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少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里根冷

此地无银三百两

2016.3.27.星期五.多云

中午老妈没好气地吃饭。吃饭已沦为点缀,说话教育老爸才是目的。她说:“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不拿我当回事,没有我给你顶着门户精打细算过破日子,你早把家喝(酒)没了。”

老爸听不清她说什么,苦不堪言地瞅了她一眼,也不想打听,躲避还来不及。

我给老爸舀粥,老妈气哼哼地说:“都叫你吃了,姑娘吃啥!?今天我还窝着火呢!昨晚放褥子底下的钱又没了,这不是让我早死么!你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老妈就是这样,说话不直接,还一套一套的,老爸即便能听见,也不知道她在影射“野娘们儿”。

我说:“妈,我有的吃。你吃这块鱼,还有粉条。”

老妈说:“吃什么吃!气饱了。”

老爸叹了一口气,把筷子放下了。

我说:“爸,吃饭吧。趁着热乎有香味。”

老爸夹了一块鱼肉,老妈板着脸说:“还有我呢,你都吃了!”

老爸就给了她一半。

我诧异,老妈是不爱吃鱼的,一般只是第一顿吃鱼汤里炖的粉条。即便是她爱吃的,我从小到大从没见过她这样。

我赶紧又打岔说:“妈,我给你扒个虾。”

老妈被我逗笑了,接着又绷住脸说:“扒虾,有个人真是扒瞎!这么大岁数了,干什么啊这是!我早晚是死在他手里,恨不能我早死倒地方……”

老爸听得火烧火燎地,嗖地站起来,身体前倾着进屋去,一阵翻找,居然在褥子底下找出来三张100元的和一些零钱。眉开眼笑地说:“这不是呆这!早起来我掀开褥子看明明没有啊。你他妈整天瞎掖巴还赖我!这回可不是我放的,是你自己放的!装猫变狗地。”

老妈说:“别抹扯了,越抹扯越黑!此地无银三百两!”

老爸说:“什么?”

她说:“还有以前好几次的都没找着。唉,老了,自己说了不算了。”掉起眼泪来。

她的气儿还是没出来,我刚要躲,她又说:“削发器没了,他……”

老爸从餐桌旁站起来,到电视柜抽屉里拿出来,说:“这不是吗?我看着你放的,别又忘了再赖我。”

老妈说:“哼,此地无银三百两。别人不着调你,我还不知道你。”

我再也听不下去,一阵风跑到步行街上,长长地喘了一口气,很舒畅。半个小时后老妈应该没事了,不料,一进门看她脸色就知道又闹得很厉害,好不容易哄着去步行街对面的胖胖超市买了黄鸭梨、紫葡萄和红苹回来,包饺子的过程她才平息下来。


故事: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少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里根冷

老爸老妈各忙各的,一点看不出刚吵完架

妹妹英子在微信说:“咱妈忘性越来越大了,真可怜,咱们也很无奈。”

哥说:“是啊,晚年得了这个毛病。不然,有工资,不多不少的够用了,头也不迷糊了,也不失眠了,正该享受晚年。”

英子说:“现在说把工资给我保管,说不上什么时候又出错了。让爸保管,老妈又信不着。”

我说:“是啊。不光老妈,老爸也不高兴了——今早咱爸发现电视柜里有100元,问谁放的,咱妈气哼哼地说不知道,又说是小英放的。”

老爸说:“你不知道?我看着你放的。昨天小英给你开的工资,你要了100。”

老妈说:“看着还问!我的工资让小英给保存着,每次给我100,花完再给我,那些省的放兜里没了。”含沙射影,她的意思是放兜里就让老爸掏去了。可惜爸不一定懂。

老爸说:“工资放小英那?怎么不放我这?信不着我啊?”

我怕说出来伤害老爸,犹豫再三,还是告诉老爸实情:“是啊,我妈信不着你,怕你拿。”

老爸异常惊讶。

老妈说:“你爸老看这100块钱,我得装起来。”

我的心里翻江倒海,一阵悲怆涌上心来。

这一辈子,日子过得清苦,攒钱、借钱、当东西换学费,都是老妈张罗;现在不缺钱了,国家忽然有政策让农场五七队的人都办理退休,老妈居然在80岁有退休本了,多好的事啊。可五年后,她无法把钱管明白了,真的很失落。

另一个失落是无法把自己的老头子管明白,她嫌弃老爸总不能像她希望的那样关心她——不愿跟她唠嗑,不愿跟她一起去森林公园和水上公园玩,不愿意跟她一起去商贸城,不愿意让她跟着去平房伺候菜园子。

其实,一辈子都在管,一辈子都没管明白。凡事都挺会变通的老妈,为什么这件事这么想不开呢?

这应该是以前的日子留下的后遗症吧。记得有一回老妈把给我们上学的5块钱学费锁到碗橱的抽屉里,老爸要打酒,老妈不给,两人吵起来,最后老爸用斧子砍锁头,劈下一块抽屉,砸下锁头,拿着钱打酒了。唉,都是以前的穷日子闹的。虽然老爸是回族,理应不喝酒,但东北高寒,加之每年去大兴安岭伐木,学会喝酒取暖,这个不说。男人喝点酒都被管得够呛,实在就是穷日子闹的。

有人从心理学上分析,类似老妈这种情况大有人在,小脑萎缩之前,一切都能用理智调控,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现在小脑萎缩了,系统选择性地屏蔽很多能力,一步一步打碎她用一生建立起来的一套理性和秩序。潜意识失控了。

我忽然发现家庭是社会的缩影,那就是钱、权、色。这想法不知道是不是冒犯。

老妈脑萎缩之前一直是掌柜的,算是财权,管不明白了,只好无奈地一点一点放弃。潜意识里则认定是老爸不过日子,拿家里的钱出去送人。她每个月给老爸200块买菜也算是她管理财务的权宜之计吧。

我们几个孩子多希望老妈能像以前一样继续当好财政部长,絮絮叨叨地盘算着家庭开支,甚至像以前一样跟老爸吵架也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