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昂“日書萬字”靠譜嗎?元朝竟還有書家“日書三萬字”

元末明初的陶宗儀,是個讀書先生,也是個種地的農民。他的《南村輟耕錄·卷十五》中有這樣的記錄:

“江浙平章子山公,書法妙一時,自松雪翁之後便及之。嘗問客:‘有人一日能寫得幾字?’客曰:‘聞趙學士言,一日可寫萬字。’公曰:‘餘一日寫三萬字,未嘗以力倦而輟筆。”


趙子昂“日書萬字”靠譜嗎?元朝竟還有書家“日書三萬字”

趙孟頫書法


這是一則元朝書法界吹牛比誰寫得快並表示不服的故事。文中的子山公,就是指元朝繼趙孟頫之後的大書家康裡巎巎(náo)。

趙孟頫活著的時候很有福氣,元帝喜歡他,字寫得好,社會影響又大,在文人中很有號召力。而康裡巎巎在朝廷上的榮耀並不在趙孟之下,書藝也高,《元史》說他:“善真行草書,識者謂得晉人筆意,單牘片紙,人爭寶之,不啻金玉。”

趙子昂“日書萬字”靠譜嗎?元朝竟還有書家“日書三萬字”

趙孟頫書法


趙孟頫自稱可以日書萬字,而康裡子山聽說了,便心生不服,自稱他的速度和量是趙公的三倍。這兩廂比的不僅僅是一時之快,而是一日之快,不但要有速度,還要有體力耐性支撐,有數量來說明。關鍵是如此自殘後不能感覺到累,如果有金錢刺激更會意猶未盡,不想罷筆。


趙子昂“日書萬字”靠譜嗎?元朝竟還有書家“日書三萬字”

康裡巎巎書法

文字學家馬宗霍在《書林記事》中說:

“元趙子昂以書法稱雄一世,落筆如風雨,一日能書一萬字。”

而書法家潘伯鷹在他的《中國書法簡論·趙孟頫》中也說:

“他每日可以寫小楷一二萬字。故宮影印他所寫的六體千字文是兩天寫完的。”

那便是說,趙孟頫寫字快,可以日寫楷書一到二萬字。趙公參透了筆法,技藝精湛,寫得快我不懷疑,但吹噓寫得這麼快,我便有極大的疑問了!

趙子昂“日書萬字”靠譜嗎?元朝竟還有書家“日書三萬字”

趙孟頫書法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在現代條件下漢字的書寫速度。

在通常意義上,說話比寫字要快。經過特殊訓練的播音員的語速是每分鐘吐字約200個左右,在特別的情景下可達每分鐘250字,甚至更快。我們平常時的語速大約只有每分鐘120-180字左右。


趙子昂“日書萬字”靠譜嗎?元朝竟還有書家“日書三萬字”

現代用硬筆手寫漢字的通常的速度是每分鐘30-40個字。以語速為參照,如果想記錄下這些談話,這個手寫的速度遠遠不夠。唯一辦法是對記錄者進行速記培訓。

經過特殊培訓,掌握了快寫的方法和技巧,現代速記員使用硬筆和簡化字符的聽錄速度是每分鐘150-180字,個別高手可以接近每分鐘280字。使用機械鍵盤的聽打速記員的速度是每分鐘200-400字以上,這才基本可以和任何語速同步。

用硬筆寫繁體字,估測每分鐘大約可以寫20-30個字,一小時頂多1000字,一萬字需要10小時以上。如果按筆畫與字符的換算來計,每分鐘約寫10-12字,一小時可寫約600-720字,日書一萬字需要14小時左右。這實在是一件超負荷的工作!

趙子昂“日書萬字”靠譜嗎?元朝竟還有書家“日書三萬字”

趙孟頫書法

其次,我們還必須站在書法創作的角度來考察。

趙孟頫也好,康裡巎巎罷,他們用的都是毛筆。毛筆和現代硬筆相比,一是缺乏書寫的穩定性,二是缺乏書寫的可持續性。現代歐標中性筆可以連續劃400米長的勻質線條。硬筆的針孔是經過了特殊的設計,出水穩定而持續。毛筆則不具備這些特點。

趙子昂“日書萬字”靠譜嗎?元朝竟還有書家“日書三萬字”

趙孟頫書法

我相信趙孟頫是個天才,對筆法規律的把握,異於常人,高於庸人。何況他的楷書水平又不是一般的精熟,所以他的書寫速度也不同於一般人。

但是由於受到毛筆這個古老而神奇的工具的制約,他書寫的速度不會比硬筆快,估計充其量也就每分鐘寫15-20個字,1小時大約1000字左右。日書萬字,則需不吃、不喝、不尿、不調整身心,從白天到黑夜乖乖地連續端坐不動10小時以上。這可能嗎?

趙子昂“日書萬字”靠譜嗎?元朝竟還有書家“日書三萬字”

趙孟頫書法

當然,趙孟是有可能提高他的書寫速度的。因為他大篆、小篆、真書、隸書、章草、今草六體兼善。若寫草書,他的速度可以至少提高2、3倍,但日書萬字,理想狀態下的推斷也得花3、4小時,這樣能保證草法不舛誤,創作質量又很高嗎?

趙子昂“日書萬字”靠譜嗎?元朝竟還有書家“日書三萬字”

康裡巎巎書法

康裡子山雖也是六體兼長,但他更擅長的是草書,他自言能夠日書3萬字而不怠。若是按草書的書寫狀態,寫3萬至少得舞弄上10個小時,除非他嗑了猛藥,否則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