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6分《囧妈》:懂得这4点,你才能与原生家庭中受过的伤害和解


豆瓣6分《囧妈》:懂得这4点,你才能与原生家庭中受过的伤害和解

影片讲述的是中年夫妻徐一万和张璐两人的婚姻亮起了红灯,当年一起创业并共同拥有产品“暖霸”的共同专利权,因为张璐提起离婚诉讼而产生的纠纷,张璐利用法律的漏洞,将远走美国,把“暖霸”的专利卖给美国的代理商,徐伊万因为心中对妻子仍然难舍,想要破坏此次代理权协议的签署。


豆瓣6分《囧妈》:懂得这4点,你才能与原生家庭中受过的伤害和解


结果,临登机前想起护照落在母亲何小花(黄梅莹 饰)家,匆匆跑回去却发现要去参加莫斯科音乐会的母亲已经坐上了开往莫斯科的铁皮硬卧火车,母亲为了弥补当年的一个遗憾,花了两万块参加一个自费的音乐演唱会表演。当他前往母亲乘坐的火车取护照时,误上了开往莫斯科的列车,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令人捧腹的故事。


豆瓣6分《囧妈》:懂得这4点,你才能与原生家庭中受过的伤害和解


影片讨论了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两代人之间思维模式不同造成的矛盾,以及任何爱之下包含的期待落差,控制欲带来的无形伤害。

正如徐峥在接受许知远《十三邀》采访说的一段话:

“很多中国妈妈的爱是控制的,是期待对方活成自己眼中的样子。所以中国的合家欢充满了各种厮杀与玄机,但是反映这种关系的电影太少了。我想用一部电影就是表达那几句简单的话,一个妈妈如何说“对不起”“谢谢你”,一个儿子如何说“我爱你”……”


1. 爱是接纳与尊重而不是控制


豆瓣6分《囧妈》:懂得这4点,你才能与原生家庭中受过的伤害和解


影片一开始,凌乱的房间,堆积的烟头,和徐伊万(徐峥饰)颓废不堪的装束,短短几个镜头将一个中年男子的失意刻画得十分形象。


豆瓣6分《囧妈》:懂得这4点,你才能与原生家庭中受过的伤害和解


现实生活中,多少夫妻在重复着同一个错误,喜欢将对方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徐伊万和张璐(袁泉饰)也正是这样一对夫妻,他们相爱多年,却一直相爱相杀,因为生活的不同理念和沟通不畅,多年的婚姻即将解体。

因为张璐发现,多年以来,丈夫一直强迫自己按照他的喜欢的样子办事,而那样的自己并不开心,于是分居并提出离婚,徐伊万不能理解和接受,迟迟不肯在离婚协议上签字。

张璐说:“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豆瓣6分《囧妈》:懂得这4点,你才能与原生家庭中受过的伤害和解


真正的爱不是控制与改造,而是尊重和接纳,是发自内心地尊重对方原有的样子。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因为在你面前我可以是谁。


2. 亲密关系中,我们都需要“被看见”


豆瓣6分《囧妈》:懂得这4点,你才能与原生家庭中受过的伤害和解


影片中,徐妈妈何小花的控制欲望极强,对儿子的生活指手画脚, 大到婚姻生活,小到喝水吃水果,连吃几块红烧肉,都事无巨细样样过问。从发型、体型、健康状况到谈恋爱、结婚、要孩子。每一步都要符合母亲心意,否则时不时来个60秒语音轰炸,还一言不合就给儿媳妇打电话“催生”。


豆瓣6分《囧妈》:懂得这4点,你才能与原生家庭中受过的伤害和解


徐伊万对母亲强加干涉的种种不满终于在车厢中爆发:

“在你眼里我的所有事情都是问题婚姻是问题,身材是问题,接不接电话,生不生孩子都是问题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你养的宠物狗啊!”

徐伊万怒吼道:“在你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的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这么多年呢,难道你就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儿子!”


豆瓣6分《囧妈》:懂得这4点,你才能与原生家庭中受过的伤害和解


故事里,徐伊万误以为是妈妈的强势造成父亲当年的苦闷,从而每天酗酒,直到后来生病早死,而在后来徐妈妈的叙述中,当年怀着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和丈夫走入婚姻后,却要忍受对方的暴力与酗酒的恶习,因为不舍孩子,一直忍耐了很多年。这种失落,让她将所有的期望放在了儿子徐伊万身上。

其实,每个控制欲望强烈的妈妈身后都有一段情感期待落空的婚姻,亦有一个不称职的配偶,在另一半那里无法满足的情感需求,她们往往喜欢将这种心理投射在孩子身上,她们渴望通过控制自己的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情感寄托,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成长,通过这种控制,来寻求自己在家中的话语权和安全感。


豆瓣6分《囧妈》:懂得这4点,你才能与原生家庭中受过的伤害和解

国内知名幼儿教育专家在《爱和自由》一书中说:“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张璐在影片一开始说,那盏台灯自己从未喜欢过,一开始就认为它长得太“做作”,而徐伊万却一直认为那是她最爱的东西何小花对于儿子内心真实需求的忽视,与徐伊万对妻子张璐的喜好选择性看不见如出一辙。

一段好的亲密关系,彼此都需要被看见,被听见,被懂得,懂得全身心尊重和接纳对方,而不是选择性忽视,或强迫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

心理学作家武志红老师在他的著作《为何家会伤人》中写过一段话:“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纳彼此的感受。” 深以为然。


3.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求与原生家庭的和解


豆瓣6分《囧妈》:懂得这4点,你才能与原生家庭中受过的伤害和解


年过40的徐伊万,即便已经结婚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依然被妈妈当成小孩子,按照自己的设定去“安排”他的生活,而不是听他的真实的想法。 自己和妻子被她无数次催生,无微不至地关心和过问,让他不甚烦恼,但又不敢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因为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儒家文化,讲究孝道和含蓄,徐伊万不敢讲出自己对母亲的不满。每次和母亲“沟通”时,总有种鸡同鸭讲的感觉,因为沟通不畅,徐伊万才会表现出种种不耐烦,反复询问“我说话你听得见吗?”


豆瓣6分《囧妈》:懂得这4点,你才能与原生家庭中受过的伤害和解


徐伊万对于母亲的控诉,也恰恰是妻子张璐对他的控诉,何其相似,每一个原生家庭受过的伤,现有家庭依旧在重复这个轮回,这也可能会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多少母亲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想要将孩子牢牢掌控在手中,实际是过去她们在配偶那里无法建立起来的亲密链接,她们将关注的视线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当孩子成年以后,母亲若无法得体地从孩子的生活中退出,势必是他们往后人生中的一场灾难。

《囧妈》里,俄罗斯女孩娜塔莎和徐伊万有过一段对话:

娜塔莎:你为什么不选择逃离呢?

徐伊万:逃离?逃到哪去?

娜塔莎:你敢不敢把你的心里话告诉你妈?

徐伊万:那不敢。绝对不敢。

……

在影片的后半部分,伊万终于把心里话对着母亲一吐为快。


豆瓣6分《囧妈》:懂得这4点,你才能与原生家庭中受过的伤害和解


生死面前,母亲为了伊万,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在母子两人历经生死,和帮助母亲圆梦的旅程中,他和母亲,都得到了成长——彼此接纳和理解。

原来,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求与原生家庭的和解。


4. 学会“断舍离”,要恰当得体地从孩子的生活中退出


豆瓣6分《囧妈》:懂得这4点,你才能与原生家庭中受过的伤害和解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断舍离,懂得该放手的时候学会放手,孩子成年以后,当他们有了自己的人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学会得体地退出他们的生活。

“断舍离”是一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相当艰难的事情,不管是物质还是感情上,都很难做到说断就断。得体的退出,并不是减少对孩子的爱,而是随着孩子的长大调整关爱的方式。

那么如何恰当得体地从孩子的生活中退出呢?

第一、 得体地退出不是说完全撒手不管,而是有选择地适当放手,不再像孩子小时候一样大包大揽,360度无死角全面过问他们的生活;

第二、 从无限期陪伴改为高质量的有限陪伴,最好的父母应该是比孩子成长的更快,领着孩子一同成长。

第三、 不再渴望彻底了解孩子,不要总是把眼睛盯在孩子的“问题”上,要学会允许他们适当犯错,不做百分百的完美乖孩子;

第四、 反省自己,学会将重心从亲子关系转移到夫妻关系上面,学会不再黏着孩子;

第五、 丰富自己的生活,拥有三五闺蜜,聊天谈心,健身美容,时常聚聚,学会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打发工作家庭之余的闲暇时间。


文 | 四月文艺

我是四月文艺,请关注我的头条号,让我们一起关注当代明星和经典影视,在他们的人生中找到对抗岁月的智慧与方式,让我们学会与自己独处,在纷繁的世界中,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过一生。让我们在美好的事物中修行,将日子过成一首行云流水的诗。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