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雪崩”席捲全球,國內外油脂行情弱勢難改?

節後初期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一度令市場情緒恐慌,全國上下全力防控,春節期間工廠及企業普遍停工停業,節後復工也較為艱難,學校開學一再延期,餐飲業遭受重創,國內豆油市場逐漸陷入供大於求的困境,基本面轉空疊加原油破位下挫拖累油脂走勢,連豆油主力合約跌破6000元/噸的整數關口支撐位。時至2月底以來海外疫情擴散導致全球經濟擔憂加劇,尤其沙特與俄羅斯開打價格戰成為壓垮原油市場的又一根稻草,週一原油期貨出現史詩級崩盤,其中美國WTI原油開盤暴跌30%,主力4月合約降至近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附圖1:原油走勢圖

原油“雪崩”席捲全球,國內外油脂行情弱勢難改?

這也直接重創油脂行情,這次國內豆油期貨以跌停價開盤,早盤短暫開板後又被巨量資金牢牢封在跌停板,直至收盤全程未有反彈跡象,其中連豆油主力5月合約收報於5466元/噸,跌226元/噸。當天芝商所旗下的CBOT豆油亦收盤暴跌1.21美分至27.54美分/磅。

附圖2:連豆油走勢圖

原油“雪崩”席捲全球,國內外油脂行情弱勢難改?

附圖3:CBOT豆油走勢圖

原油“雪崩”席捲全球,國內外油脂行情弱勢難改?

眾所周知,如同股市為經濟的晴雨表一樣,原油為商品市場的晴雨表,歷次原油價格的重挫都足以引起商品市場的下跌,農產品也不例外,歷史早有先例可尋。案例一:起源於美國的次貸危機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引發巨大的系統性風險,全球金融市場暴跌,多數國家股市暴跌幅度達到50%,商品市場也是遭遇拋售潮,國際原油期貨重挫,2008年7月-2009年2月國際原油價格從140美元跌至40美元,跌幅高達70%。在此期間,芝商所旗下的CBOT大豆期價由1600美分跌至800美分以下,CBOT豆油亦由65美分一路滑跌至30美分,國內連豆油期貨慘遭腰斬,直接由12000元/噸跌至不足6000元/噸。回想2008年年初,美豆價格還持續處於高位,因為2007/2008年度美國和阿根廷大豆相繼發生減產,拜宏觀系統性風險所賜,隨後CBOT大豆超預期大幅下跌後,美豆油緊隨大跌,期間國內豆油行情也是遭受重創。

案例二:2014年9月至2015年末原油市場陷入漫長陰跌時刻,因美國頁岩油革命加大了全球石油供應,此階段美原油指數由90美元下跌至最低29美元,國內外油脂市場也是跟隨走弱,不過此輪原油下跌並非主要從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施壓於油脂市場,而是通過影響生物柴油需求,從而打壓油脂價格。由於印尼對生柴的補貼基金出現問題,2015年第四季度印尼生柴需求一度受到抑制(各個國家的生柴政策有效實施更多地來源於政府的補貼支持),隨著補貼缺失以及pogo價差縮窄,2015年印尼生柴國內消費下降至80萬噸,2014年為160萬噸。同時,2014/2015年度東南亞產地棕櫚油又實現連續增產,直至2015年年末印尼一度盛傳脹庫風波,馬來西亞庫存同樣處於250萬噸高位,芝商所合作旗下的馬盤期價承壓大跌,最低一度跌至1900林吉特一線,接近成本線,連棕油也跌破4000元,從而令豆油價格承壓不斷走低,此階段CBOT豆油亦由32美分上方跌至30美分附近。

還有就是本輪原油價格的這一波暴跌。其實,此次原油暴跌導火索就是俄羅斯拒絕了OPEC提出的進一步減產,並提出OPEC及其盟友與俄羅斯之間不再有石油產量協議,沙特隨後打響石油價格戰,當然,疫情蔓延超預期引發需求擔憂也加持了這一利空影響。只要疫情不上升至全球經濟危機的層面,暫時不足以引發全球金融的系統性風險,但當前全球股市下跌,避險情緒較濃,多個國家面對疫情控制不力,原油價格已跌至3字頭,最低達到27.34美元/桶,目前是否已經見底還不確定。

除卻原油暴跌這一重大利空之外,豆油基本面的支撐也較弱,產區來看,美國農業部3月10日供需報告中繼續上調巴西2019/20年度大豆產量預估100萬噸至1.26億噸(上年同期1.17億噸),阿根廷2019/20年度大豆產量預估亦被上調100萬噸至5400萬噸。南美大豆大概率豐產,尤其巴西大豆將集中上市,加上美豆新作面積也是預計增加,2月20-21日美國農業部(USDA)年度展望論壇預估今年美國春季大豆種植面積為8500萬英畝,高於2019年的7,610萬英畝,增幅為12%;產量預估為41.95億蒲式耳,較去年同期增加17.9%(後期準確的數據仍然需要關注USDA3月底種植意向報告及後期實際種植的情況),來自供應的壓力將首先反應在CBOT盤面上,進而給國內油脂市場形成壓制。

附表: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

原油“雪崩”席捲全球,國內外油脂行情弱勢難改?

國內方面,目前南美大豆盤面榨利異常豐厚,其中巴西3-7月船期大豆毛榨利擴大到221-310元/噸不等,從而吸引中國壓榨廠尤其私營油廠積極買入,據船運機構信息,截止3月9日,巴西3月份對中國已經裝出大豆共33船2085151噸。3月份還有144船9378623噸已經排船,等待裝運,排船量還可能繼續增加。榨利良好使得第二季度巴西大豆到港量將龐大,Cofeed預估國內4月大豆到港量將升至750萬噸,5月將達到830萬噸,加上中國政府向大豆加工商發放為期一年的美豆加徵關稅豁免,後期美豆進口或也將增加,利空國內市場。加上疫情導致餐飲業仍未恢復正常經營,食客較少導致油脂消費始終較為遲滯,國內豆油累庫態勢依舊未改,截至3月6日當週,國內豆油商業庫存總量139.955萬噸,較前一週的134.42萬噸增幅為4.11%,較上個月同期增幅60.5%,較去年同期增幅3.47%,亦高於五年同期均值的117.956萬噸。隨著豆油庫存不斷增加,部分油廠脹庫現象亦有所增多,這也壓制豆油行情走勢。

附圖4:國內豆油庫存趨勢圖

原油“雪崩”席捲全球,國內外油脂行情弱勢難改?

綜上所述,參考2008年全球金融市場的鉅變,宏觀系統性風險帶來的恐慌情緒衝擊對油脂價格的影響是巨大的,對標2008年危機時的狀態此次疫情疊加原油暴跌背景下的恐慌情緒也是不逞多讓,美股暴跌暴漲時有發生,外圍宏觀極其動盪,加上國內豆油供強需弱矛盾也較為突出,目前國內外油脂上方利空雲集,加之豆油技術形態已經處於空頭格局,預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這種弱勢行情或將會延續,期間可能會有短線反彈,但其反彈高度也不宜過於樂觀。

-【本文來源cofeed.com,轉載請在明顯位置註明來源+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