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沙門天圖像:託塔李天王的塔從哪來?最能行的不是哪吒三太子

導言:毗沙門天,是敦煌和于闐地區的保護神,而且與託塔李天王關係密切,而在他的身邊經常出現這樣一位神秘人物:他身著虎皮,手持寶鼠,他自然不是哪吒,那麼他會是誰?

毗沙門天圖像:託塔李天王的塔從哪來?最能行的不是哪吒三太子

(一)毗沙門天與託塔李天王

對於作為大乘、小乘、漢藏系統以及藏密經典中的毗沙門天王,大家有可能會感到極其陌生。但是如果大家都看過《降世魔童》,肯定會對其中給予哪吒深沉父愛的李靖印象深刻,那句擲地有聲的“他是我兒!”一出,不知另多少人瞬間淚目。

毗沙門天圖像:託塔李天王的塔從哪來?最能行的不是哪吒三太子

陳塘關總兵李靖,參上!

對於李靖,大家作為熟悉不過的是來自《西遊記》中他,作為託塔李天王的形象出現:身著甲冑、手託寶塔、鎮壓齊天大聖,威風凜凜。而《降世魔童》的海報中也基本延續了這一經典造型,但盔甲和劍並不稀奇,我們好奇的是他手中所託寶塔究竟來自何方?

毗沙門天圖像:託塔李天王的塔從哪來?最能行的不是哪吒三太子

託塔李天王

有證據表明,李靖神話形象的其中一個來源,可能正是盛行於唐代于闐和敦煌地區的毗沙門天。我們這裡先說關於李靖的事兒,毗沙門天暫且先放到後面。關於李靖,他是可是土生土長的京兆三原人,也就是現在的陝西省三原縣,在縣治西北處如今還有其祠堂,名為“李公祠”。

毗沙門天圖像:託塔李天王的塔從哪來?最能行的不是哪吒三太子

李靖故居

從宋人呂升卿的《謁李衛公神祠記》中,我們可以看到民間祭祀中對於李靖的認知:

“衛國李公,佐命唐室,功勳第一,生挺奇拔,歿為明神,固其理也。”

實際上總的來說,中國人的宗教情結其實非常淡薄,但是有一個特點就是從世俗利益出發的“功利性”,而且還大多都屬於“臨時抱佛腳”的形式,比如想要孩子了去拜送子觀音;想金榜題名了才去拜文曲星。

所以,想要民間長久且廣泛的進行祭祀,李靖作為神明在民眾生活中定然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與李靖有關的,便是天氣、蟲害和疾病

毗沙門天圖像:託塔李天王的塔從哪來?最能行的不是哪吒三太子

李靖替龍興雨

而李靖替龍行雨便是這一切“實用功能”的源頭,而且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事件。因為農民依靠土地,卻要靠天吃飯,旱求雨、澇求暘是為天氣因素;而驅蟲滅蝗則來源於先民萬物普遍聯繫的思維,既然可以影響天氣保證增收,那麼自然也可以減少糧食的無故損失;而疾病,則又是人們的一次得寸進尺,既然自然災害可御,那麼人身體“受災”(疾病),自然也可以助而祛之。

民間祭祀就是如此樸素且功利,而真正決定其地位的,還在於其是否能列於官方祭祀行列或者國家祀典之中。統治者的承認,使其得以自上而下進行著更為深刻的傳播,反過來,來自民間的呼聲,也在或多或少的影響其形象與功能,這種雙向的神化過程著實有趣。

毗沙門天圖像:託塔李天王的塔從哪來?最能行的不是哪吒三太子

【宋】李公麟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局部)

李靖之功,不僅在於其為開國功臣,在唐建立之後同樣有著抗擊突厥、開疆拓土的功績。正因為如此,唐太宗於貞觀十七年,將其奉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列,享有無上殊榮。

而真正將其納入國之大典,則是在唐代肅宗之時,將其追封為武成王,並“配座十哲”之內。

看得出來,李靖之所以能夠神化,在官方而言,與唐王朝與軍功密不可分,而在民間則與其實用功能有關。有意思的是,毗沙門天在唐代敦煌以及於闐地區的傳播正是沿著官方的上層路線進行的。

(二)毗沙門天式樣

中唐和西域的毗沙門天,基本上有這麼一種固定圖式,這被日本學者松本文三郎稱為“兜跋毗沙門”。一般來說,包括這三點基本特徵:

1.腳下有地天從地中伸出半身,用兩手撐起毗沙門天之兩足

2.衣下襟外展,長達膝部,乍看似著外套形的鎧甲,腰束帶,長劍斜掛

3.頭高昂戴著附有精細裝飾物的寶冠

很意外吧,在這種毗沙門天的經典圖式中,竟然沒有出現我們最為熟悉的手中持物—寶塔?

實際上,之所以將這種“兜跋毗沙門天”稱作是“基礎款”,就是因為這只是他的形象底本,而且又以第一條最為重要。反而其手中持物的不同,才是辨別其時代、類型的鮮明特徵。

所以,按照其手中持物的不同,可以在壁畫中見到兩種最為主要的毗沙門天圖式:

A.全身甲冑、多為立姿,一手執戟,一手託塔,

B.身體半裸,多遊戲坐,一手持幢,一手持鼠,

我們將前者稱為“于闐樣式”毗沙門天,主要以榆林第25窟前室東側北壁天王為代表

毗沙門天圖像:託塔李天王的塔從哪來?最能行的不是哪吒三太子

一手執戟,一手託塔

關於後者則稱為“敦煌樣式”毗沙門天,主要以榆林第15窟北壁多聞天王為代表

毗沙門天圖像:託塔李天王的塔從哪來?最能行的不是哪吒三太子

一手持幢,一手持鼠

兩種標誌性持物的區別,可能代表了毗沙門天作為天王的雙重神性:即他既是戰神,又是財神

A型毗沙門天持物為寶塔,為護持之意。這是由於在於闐地區,毗沙門天從開始被尊為護法、護寺,再到護國、護軍之神有關,《大唐西域記》中就記載了最初關於其為佛法、寺廟護持的傳說:

毗沙門天圖像:託塔李天王的塔從哪來?最能行的不是哪吒三太子

《大唐西域記》卷1《縛喝國》之毗沙門

縛喝國是中亞古代大夏國的都城,故址在如今的阿富汗地區,這座毗沙門所護佑的伽藍正坐落在城市旁邊,其護持之意十分明顯。而作為來源於印度佛教的護法神,其手持寶塔的雛形,則應與早期佛塔有關即“窣堵坡”(放置舍利、經文和法物),因為于闐文獻中己有“

羅漢乃以右手舉窣堵坡”的例子。

毗沙門天圖像:託塔李天王的塔從哪來?最能行的不是哪吒三太子

毗沙門天所持寶塔(五代敦煌;法國國家圖書館;編號Pelliot chinois 4518 (27) )

B型毗沙門天的主要標誌物為鼠形,為財富之意。這種持物形象則可追溯到印度教裡的財神俱毗羅。早期的俱毗羅即一手拿棒,以示守護,一手拿鼠,以示財富。以鼠作為財富的觀念來自印度,但到了中亞地區,則發展成為以鼠鼬之皮製作

錢包或者珠寶袋的習俗。

毗沙門天圖像:託塔李天王的塔從哪來?最能行的不是哪吒三太子

印度財神俱毗羅

(三)毗沙門組合圖式

關於“于闐”與“吐蕃”這兩種毗沙門天式樣,我們除了關注其本尊的持物不同之外,還發現了他們的共同之處:即天王並非孤身一人,在其身邊還有

一男一女兩位脅侍神靈,他們又是誰?

以25窟的毗沙門天為例,左側的伴神身形較小,為天女形,旁有天曆二年(1329)榜題“大辯才天女供養”(榜題為元代遊人題記);而右側的半神則比較高大,頭戴虎皮帽、身著虎皮衣,左手持大摩尼寶珠,右手持吐寶鼠,無榜題。

如果榜題不可靠,那麼關於二人的身份確認,就要從印度佛教的相關典籍、圖像中去找對應關係。

毗沙門天圖像:託塔李天王的塔從哪來?最能行的不是哪吒三太子

毗沙門天組合圖式

從材料可知,與印度財神同出的天必是其妃持世菩薩,那麼與毗沙門天同出的也一定就是他的妃子吉祥天了。巧的是,吉祥天的原始功能就有護持資財寶物的功能,在漢傳樣式中,經常手持如意寶珠用以標識。

那麼,另外一個戴虎頭帽,手持吐寶鼠的男性脅侍神靈又是誰?根據佛典記載,天部組合的毗沙門天多與吉祥天女、最勝太子同出。那麼,這個男子就一定是最勝太子嗎?未必,毗沙門天有五位太子,最勝太子是老大、老二叫做獨健、三太子正是哪吒、老四叫常見、老五叫禪只。

毗沙門天圖像:託塔李天王的塔從哪來?最能行的不是哪吒三太子

左:四面八臂最勝太子(自《大正藏·圖像部》)右:最勝太子(自《大正藏·圖像部》)

從佛經中對於最勝太子的描述來看,他是護持佛法、守護國家的善神,與哪吒同尊,形象多為四面八臂極為兇猛之像,也有一面兩臂,頭梳二髻之像。

這個形象怎麼看,都與著虎皮,持寶鼠者相去甚遠。所以,這個男性神靈有沒有可能是毗沙門天的其他兒子?去掉哪吒以及和哪吒同尊的最勝太子,以及不太出名的老四和老五,那就只剩下老二獨健了。

會是他嗎?

(四)著虎皮、持寶鼠者

公元742年,西蕃、康居等國寇邊,唐玄宗於是請了不空三藏法師做法,以求得毗沙門天護持。作法之後,果得毗沙門天王神兵在西方邊境的雲霧間,鼓角喧鳴地出現,使得吐蕃潰走。

這座被毗沙門天神力拯救的城市,正是大唐的

安西城(安西都護府簡稱,治所在龜茲城,今新疆庫車)。有一個細節需要格外注意,那就是毗沙門天王並未親自現身出來救城,而是令其二子“獨健”率領神兵而至。

不空譯《毗沙門儀軌》後記:聖人忽見有神人二三百人,帶甲立於道場前立,聖人問僧曰:此是何人?大廣智曰:此十毗沙門天第二子“獨健”領天兵救援安西城故來辭......,後來,毗沙門天又於樓上現行。

事實上,這種主神不動,而派遣其子救人的做法有著極為深遠的文化傳統。不僅表現在護持方面,就連當人們祈求毗沙門天給予財物的時候,也不是由毗沙門天親自出面,而是由其子持鼠(或)鼠袋分發財物給祈請者

毗沙門天圖像:託塔李天王的塔從哪來?最能行的不是哪吒三太子

毗沙門天二子,獨健太子

由此看來,出現在毗沙門天組合中的男子就只能是老二“獨健”:一方面有著護持安西的功績,另一方面又能以吐寶鼠施財物,可以說毗沙門天作為戰神與財神的兩方面的工作,都由這個能幹的二兒子代勞

毗沙門天,不得不說,你可真是生了個好兒子,可比鬧心的三太子省心多了。

參考文獻:

1.李翎.《佛教與圖像論稿續編》[M].文物出版社,2013年,P62-87.

2.【日】松本文三郎.《兜跋毗沙門天考》[J].敦煌研究,2003年,5.

3.張聰.《毗沙門天圖像流變路線研究》》[J].藝術評鑑,2016年,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