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三國模仿中國發展,為何全都失敗了?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發展至今已有五千多年曆史,文化影響力極大,還形成了以中國為核心的中華文化圈。事實上,不僅是古代中國擁有著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即使到了現代,中國也依舊被其他國家學習借鑑和模仿。眾所周知,自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飛速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綜合國力穩步提升,成為世界重要大國之一。中國的成功,引來了無數國家的效仿,不過有三個國家盲目照搬,沒有根據實際國情作出調整,反倒使國家更加窮困潦倒,甚至經濟停滯不前。

世界上有三國模仿中國發展,為何全都失敗了?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這三個國家分別是越南、埃塞俄比亞以及老撾。其中,受我國影響最深的是越南,越南在歷史上曾長期受我國直接統治,後來又作為屬國年年向中原王朝進貢,因此越南在諸多方面都深受中國影響,包括近代越南能夠徹底脫離法國的殖民統治和抵抗美國入侵,也都少不了我國在背後仗義相助。不過越南確實也不可小覷,畢竟曾經擁有百萬雄師,是東南亞軍事強國之一,即使到了現在也還是有50萬軍隊,雖然不知其戰鬥力是否一如往昔,但是這一數字也足以保證其他國家不敢隨意欺辱。遺憾的是,越南獨立後幾乎一直在打仗,直到1975年才實現南北統一。此時的越南,國家百廢待興,加上西方列強對社會主義陣營的封鎖壓迫,越南的發展堪稱舉步維艱

世界上有三國模仿中國發展,為何全都失敗了?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反觀當時的中國,已經提出“改革開放”的口號,從八十年代開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越南為改變國內困苦的現狀,決定效仿中國的做法。在八十年代中後期,越南政府提出“改革開放”的新口號,開啟了專心發展經濟的時代。眾所周知,中國是第一個進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大國,經過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全球有目共睹。深受中國影響的越南,也就依葫蘆畫瓢,首先加強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開放大量對外貿易口岸和城市,由國家給予企業政策扶持,還利用自身的人口優勢,重點發展加工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很多讀者朋友是不是覺得這些措施似曾相識?沒錯,因為越南就是在原封不動地照搬中國的發展模式。

世界上有三國模仿中國發展,為何全都失敗了?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然而,越南這一系列效仿中國的改革並沒有像中國一樣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反而導致越南的發展越發緩慢。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在於越南受國情和國際形勢的轉變影響。對外,越南本身國力虛弱,沒有足夠的資金髮展對外貿易;對內,越南國內的消費市場狹小,經濟發展又深受對外貿易的影響,導致外債高起。再加上九十年代亞洲金融危機和西方國家的圍追堵截,越南照搬中國的發展方式基本宣告失敗,甚至差點兒摧毀自己的國家經濟。迄今為止,越南經濟還是發展得十分緩慢,國民整體經濟生產還不如我國的一個省市,人均GDP只有我國廣西省的四分之一,可謂窮困潦倒

世界上有三國模仿中國發展,為何全都失敗了?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其次效仿我國失敗的是埃塞俄比亞。埃塞俄比亞比起越南還是要強大許多,至少埃塞俄比亞曾是非洲地區戰鬥力最強的國家,曾經雄霸一方,在近代歷史上也數次成功抵禦意大利入侵,受殖民統治和壓迫剝削的時間很短,再加上其國土面積廣闊、人口眾多,因此其在非洲與我國於亞洲的地位很相似。然而受本身國情與區域政治限制,埃塞俄比亞的經濟發展並不順利,反而處處掣肘,民眾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提升。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該國政府見中國改革開放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才開始效仿我國的發展模式,首先鼓勵國有企業主導經濟發展,同時扶持一部分私有企業同步發展,再加大國內開放力度,四處招商引資,以加速經濟的發展

世界上有三國模仿中國發展,為何全都失敗了?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相比越南,埃塞俄比亞一開始確實是成功的,國內經濟飛速增長,一度被譽為非洲的“小中國”。然而埃塞俄比亞畢竟不是中國,不可能國情一模一樣,隨著時間推移,埃塞俄比亞的發展弊端逐漸顯露出來——首先,在厄立特里亞獨立後,埃塞俄比亞的對外貿易因缺少出海口,貿易量存在明顯瓶頸;其次,埃塞俄比亞國內宗教矛盾突出,導致其社會治安混亂,進而影響經濟的發展。於是,埃塞俄比亞的發展逐漸停滯,近年來雖然埃塞俄比亞的GDP略有漲幅,可是該國依然是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人均收入位居世界倒數,比越南更加悲慘。

世界上有三國模仿中國發展,為何全都失敗了?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老撾與前面兩個國家一樣照搬我國發展方式,也同樣遭遇失敗,但是與他們不同的是,老撾失敗完全就是因為先天不足。第一,老撾自身國力弱小,經常遭受鄰國的欺壓,特別是越南戰爭時期,老撾慘遭美國入侵,隨後又被越南入侵,整個國家飽受戰亂折磨,國家經濟早就面臨崩潰。第二,老撾是東南亞地區唯一的內陸國,對外貿易不發達,又缺乏出海口與自然資源,經濟自然也上不去。1986年,老撾重獲獨立,看見我國改革開放後的發展勢頭,也是決定效仿我國優先發展經濟,號稱“革新開放”,發展措施基本照搬我國和越南的。由於深受國情限制,老撾的發展三十年如一日,國民經濟還是停滯不前,至今仍是亞洲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由此可見,效仿他國發展方式的時候不要照本宣科,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據自身國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然一個不小心還有可能毀了自己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