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沉迷網絡小說想戒戒不掉的?

愚蜻蜓


有啊,比如我。

我們何時需要一件東西?飢餓時需要食物,口渴時需要清水,疲倦時需要睡眠,久坐後需要運動。這些來自本能,所以無需思考。

但更高級一些的需求就不得不思考,比如閱讀。

小的時候,我的父母老師告誡我,要多讀書,讀好書,那時候他們塞給我一大堆名著,中國的、歐美的、俄國的、美洲的,告訴我,這些是我需要閱讀的好書。可幼年的我無法分辨哪些作品適合我,哪些作品是我喜歡的。於是我就這麼囫圇吞棗的讀,懵懵懂懂地看,但看著看著,我就看不懂了。

我不明白曹操和劉備煮酒論英雄說的話背後的寓意,我不理解衝入人群濫砍濫殺的莽漢是怎麼被稱為“好漢”的,我更加無法清楚一見面就心動的喜歡,也不能體會生死相隔的悲哀。我只是隱約覺得,這些書裡,或許存在一個巨大的命題,但是他們離我很遠,我只覺得自己看的心裡堵得慌,不得己,我把它們放下了。

後來,我看了第一本武俠小說《連城訣》。而直到那個時候,我才知道,看書還可以有這樣的體驗。這本書的故事其實並不是歡喜,結尾也稱不上苦盡甘來。但我清楚記得,當主人公狄雲被血刀老祖無意間打通任督二脈,一下子功力大增,擊敗強敵時,我看的是何等的暢快!在我看完它之後,我心心念唸的,全是起死回生的神照經,那時候我才明白,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暢快。

是啊,獲得力量,實現復仇,打敗看不起自己的人,守護想要保護的東西,成為被人尊敬的人,這些不都是我一直渴望的東西嗎?於是乎,我開始瘋狂地閱讀武俠小說,從金庸到古龍再到溫瑞安,我看到了許多自己從未看到的世界,一個進入起來輕鬆,體驗起來又愉悅的世界。那裡的人對我很友善,不會說一些我聽不懂的語言;那裡的人也很單純,起碼不會老是糾結我想不通的問題。

可是,歲月不等人,我慢慢又長大了一點,我看著自己曾經的夥伴,忽然就陌生了起來。我開始明白,曾經以為的暢快,是因為從未結伴而行;曾經以為的單純,是源於從未和他們深談。我長大了,試著去了解他們後,就發現他們並不痛快。

他們有的為了一個名字,有的為了一段愛情,有的為了一個國家,有的為了一個故事……他們是江湖人,自然有數不盡的江湖事。

但江湖兒女,從來都不愜意。

誒,到這裡,我才和網絡小說相遇了。我第一本看的是唐家三少的作品《善良的死神》。那時候我剛剛看完《白馬嘯西風》,看著主人公的離去,我心裡特別難受,那時候我失落的發現自己在武俠小說中並不能得到放鬆。

可網絡小說的出現,拯救了我的心情。

有時候,你得承認,你需要一個好心情去面對這個世界,所以你需要有一種舒適的閱讀方式。回到最初這個問題吧,為什麼網絡小說會讓我們成癮呢?因為世上哪有不付出就得到的道理。

付出勞作收穫糧食,付出時間收穫知識,付出心情收穫感悟,付出沉淪收穫快樂。快樂,本來就是容易沉淪的。正如許多網絡小說裡的那樣,恰到好處的努力,獲得理所應當的回報,這樣的小說不恰恰是我們想要的,最好的現實嗎?若是在加上不為人知的金手指,和意想不到的老爺爺的幫助,那樣的人生不正是每個人都渴望的嗎?

所以說,人們戒不掉“理想生活”的癮,戒不掉“世外桃源”的癮,戒不掉“功成名就”的癮,戒不掉“救世英雄”的癮。

戒不掉,“不做平凡人”的癮。

害,戒不掉,就戒不掉吧。上帝給你智慧的初衷就沒打算讓你像他其他孩子一樣,吃飽繁衍死去。我們註定就是在人間,痛苦、思索、痛苦、思索中度過一生。

這樣想想,是不是,也不平凡呢?


赤心樹


網絡小說是互聯網上垃圾文字的集聚地,是生活中失意者在文字世界裡的避難所,也是他們服用的精神止痛藥。

為什麼這麼說?

1.網絡小說沒營養。類似玄幻修真之類的小說胡天野地不著邊際,根本是架空歷史,又缺乏邏輯。基本上是把網絡遊戲文字劇情版。讀這種東西,一得不到科幻小說的科學知識,二無法得到歷史常識,三和現實生活的經世致用脫節,所以毫無價值可言,純屬文學中的垃圾食品。

2.網絡小說浪費大把時間。這些所謂的網文大神也著實牛逼,要麼不寫,一寫就是十卷八卷,幾百萬字小意思只是入門,上千萬字隨便寫寫,每天一更,三更,甚至十更,大量文字,巨大篇幅佔據讀者寶貴時光,為了讀這些東西,讀者不得不側臥身子,半躺在塌上,目光呆滯,神情倦怠地去讀完這些文字,其景象就如一百多年前享用福壽 膏。本該社交,學習,休息時間被徹夜追更霸佔,身心毒害難以修復。

3.網絡小說降低人的智商,造成閱讀上癮。因為網文毫無邏輯,內容但求一個爽字,所以很容易滿足屌絲讀者不動腦筋,輕鬆舒服的閱讀偏好。在網文世界裡,一切變成了意淫,什麼江湖草根逆襲名門正派大千金,廢柴豬腳一不留神成為鬥氣高手,什麼遇佛殺佛,遇魔殺魔……命比紙薄,口氣比天還高,現實中的失落,都在網文裡彌補。情節又簡單,基本就是遊戲指數的翻版,類似打怪升級,類似真氣突破,類似靈藥採集,都是固定套路,簡單到幾乎弱智,可是匹配讀者的智力水平。

網文之所以讓人成癮,歸根到底是因為讀者群在現實的失敗,並且沒有勇氣面對,更沒有志向改變命運,他們認命,於是只能在玄幻,荒誕,拙劣的文字裡尋找安慰和寄託了。




西雙版納的茶花


南方週末2017年3月16日發表了一篇文章——《中國網絡小說讓美國小夥戒掉毒癮》:

2014年,卡扎德失戀了,他心情苦悶,不願出外見人,整日窩在家裡,用毒品自我麻醉。一段時間後,他的胸口開始劇痛。去醫院做了幾次掃描,結果都是“沒有異常”,卡扎德卻不放心,總覺得死亡的陰影籠罩著自己。

……

半年後,因為沉迷中國網絡小說,卡扎德徹底戒掉了可卡因。“過去我回家後只想著吸毒,現在我回家後滿腦子想的都是中國小說,它們像毒品一樣讓人上癮,但至少不會傷害身體。”卡扎德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遊戲策劃人喬治王在他的公眾號裡提到孩子玩遊戲的時候講到:

高質量的遊戲本身就是對玩家邏輯能力、審美水平和劇情解讀的一次訓練。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的孩子沉迷王者榮耀?跟風於大街小巷一陣陣流行的遊戲永不停歇?答案很簡單,因為你的孩子沒有審美趣味。 當你見識過越多,就對越低級的刺激不敏感,就像沒有人一邊玩《塞爾達》一邊玩《貪玩藍月》一樣,人的閾值會越來越高,逐漸對低質量遊戲變得不感冒。 街上的店面門口的大喇叭,每年都會更會迭代最新的洗腦神曲,如果你沒有審美趣味,你就會覺得這是世上最帶勁的音樂。 很多人對見識的增長都來源於年齡,但是這樣太花費時間了,當你幫助他見識過什麼是更好的東西,低級的刺激對他就沒有意義。

網絡小說其實也是類似網絡遊戲一般的存在,相信很多老書蟲已經過了看小白文、爽文的階段,轉而去看符合自己更高審美、更高邏輯能力的作品。

如果沉迷網絡小說無法自拔,那麼請提高自身的審美和邏輯能力吧,那時你會發現,之前沉迷的東西是那麼的索然無味,如同嚼臘。


微書荒


縱橫中文網《地球漏洞》:地球只是高級文明控制下的一個遊樂場,每週一次的副本只是玩家嬉戲的遊戲方式。無意中覺醒的步凡抱著自己的貓南極,成為了真實世界的一名漏洞者。是屈辱的做一個苟活的螻蟻?還是奮起反抗,打破系統的控制?!命運究竟是什麼?!


精靈的梧桐


按我的理解,看小說其實只是一項休閒娛樂的方式而已。

我在最初剛開始接觸網絡小說的時候,的確沉迷過一段時間,後面逐漸在閱讀過程中平復了這種狀態,對於看不看小說,已經能做到收放自如,這個歸根結底主要是看自己的自控力了。

一般遇上能讓我上癮的事物,我的原則就是不瘋魔不成佛,一直嘗試,直到疲倦醒悟為止,之後這種狀態便會自動平復,後期很容易做到收放自如。

題主所說的想戒戒不掉,我個人覺得是自控力不足的原因,要懂得自我引導,沒有什麼不能戒掉。比如看完讓你上癮的小說後,專門去找套路小白文看,多看幾本就慢慢戒了,哈哈~~~


季末推書


看了十幾年了,前十年確實很痴迷,像很多人說的,錯過了很多成長的機會,現在而立之年依舊每天都看,不過可以控制了,都是選擇閒暇時間看!

我一直認為看小說都是現實生活中不如意,或者別人看著你很如意,你本人心裡覺得不如意,所以看這些精神食糧排解心情,我覺得看小說沒什麼不好,不過最好是不要影響正常生活工作,尤其是學習,我覺得看小說佔用時間太多,學習階段的學生還是在保證學習的情況下,看看!


強說小說


我寫了一玄幻小說《風氏紀元之天忌》,二百三十萬字左右,開始上傳。非小白文,不種馬,不低智商,寫了兩年多,每個情節都很認真寫的。有小說迷可以看看,多支持,幫我推廣下,新手很無奈!參照了些霹靂,本人閩南人,自小霹靂迷!


一生不愛


看網絡小說可以陶冶情操,增長知識,只沉迷小說不幹別的工作就是個書腐。

古今對一個書腐都不抱太大希望,古人云,書中有黃金美女,看你會不會轉化。

就是無可救藥的書腐,也比沉迷於黃賭毒之流者要好些。


曩罄嘹


為什麼要戒?該工作就工作,不工作時看看挺好


安鴨梨


沉迷於某種事務,不能自拔的,實際上每個人或許都存在,或輕或重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