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崩了,孩子却在欢呼:“慢慢来,不着急修好”,学习这么苦?

文|橘妈育儿

3月10号,钉钉软件终于抵抗不住学生们的热情,崩了。

很多学生在下面评论:“没关系,慢慢来,不着急修好。”

这不得不让人感慨,学生们快要被网课、被学习逼疯了。

学习真的很辛苦吗,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抱怨、抵抗学习呢?

我们在劝孩子的时候也会说:“在学习上吃苦,以后走到社会上就体会到曾经学习带来的甜了。”

不管是在父母眼中,还是孩子眼中,学习是一件吃苦的事情。

为什么学习这么苦,到底苦在哪儿呢?

钉钉崩了,孩子却在欢呼:“慢慢来,不着急修好”,学习这么苦?

1、单调;

2、需要大量的思考;

3、处在高压之下;

4、需要在上面3种情况下,持续长久的时间。

如果说前3种情况,很多孩子都是可以接受:

孩子在出生之后,就十分喜欢学习;

也很喜欢一些奇奇怪怪的思考;

父母偶尔给一些高压,也能激发孩子的战斗力。

但是,在长时间的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孩子能够坚持住,因为这和孩子的天性,或者和人的天性是相违背的:懒惰、追求快乐和自由、期望得到认可。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得不去寻找其他方法来帮助孩子度过“艰难”的学习时光。

学习在孩子眼中变成了不得不跨越的一个障碍,障碍后面是什么,孩子也不清楚,就算是父母也不甚了解。

父母自然不想每天监督着孩子去努力,导致孩子痛苦、父母也痛苦。

钉钉崩了,孩子却在欢呼:“慢慢来,不着急修好”,学习这么苦?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不得不想办法解决“孩子讨厌学习”这个问题,同时又不能伤害到孩子的学习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有3种思考方向,试图改变“孩子厌学,父母焦虑”的情况:

快乐学习:让孩子从学习中得到快乐。

自律学习:让孩子培养自律,通过自律压抑自己的痛苦。

目标学习:让孩子树立自己的目标,为了目标不断向前。

我们就来详细说一下这三种学习方向:

快乐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如果孩子能够从学习中得到快乐,那么父母以后就再也不用操心孩子的学习了,毕竟快乐的事情,谁都想多做一点。

那么,要怎样让孩子从学习中得到快乐呢?

·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比尔·盖茨推荐书籍《你当像鸟飞过你的山》的作者塔拉·韦斯特弗,生活在女性被压迫的家庭,通过知识获得对自己性别的认同,这是知识的力量。

钉钉崩了,孩子却在欢呼:“慢慢来,不着急修好”,学习这么苦?

一个孩子,在吃零食的时候,妈妈却用上面的字骗他说:“上面写了小孩子不能吃。”

这时候孩子会渴望去学习更多的字,来辩驳父母,这时候孩子能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这也是知识的力量。

知识的力量无处不在,只是父母总是忽略它对孩子的重要性。

·在学习上得到认可和自豪感。

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孩子发现老师讲错了,被老师表扬,孩子会非常开心,同时也会有自豪感。

孩子通过学习得到外界的认可,对知识加诸在自己身上的光环感到骄傲。

孩子这时候能从学习中得到快乐。

在快乐学习中,我们要注意的一个点是:少惩罚,多鼓励。让孩子从学习中得到快乐,而不是害怕、悲伤、痛苦等负面情绪。

但是,我们知道快乐是不怎么靠谱的:就算再让人感到快乐的事物,其中都多多少少有让人沮丧、痛苦的部分。

钉钉崩了,孩子却在欢呼:“慢慢来,不着急修好”,学习这么苦?

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说第二种方式:自律学习。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是很多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一直在做的事情。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呢?

·自由

我们常常说“自律给人自由”,反过来说也是没错的“自由才能自律”。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在做事的时候,父母总是在给孩子做限制,孩子没有自由,又怎么谈自律呢。

·计划

失控的自由就失去了自由的意义,所以需要计划来帮助孩子来做到自律。

父母可以让孩子做计划,父母协助,让孩子通过计划慢慢养成习惯。

·环境

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重要的,在父母都十分自律的环境中,孩子很容易养成自律的习惯;而父母不自律的时候,就算父母再怎么教育,孩子行动上还是很容易趋向于父母的行动。

钉钉崩了,孩子却在欢呼:“慢慢来,不着急修好”,学习这么苦?

不过呢,自律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自律后的反弹。

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的时候,会从外界给孩子压力和限制,让孩子培养出自制力。

但是自制力是压抑自己本性的行为,在日常学习中,越压制,之后的反弹会越严重。

这时候,父母就不得不使用另外一种教育方式:目标学习。

很多人都处在一个迷茫的状态,这不止是在说孩子。

就像上面提到的孩子在学习中,不知道自己这么“辛苦的学习”是为了什么。

父母常常会跟孩子说:“学习不吃苦,将来社会让你吃更多的苦。”

但是孩子会有疑问:什么是吃苦?我为什么不能现在快乐,将来的苦将来再说?

没有目标的话,就没有动力,也就没有坚持的能力,更加无法忍受没完没了的痛苦感受。

那么,怎样让孩子找到一个目标呢?

钉钉崩了,孩子却在欢呼:“慢慢来,不着急修好”,学习这么苦?

·目标要从孩子兴趣出发

目标可以是任意一件事情,但是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父母给孩子树立目标,孩子并不感兴趣,对孩子来说比无目的更加痛苦。

·目标要有小有大,有远有近

目标并不是说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就说出自己长大要当科学家的梦想。

很多孩子小时候不明白自己说了一句“想当科学家”、“想当明星”,这些和现实努力的关系。

那么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做更小、更近的目标,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在慢慢的向自己渴望的事情不断靠近。

钉钉崩了,孩子却在欢呼:“慢慢来,不着急修好”,学习这么苦?

父母们看到这里,应该也能看出来:快乐学习、自律学习、目标学习,在生活中其实可以同时存在的。

如果学习在孩子看来真的很辛苦、是障碍,那么父母可以通过不同角度去激励、刺激或者培养孩子去面对困难的能力。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学习并不是让孩子绝望的困难。

只是父母在引导孩子学习的时候,尽量减少用贬低、责骂、暴躁等负面情绪来对待孩子,那么学习在孩子眼中只是普普通通的经历,而不是苦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