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散的心路成长 逐步思考 深入的过程(二)

上次我说到要用定投的模式来做股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很多基金公司也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这种方法盈利最终是时间的问题,只要时间到了,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你确实是能够赚钱。我的思考就从这种确定性中开始往下深入的思考。

若只是按照一般常用的定投逻辑,定期定投这样去存下去,其实最终你的收益曲线就是股价和基金价格的曲线,本质上还是回到了原点,收益也并不理想,但是盈利基本是确定。那好,我们来改造这个定投的模式。

我开始思考,只要一个股票从牛市的最高点开始下跌,只要月线创出12次新低,下一个月我第一次介入,月线创出第二次新低,我第二次介入,一直坚持到底部出现。只要月线有新低,我就在第二个月投入。当开始走牛市的时候,股价向上,月线创新高,我介入一次,只介入不超过9次。股价继续上涨,我就不介入了。这个方法我也研究了很长时间,用很多股票的历史数据尝试。盈利的结果比定额定投强的就太多了。我的模式好像又完善了一点。但是我还是发现了问题,每次多少合适,还是需要量力而行,以每月工资的20%左右作为标准进行投资,不能影响到一家人的生活。这就得不偿失了。这样的资金来源,就可以做到资金源源不断,只要工作还在,援兵可以源源不断。巴菲特炒股不也是援兵源源不断了。我作为小散,没有多大的资本,但可以以每月工资的合适比例作为投资的援兵。就是在这里,我开始思考如何建立资金的救援的问题,任何投资都不能孤军深入,很危险。

虽然这样的投资已经很稳妥,但我还不是很满意。这样的模式有个问题,投资的时间会很长,有时候会将投资成本拉到很高,最后一圈做下来,能赚钱,但并不理想。我只有在股票的投资成本上作为控制,才能够在未来赢得先机,获得一个较好的收益,也不至于负了好光阴。

我继续想办法,我将第一次介入时间节点下调到牛市高点下跌80%第一次介入,下跌到90%,我第二次介入,下跌到95%我第三次计入,下跌到97.5%我第四次介入。每次的介入资金为一个月工资,当然你可以自己定投入的比例。为什么是一个月工资,就是为了保证资金可以源源不断,打硬仗。选择3-5支股票介入,股票板块不能有ST,防雷退市,退市就游戏结束了。所以股票只能是垄断行业,资源独占性行业,躺着赚钱的行业,如峨眉山,黄山,银行,券商,机场,航空公司,都是不错的标的。这样的投资逻辑,有先头部队,打前锋,市值下跌50%有中锋,继续下跌50%有后卫,继续下跌还有后卫。不能将家庭所有资金孤掷一注,全仓进入,这无疑于就是战场上的孤军,很容易被包围全歼。我们的目的是要主力机构失去80%的战略空间后,还剩20%的空间时接入,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我们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