克蘭和俄羅斯本來就是一個民族,所謂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對於老百姓來說,最好合成一個國家,很多矛盾都不存在了。凡是烏克蘭的政治家集團就不一樣了,他們在國外勢力的操縱下,喪權辱國,讓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生不如死。卻依然看不到盡頭。我看最終的結局是俄羅斯再次分裂,但克里米亞能不能迴歸烏克蘭還不好說,土耳其也在虎視眈眈。烏克蘭自己不強大,克里米亞很難回來。要麼俄烏重新統一,皆大歡喜。


思想加29454


烏克蘭軍人投降、譁變、臨陣倒戈的事已發生很多次了。比如,烏克蘭金雕特種部隊集體叛逃到俄羅斯曾轟動一時,就連烏克蘭前海軍司令別列佐夫斯基都成了俄羅斯海軍副司令。據烏克蘭統計,從2014年以來,有3萬多烏克蘭各軍種士兵向烏東民間武裝或俄羅斯投降。如今,有500多名烏克蘭士兵又向烏東民間武裝投降,也就不會讓人感到意外了。


烏克蘭軍人立場不堅定嗎?怎麼如此喜歡投降?烏克蘭軍隊源自於蘇聯,蘇聯解體時,烏克蘭還有70萬軍隊。不過,烏克蘭政府隨後不斷自廢武功,不僅把重要戰略武器銷燬,還把軍隊規模逐漸減至20萬人。而且,烏克蘭根本不重視部隊建設,部隊訓練少,受教育少。弄到最後,部隊都不知道為什麼要存在了。這樣的部隊放到戰場,一觸即潰,不投降才懌呢。

烏克蘭軍隊高層也貪腐成風,哪怕是軍餉也敢剋扣。烏克蘭士兵的待遇本就不高,月工資約為2200元人民幣。就這些錢,還一拖數月不給。烏克蘭經濟狀況很差,士兵的伙食本身不好,再不發工資,這讓士兵生活更加艱苦。他們怨聲載道,一有機會,自然就想逃跑投降。
(烏克蘭士兵)


兩相對比,烏東民間武裝雖非正規軍隊,但由於俄羅斯的強力支援,無論是裝備,還是待遇條件,都比烏克蘭正規軍強多了。並且,烏東地區對軍隊特別重視,官兵相對平等,他們也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所以,烏東民間武裝雖然人數很少,卻打得烏克蘭軍隊一敗再敗,潰不成軍。烏克蘭軍隊豆腐渣般的戰鬥力遭到了全世界的嘲笑。有志氣的士兵感覺,在烏克蘭軍隊中繼續混下去,真的能丟死人,還不如加入東部民間武裝揚眉吐氣,做一次真正的軍人來的痛快!
(倉惶敗退的烏克蘭士兵)


波羅申科當總統時把國家、軍隊搞得一團糟,引起士兵不滿而選擇出走投降讓人容易理解。現在,烏克蘭已經換成澤連斯基當總統了,為什麼還有士兵要投降東部民間武裝呢?其實,澤連斯基當總統快一年了,表現平平,並沒有給烏克蘭帶來明顯變化。澤連斯基承諾要打擊腐敗,清查波羅申科貪汙問題,但直到現在也沒什麼實際行動,看來要不了了之了。所以,舊的體系打不破,澤連斯基就一事無成,烏克蘭整體狀況還是一塌糊塗,軍隊的情況當然也好不到哪裡去,軍隊有人繼續逃跑投降也就會接著發生。
(無力迴天的澤連斯基)


作為一個工農業基礎雄厚,軍事實力曾位於歐洲前列的國家,烏克蘭現在卻淪落為歐洲最窮、強國隨便踩踏的對象,確實令人唏噓。可這又能怨誰呢?烏克蘭人應該好好反思反思了。


高山流水116820061


這個可是一個有趣的新聞,如果是真的,這說明烏克蘭的問題很嚴重了。對於現在的烏克蘭政府與東部的分裂民間武裝,在頓巴斯的交界線上,雖然實現了停火,但是雙方之間還並沒有達成徹底的停火協議。而對於東部頓巴斯地區的民間武裝,一直被認為是俄羅斯在背後所支持的,這也讓烏克蘭政府軍始終無法取得該地區的優勢。


自從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克里米亞在3月18日宣佈了獨立,並且於21日加入俄羅斯聯邦,這也給東部頓巴斯地區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做了榜樣。於是這兩個地區也宣佈了獨立,但是卻遭到了烏克蘭政府軍的強硬打擊,因此次頓巴斯地區的衝突就此爆發。隨著該地區的衝突斷斷續續持續到現在,而該地區的衝突已經造成了烏克蘭一萬多名軍人死亡,數萬居民居民死亡。

但是烏克蘭國內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尤其是2014年到2019年,波羅申科執政時期,更是讓烏克蘭的經濟雪上加霜。在2013年烏克蘭的GDP還能達到1800億美元,可是到了2018年,烏克蘭的GDP已經縮水到了1100億美元,整整縮水了1/3。而且烏克蘭還在蹲巴斯地區進行著軍事打擊,可想而知,烏克蘭的軍費將會多麼短缺。正是優於烏克蘭的軍費非常短缺,以至於造成烏克蘭的軍人不得不偷賣武器,來維持軍事運轉。而這也是烏克蘭軍火庫經常發生爆炸的原因,畢竟這需要掩蓋倒賣軍火的問題。



那麼,對於烏克蘭軍人來說,連最起碼的軍費政府都無法支撐,又怎麼能願意為烏克蘭政府賣命呢?顯然,對於現在的烏克蘭來說,本身澤連斯基政府接手的就是被波羅申科所禍害的破爛不堪烏克蘭,根本就沒有多少經費來增加軍事開支。烏克蘭政府無法改善烏克蘭的軍人待遇,甚至連最基本的工資都無法發放,那怎麼能讓前線的軍人為政府在賣命呢?


那麼面對東烏克蘭民間獨立武裝,擁有俄羅斯的支持,最起碼能夠混一口飽飯,這都已經成為烏克蘭前線軍人的奢望,那麼又怎麼可能不出現集體投降的幾率呢?畢竟,看不到希望的烏克蘭士兵,顯然選擇投靠對手,還能混一口飯吃,這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最大的滿足,那麼還有什麼心情來去戰鬥呢?如今的頓巴斯地區,就是這樣的狀況,那麼發生這種事情也就不足為奇了。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淡然小司原創)


淡然小司


這種沒有來源的報道其實當成個笑話看看也就罷了,不用當真,因為寫稿的人自己都不相信。這種消息在2014年烏克蘭內戰初期有很多,甚至普京當時都在奉勸烏克蘭士兵向烏東民兵投降。這在烏克蘭看來是俄羅斯所採取的“混合戰爭”的一部分,試圖通過輿論信息戰來打擊烏克蘭政府軍的士氣。烏克蘭方面的措施很簡單,指責俄羅斯派兵支持烏東武裝,介入烏克蘭內戰,干涉烏克蘭內政,同時採訪幾個被俘的俄羅斯士兵。然後俄羅斯方面就會出來辯解一下,稱這些俄羅斯人都只是志願者,並非現役軍人,之後在一段時間就會停止這種宣傳。

(被俘虜的烏克蘭士兵)

烏克蘭東部地區衝突始於2014年,當時發生了持續不斷的抗議示威,烏克蘭親俄派總統亞努科維奇逃亡俄羅斯。東部地區的分離主義分子在俄羅斯方面的直接和間接支持下,開始針對地方安全局、警察局、政府機構進行襲擊,並最終演化成為持續不斷的大規模武裝衝突,期間還發生了馬航MH-17被擊落的事件,雖然所有證據都表明這是親俄武裝所為,但是俄羅斯卻為了避免暴露向烏東武裝提供防空導彈的事實,堅稱這是烏克蘭軍方乾的。截止目前,烏克蘭衝突已經造成了14000人死亡,雖然去年12月諾曼底模式四方會談在巴黎召開,普京與澤連斯基舉行了會談,也達成了停火,但是零星的衝突仍然在持續。

(巴黎四方峰會)

那麼既然衝突仍然存在,為什麼怎麼就不可能發生500人投降的事呢?

這個報道中說這500人投降只是為了吃上一頓飽飯。這個理由讓人都感到匪夷所思,原因有以下幾點:

  • 首先,烏克蘭士兵即便是在2014年時,也不可能發生這種事,雖然那個時候士兵的待遇很差,但是還沒有到吃不上飯的情況。今天烏克蘭官兵的待遇經過波羅申科政府的改革,已經大幅提高了,所以更不會出現餓肚子的情況。

  • 其次,雖然戰鬥存在,但是也不可能出現一個500人營被包圍的情況,反對派武裝沒這麼大力量進行組織這麼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烏克蘭軍隊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如果遭到猛烈攻擊,也會很快轉移陣地,不會進行太多糾纏。就算是被包圍,在空中支援的情況下也會獲得補給。
  • 最後,近期烏克蘭也沒有大規模的戰事發生,畢竟之前已經宣佈停火。沒有戰事,也就自然不可能出現集體投降的情況。事實上從2014年內戰之初到現在,被俘虜的烏克蘭士兵總共加起來可能也到不了500人。去年十二月交換俘虜時,分離主義分子釋放了76人,而再上一次是2017年釋放了73人。

(烏東前線烏克蘭士兵)

烏克蘭的分離主義

烏克蘭的民族國家意識在19世紀時就已經形成。烏克蘭的領土本身是由前蘇聯對外擴張過程中強行拼湊起來的,所以有很多部分組成,這也埋下了日後隱患。在蘇聯解體後真正實現了民族獨立,而烏克蘭民族和烏克蘭國家是兩個概念。烏克蘭東部地區俄族人多,那麼不代表這個地方就屬於俄羅斯。烏東地區是沒有原生的分離主義問題的,要不然在2004年橙色革命時,就應該出現叛亂,至於為什麼 現在出現了,這就需要問問俄羅斯了。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原來烏克蘭是俄羅斯與北約歐盟之間的緩衝地帶,然而這個緩衝地帶已經不再,那麼頓巴斯地區就成了新的緩衝。事情就這麼簡單!

(烏克蘭)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烏克蘭的形勢很嚴峻,而且會進一步惡化。烏克蘭民間武裝長期霸佔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因為背後有俄羅斯勢力的支持,所以烏克蘭政府也拿他沒有辦法,一直想武力收回,但礙於自己實力有限,不敢和俄羅斯撕破臉。所以此地區局勢一直陷於僵局,一直對抗到現在。雖然在頓巴斯的交界地帶,雙方都實現了停火。但是已經形成了割據局面,到現在還沒有簽訂最終的停火協議。



當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以後,兩位烏克蘭東部民兵武裝的首腦也同時表示,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追求的最終目的就是加入俄羅斯聯邦之中。他們會矢志不渝地推進與俄羅斯的一體化進程,希望通過他們的努力早日實現這個目標。當在巴黎舉行“諾曼底模式”四國峰會之後,這兩個地區的首領清醒地意識到,究竟誰是他們的朋友,誰是他們的敵人。他們都紛紛表態,不管基鋪政權如何更迭,擁有這樣的政治意見或觀點。他們這兩個地方都會繼續推進與俄羅斯的一體化。



烏克蘭目前國內經濟雪上加霜。在13年的時候,烏克蘭的GDP還能達到1800億美元左右。但是到了2018年,僅僅在五年時間,烏克蘭的GDP就縮水到1100億美元,即使國內經濟如此緊張,他們還繼續對頓巴斯地區進行軍事打擊。可想而知,烏克蘭的軍費會緊缺到什麼地步?所以媒體頻頻爆出烏克蘭的軍人在私下裡偷賣武器,來維持軍事運轉。經費如此緊張,士兵的待遇肯定會更差。無法改變烏克蘭的軍人待遇,甚至連基本工資都無法發放。所以發生此次500多名烏克蘭軍人向東烏克蘭民間武裝投降也無可厚非,因為他們畢竟需要生活。



這些士兵現在加入烏克蘭南部武裝,甲乙時日這兩個地區必定會併入俄羅斯,或許到時候他們也會擁有俄羅斯國籍,此舉也許會改變他們的終身命運。何樂而不為?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參與討論,謝謝大家。


獵鷹追風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淮海戰役,蔣軍的士兵被圍餓肚子,跑到解放軍陣地吃豬肉餡大包子的事。當兵吃糧,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連糧也沒得吃,而且打仗為了什麼也不明白,自然就會有越界投降去找吃的這種事。烏克蘭武裝投降烏東武裝之前常有,但多是因民族,信仰,不願兄弟殘殺的關係才過去的。過去後當然會受到優待:伏特加,魚子醬,大面包,肯定比烏克蘭的生活好。現在500人投降,純粹是因為沒吃的,說明了烏克蘭的經濟有惡化的可能,怎麼能混到連軍隊也食不裹腹的境地呢?



(投至烏東的烏東蘭士兵)

澤林斯基上任後,烏克蘭人民對他抱有很大的希望。當時美國的一家報紙對此作出報道,認為烏克蘭的民眾大多數還是希望烏俄友好的。因為波羅申科,季莫申科兩個希望與西方結盟的黨派一共才獲得了16%的支持率,澤林斯基的“人民公僕黨”和親俄的“為了生活黨”獲得了80%以上的選票,民意在俄羅斯這一方。那為什麼澤林斯基還不抓緊時間與俄羅達成協議,平息戰亂,恢復友好呢?我們知道:船也交了,俘虜也換了,供氣協議也簽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烏克蘭士兵)

但越向前走,攻堅的任務越大,克里米亞是第一難題,烏東是第二個堡壘。克里米亞就別提了,烏東就是邁不過去的坎。烏東兩州要的是貨真價實的“自治”,與獨立一般無二。這一點連俄羅斯也阻止不了。所以,戰火雖停,解決問題都遙遙無期。雙方在烏東地區仍是陳兵佈陣,呈對峙勢態。但,對烏克蘭老百姓,一般軍人來講,卻瀰漫著厭戰情緒。烏克蘭1O多年來政局不穩,軍隊腐敗,當官的吃空餉,1年不發錢,連口糧都被賣了。所以,土兵投降是小事,沒發生譁變就算客氣了。



(烏東民兵)

烏克蘭這樣的軍隊,早幾年就證明打不過所謂的烏東“民兵”,再加上俄羅斯對烏東地區的特殊照顧,允許烏東民眾加入俄羅斯國籍。這樣,在烏克蘭人眼裡,烏東可能具有不一樣的價值,更安全和有保障,更值得烏克蘭人的追求,先求好吃好喝有安全是第一步,下一步可能就要入俄羅斯籍了。反正俄羅斯有的是土地,資源,缺的是人。估計這種倒戈現象會越來越多,非把烏克蘭人折騰個差不多才算完。民心所向,烏克蘭應當重視才行。


天太2


烏克蘭東部工業發達,人民主要是俄羅斯族。西部工業落後,人民大多是烏克蘭族。烏克蘭整個國家在美國的挑唆下兩大民族對立和分裂,逼迫東部俄羅斯族鬧獨立。而貧困落後的烏克蘭西部根本無法支撐軍隊去鎮壓東部的獨立運動。所以烏克蘭軍人為吃飽飯向東部投降再正常不過了。


咖啡股迷


就事論事的臆測:

1.俄羅斯強大,戰場上打不過俄羅斯支持的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不願意當毫無意義的炮灰;

2.衝突時間長了有恐懼感,有戰爭就有死亡,厭倦了這種無休止無意義無前途的戰爭;

3.俄羅斯社會生活穩定,生活好於烏克蘭,伏特加和麵包🍞十分誘人,而烏克蘭危機四伏,經濟蕭條,生活極度不穩定;

4.對烏克蘭當西方走狗,政治經濟軍事發展失望,或者看透了烏克蘭當局政客的伎倆,反水以圖安寧;

5.烏克蘭與俄羅斯割不斷的歷史與親情關係影響著軍人情緒與意志。

等等,等等。多選題,兼而有之!


m0m0


一個自廢武功被西方國家玩弄於股掌的國家,讓他的子民失去了民族自豪感及依賴感,缺少一位強有力的領導人是一個國家的悲哀。


宮KJ


烏克蘭人很多還是親俄羅斯的,畢竟以前同屬蘇聯,強大的蘇聯是很多聯盟國家人們美好的回憶,只是走到如今這步有點騎虎難下,烏克蘭國小國弱,俄羅斯是更多人的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