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兰州达川镇旅游发展产业的建议「原创首发」

一、基本概况

达川三江口,因黄河、湟水河、大通河在这里交汇而得名。其实这个名字存在着争议,但丝毫没有改变当地村民约定俗成的叫法,看来自有它成名的理由。据西固文料载:黄河流经永靖县的刘家峡、盐锅峡进入达川镇;湟水河经海石湾到达达川镇;大通河流经窑街在海石湾注入湟水河后到达川镇。这三支河流以黄河为主干在达川镇岔路村交汇形成宽阔的河面,这三支河流以黄河为主干在达川三江口交汇形成宽阔的河面,一望无际。


达川三江口万亩旅游湿地公园作为兰州市旅游开发项目,是推进我区旅游业发展的一件投资少、拉动地方全面发展、造福一方的好事,建议政府高度重视,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其品味,让其成为一大旅游亮点。

达川三江口湿地旅游景区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对周边县区,三江口旅游湿地建设发展缓慢,具体表现在:

1、达川三江口旅游观光湿地其规模小,目前仅有一家“农家乐”支撑,占地不足十几亩,周边广阔地区未能得到开发。

2、服务内容单一,如达川作为“泥塑之乡”“江南水乡”仅靠“三江口”内十几个泥塑支撑:除农家乐之外,相关水上娱乐、周边景物,观赏等旅游项目未能涉及。

为了打造“黄河风情线”,更好的发展绿色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我们建议:

关于兰州达川镇旅游发展产业的建议「原创首发」

1、吸收各方面资金,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特色项目。如达川的泥塑文化应扩大数量和面积,成为三江口一大特色:建设“陶吧”、水上旅游、垂钓等配套服务设施,丰富游玩内容,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

2、加大周边环境美化。首先,对达川镇各个自然村的环境进行整治,各村负责对路边垃圾每周清理至少一次。其次,岔路、吊庄、上车进出口位置可以建设广告牌,宣传三江口文化。第三,整治三江口湿地周边盐碱地带,鼓励村民开挖鱼塘,政府大力引进适宜生长的植物,如红柳等。第四,整治河道,对周边挖沙行为予以制止,限期清理河边堆积成山的河沙。第五,杨荒滩到焦家桥一带延伸沿河小路,第六,三江口木船东侧芦苇水池打造为一座荷花池,池中有鱼有荷花,便于游客参观旅游。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带动全镇的旅游文化。一是进步把达川千亩枣林打造成特色产业;二是把种植观赏性农作物、特色经济作物、无公害瓜果蔬菜作为农业发展的一大项目。

4、旅游项目的发展势必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政府应注重当地服务业的发展,高标准要求,对相关单位及人员做好各类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5、应加大宣传力度,借助多媒体、打广告牌等方式提mi高其知名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