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和勤洗手哪个重要?新冠肺炎疫苗研制到了哪一步?


全国疫情已过“至暗时刻”,但武汉仍在殊死决战,国外疫情此起彼伏。疫情留给中国,尤其是中国医疗卫生界的反思仍在继续。3月7日下午,

“走出至暗时刻 首届新冠肺炎多学科论坛”举行,张文宏主任、曾光教授等医学界大咖通过网络连线等方式参与。

目前全国正在有序复工复产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脱”口罩?

对于这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上海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还需要综合判断。一个是看中国是否可以一直有效地控制疫情,第二是看周边国家能否有效控制。


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有无数的人在问中戴口罩的问题,但可能很快就会看到,中国可能会变成病例输入型的国家,周边的国家病例在增加,美国也在增加,中国(新增)病例数基本都(快)没有了,过一段时间可能还会看到“他们都不戴,你在拼命戴”的现象。

张文宏称,在目前这个阶段,

戴口罩更多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很多时候还是有心理压力。大家对疫情持谨慎的态度,这个态度再延长一段时间也无妨。至于要不要很长时间戴,就取决于中国和周边国家的持续控制是否有效。

在论坛中,张文宏也提到,国外一些国家,并没有要求大家戴口罩。比起戴口罩,更强调每个人都要洗手。“你把手洗洗干净就行了。因为他们觉得戴口罩的主要好处,不是跟人家讲话,人家飞沫溅到你,而是戴口罩后,不会用手摸自己的嘴。所以他们一直强调,要洗手而不是戴口罩。


新冠肺炎是一个整体的疾病


张文宏介绍,华山医院在武汉有方舱医院,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都是接收严重的病人,受到的挑战特别大。总体来讲,这次对重症病人的救治如果不是多学科的团队进去,中国救治的成功率(不可能这么高),现在看到的治愈率还是比较理想的。

张文宏称,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几个发达国家的新冠肺炎病死率整体还是高于中国武汉、湖北以外地区的病死率。此次上海在写治疗方案的时候,特地提到多学科救治是治疗的核心。新冠肺炎绝不是一个肺炎,而是一个整体的疾病。多学科合作非常重要,它是救治成功的保障。

张文宏还称,此次重症肺炎特别是负压舱,非常重要的就是护理团队,他们是此次医护取得战役的胜利最根本的方面。此外,对于医护人员的防护也始终是我们打赢胜仗的第一位。早期在湖北的医生,因为对病毒的认识不够深,感染率很高。第二阶段,全国各地几万名医生,已经很少听到有哪一个医生被感染了。

“我们看到这一次医护人员提出的口号是争取做到零感染,不能百分之百,但是要争取做到,我觉得这个目标还是可以达到或者靠近应该是可以的。” 张文宏说,疫情还没有结束,不能轻言,不能松懈。

戴口罩和勤洗手哪个重要?新冠肺炎疫苗研制到了哪一步?

接种疫苗意义很大

小孩老年人应积极追求疫苗的保护


张文宏在论坛中也提到了疫苗。

“事实上,美国研究疫苗的科学家认为,最短需要一年。而中国团队也在紧锣密鼓地研究,某些团队已经取得了早期比较好的结果。”张文宏表示,无论哪方先研究出来,都是对全人类的福音。“目前中国疫苗如果到年底研究出来,年底中国大概率没什么病人了。所以这个疫苗不是为今天的病人准备,而是为未来有可能发生的新冠疫情准备的。

张文宏表示,疫苗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社会有一个特点,不发生风险的时候,大家其实不会主动做。

“很多人都会告诉你不要喝酒,但是你照样喝;很多人告诉你抽烟会使得肺癌的风险增高,但是抽烟的人在得肺癌之前一般不戒烟。

让你主动采取一件对健康有意义的事情,而风险在很远的地方等你,你不会做。” 张文宏说,很多事情放在客观层面来看,有些疫苗必须打,比如在中国乙肝疫苗、麻疹疫苗必须打,麻疹传播率非常高。

“以前没有麻疹疫苗,我们这一代小时候基本都要生一次麻疹,毕生逃都逃不掉,每个人都要生一次,只不过麻疹不会致死。现在政府要求你必须要打,因为麻疹的传播系数很高,比新冠肺炎还要高。” 张文宏说,从香港的流行病学调查来看,接种疫苗的意义很大,小孩老年人还是应该积极地追求疫苗的保护。

武汉也正在“走出至暗时刻”

全国一半县区从来没有一个病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在直播中表示,在中国讲“走出至暗时刻”这个题目是合适的,但是对于世界来讲,还不是这个情况,可能有的国家刚开始“走进至暗时刻”,这个时间会拖得比较长。

曾光指出,中国的情况可以说形势相当好。原来我们都分成三块:武汉、湖北(除武汉)、国内其他省市;现在可以分成两块:武汉和武汉以外。武汉以外其他城市现在赶上了全国其他省市的步伐,武汉也正在“走出至暗时刻”。

曾光在直播中表示,根据他掌握的数字,现在全国有一半的县区从来没有一个病例。目前已经有7个省份从一级响应降为二级,还有9个省份从一级降到三级,还剩10多个省份是一级。疫情数字往下降,社会活动就增加了,医院开张、交通开始,风险等级是一件大事。大家还有一个担心,国内问题没有解决,现在每天又多了不少输入性病例。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曾光认为,应该相信我们自己,相信经过这么长时间我们的能力加强了,监测加强,发现新病毒的能力加强。只要我们保持这种状态,可以有序放开停工停产的措施。

美国希望新冠肺炎向流感的方向发展

曾光谈到了中美之间防控疫情的差异,并阐述了其对海外及美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看法。

美国是否找到一条适合于他们的路,现在还不好说。毕竟新型冠状病毒不是流感,美国有全世界最强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他们在世界公共卫生领域长期处于引导的地位,有很多优秀的专家,他们的经验也很丰富。” 曾光表示,但是中国人很多能做到的,美国不一定能做到,他们口罩战备储备不足,所以他们号召老百姓不戴口罩。

“美国有4500万的口罩,美国3亿人口可以用几天?美国口罩的生产企业公司在美国,生产地都在国外,如果号召老百姓都戴口罩,(美国)马上整个人心就乱了,开始抢购了。” 曾光说。

曾光介绍,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有一个口罩给病人戴,有两个口罩给医生戴,有三个口罩给照顾病人的人戴,这是美国应对疫情的一种策略。

“控制不住这个病的流行,先别让恐惧流行起来,美国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希望这个病向流感的方向发展。如果这样可以少花钱,多办事,这就是美国防控模式。我理解他们的苦衷,也清楚他们的水平,美国临床就诊能力很强。” 曾光说,美国有很多优势,不像中国人口集中密集,美国一家一个大房子,家里面有小花园,在那种情况下传染邻居就不容易了。


来源: PrecisionMedEMBA

文章权利归所有人,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予以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