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活該你得獎,真人版吃雞遊戲,欲罷不能

《1917》活該你得獎,真人版吃雞遊戲,欲罷不能

《1917》不愧是本次奧斯卡的大黑馬,不過現在用黑馬來形容已經過時了,從《1917》斬獲金球獎最佳影片開始,黑馬股已然成了白馬股。金球獎是奧斯卡獎的預演,按照慣例,獲得金球獎最佳影片在奧斯卡上及佔有70%的得獎概率,真可謂金鱗豈非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1917》活該你得獎,真人版吃雞遊戲,欲罷不能

這部影片可以說帶給人的視聽享受,用一個詞來形容,“真實”。戰爭電影對於真實感的要求非常的苛刻,失去真實感的戰爭戲,就像一具失去靈魂的軀殼。誠然戰爭已經離國人遠去,在我們這個年代又有多少人親身經歷過戰爭呢?看戰爭片給我的一個巨大的感受,就像看記錄片,雖然兩軍對壘的大場面燃燒著經費,奮戰的保衛者熱血澎湃,但總覺的缺少了什麼,《1917》給了眾多電影人答案。

《1917》活該你得獎,真人版吃雞遊戲,欲罷不能

如果要襯托1917的好,請原諒我拿別人的優秀電影做比對。諾蘭導演的《敦刻爾克》是一部優秀的戰爭電影,強大的戰爭場景,複雜的海陸空三線敘事,緊迫的戰爭場景,雖然影片對戰爭極大程度上的還原,但是並沒有真正讓觀眾走進這場戰爭,總結來說是代入感不足,戰爭場面在宏大也沒有那種味道。《1917》對我的感受完全不同,看《1917》就像是在玩第三人稱射擊遊戲一樣,這種長鏡頭跟拍模式,讓觀眾飽涵沉浸感,是一種無與倫比享受,一鏡到底在戰爭片上的運用《1917》絕對是首例,但沒有想到居然那麼的搭。

《1917》活該你得獎,真人版吃雞遊戲,欲罷不能

1戰爭的殘酷性

戰爭的殘酷性在《1917》主要表現在人物命運的不確定性上,你永遠永遠不能預測後面會發生什麼,任務會不會失敗,士兵會不會放棄,前線到底會發生什麼,角色的死亡等等,影片短短的兩個小時裡,可以說絲毫沒有尿點,節奏也是循序漸進,就像在路帶上的塊肉,緩緩推進絞肉機。《1917》活該你得獎,真人版吃雞遊戲,欲罷不能善心在戰爭中是致命的,片中布雷克大發善心,想救起烈火焚身的德軍飛行員,反而被刺穿了腹部,流乾最後一滴血。影片中最讓我印象深刻一場戲結尾是最宏大的一場戲。

《1917》活該你得獎,真人版吃雞遊戲,欲罷不能戰爭一觸即發,一邊是前線猛烈的交戰與衝鋒,一邊是士兵在戰場原極速的奔跑,迫在眉睫,情報如果無法傳達,等待英軍的結局就是全軍覆沒,最後一段都衝突感與沉浸感難以用言語描述,鏡頭也給的也是恰到好處,從跟拍變成俯拍,鏡頭上一點違和感都沒有,沒有任何去鏡的感覺。跟拍鏡頭在戰壕內的天然優勢戰壕非常的狹窄,最多隻能容納兩人同時前進,跟拍鏡頭就像直播一樣,正正好吧周圍的環境盡收眼底,狹窄的空間,連天的炮火,槍械彈藥,激起的塵埃,這是殘酷的秋日奏鳴曲......

《1917》活該你得獎,真人版吃雞遊戲,欲罷不能

2.一鏡到底

一鏡到底現在並不是新鮮事,畢竟有前車之鑑,《鳥人》不就以一鏡到底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導演,雖然一鏡到底不是什麼香饃饃,但是一鏡到底對於導演的要求非常的高,換句話來說如果導演水準不夠,一鏡到底很難發揮出它的威力,一鏡到底需要的是導演強有力的場面調度能力,運籌帷幄的把控力,導演要把控鏡頭中的每一個元素,包括演員,物品,環境,光源,服飾等等這部影片的導演sam,完完全全地做到了,我也是很看好他拿最佳導演,雖然這部影片並不是完全的一鏡到底,是由好幾個長鏡頭組合而成,但是你絲毫不能從影片中找到鏽跡斑斑的剪輯痕跡,足見導演功力。當然sam之前也拿過-美國麗人。

《1917》活該你得獎,真人版吃雞遊戲,欲罷不能

3.自然光源的運用

影片進行一個鐘頭左右,無人區逃生這場戲完全是以火光當自然光源進行拍攝,這一拍攝難度非常高,缺少了人工打光在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下,太容易拍砸了,假如拍成了一摸黑,觀眾肯定很難接受,然而我們看到影片中,戰火投射出陰影,炮彈爆裂開的煙霧迷漫那種顆粒感與輪廓感是人工打光遠遠達不到的效果。破曉時分士兵在幽深的冥河中輾轉求生,那一抹死亡之藍,讓人美到窒息,這就是戰爭的藝術。

《1917》活該你得獎,真人版吃雞遊戲,欲罷不能《1917》活該你得獎,真人版吃雞遊戲,欲罷不能

4.戰爭會讓人上癮

戰爭的癮性是一種無形的疾病,戰爭到後期士兵們其實並不討厭戰爭,反而享受它同化它,讓戰爭成為人生,這也叫戰爭後遺症,李安導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最能解釋這一症狀的,比利夜不能眠,輾轉反側,一閉眼就是戰場,想著回到戰場。這也有專有名詞叫體系化,當人適應了一種極端環境,就不想走出它,以痛苦為樂。影片中也有體現:布雷克軍功章換酒並表示從不想回家,麥肯齊上校追求戰爭帶來的成就感而難進忠言,就如長官所說:但是有些人就是想打仗。這裡有點含沙射影美國,戰爭讓美國悶聲發大財,和平年代同樣渴望戰爭。《1917》活該你得獎,真人版吃雞遊戲,欲罷不能

5.化妝和配樂

影片比較有趣的是化妝,人物死的時候臉上抹了一層死人白,這裡必然是剪輯過的,細節處理相當到位,最細節的是配樂,聲音分貝的由遠到近逐漸提高音量,不禁讓人感嘆,導演是和科恩兄弟一樣的細節怪。最讓人感到直觀的不足,就是德軍方面,德軍的水準有點格格不入,狠勁是夠了,但是槍法也太差了,基本上幾百米這種射程,應該是很容易的,但是德軍那麼多人那麼多次機會都把握不住機會,要我說至少打中手也好.............《1917》活該你得獎,真人版吃雞遊戲,欲罷不能

《1917》無疑是本次奧斯卡的大魔王,能在眾多神作中脫穎而出,必是扛鼎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