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也是一種貢獻

今年的春節假期,註定是不平凡的假期。

一個月的時間,關在家裡無事可做。整天除了吃就是睡。沒事的時候也發發呆,想想事情。

疫情爆發初期,一天閒來無事,翻看微信,看到一老同學發的朋友圈似有送別之意,遂與她取得聯繫。得知她老公要去武漢支援(同學夫妻二人都是醫生)。因她在上班,簡單幾句便結束了對話。我不知道同學當時的心情是什麼樣的。也有可能因為忙,她一時顧不上想想這些事了。

結束對話,心中感慨萬千。想到那些奮戰在一線白衣天使,想到那些為戰勝疫情付出生命的醫生護士,他們該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情走向自己的崗位的呢?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這次疫情我們能做什麼呢?

看到政府每天發佈的疫情防控報告,看著每天減少的病例,想來想去,突然想明白,把自己關在家裡,安安靜靜的做一個宅男也是一種貢獻。

減少外出活動,不聚會,不走街串巷,少接觸人群,既減少了自己被感染的風險,也減輕疫情防控點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間接的也算是為國家做貢獻了。

那些從疫區回來的人,按照要求,主動報告,主動隔離,既可以保護自己,也減少了傳播風險的可能性,不僅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貢獻。

在這場特殊的戰鬥中,其實每個人都在做貢獻。我們不需要奔赴前線,也不需要付出錢財,只需要宅在家裡,就是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做的最大的貢獻。

宅,既是責任,也是貢獻。

“宅”,也是一種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