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走馬戲:田埂間的鄉土戀曲

蒲城走馬戲:田埂間的鄉土戀曲

蒲城走馬戲:田埂間的鄉土戀曲

  “他大黑,她媽黑,叫來他舅比顏色,他舅還比那鍋底黑……”

  頭頂粗布手帕巾,帶上硬腿圓橢眼鏡的藝人們神氣活現的表演加之生活氣息十足的唱詞,走馬戲早已成為蒲城人夏日納涼晚會不可或缺的節目。人們陶醉於這鏗鏘的鑼聲、動聽的絃樂以及節奏鮮明的梆子聲中,搖頭頓足,暢哼無禁,彷彿被帶著走入戲曲情節之中,妙不可言。

  與華陰老腔、富平阿宮腔、朱王秧歌劇等從名字就能清晰辨別的地方劇種來說,走馬戲似乎並不直白。緣何稱之為走馬戲?這裡的走和馬分別是指什麼?蒲城非遺中心主任楊佩華介紹道:“‘走’指的是挑夫,‘馬’是指馬伕、車伕,‘戲’則是戲耍之意。其實走馬戲這個名稱恰恰也說明了這是源於民間的一種戲曲。”

  關於走馬戲的淵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認為其最初源於戰國時期的鄭國,走馬戲與竹馬戲相通,傳說竹馬風俗起源於北方遊牧民族,是一種兒童模仿成人以竹代馬、奔跑嬉戲的遊戲,其氣氛熱烈祥和使老百姓深受感染,人們將一些民謠、童謠、牧歌、樵歌、情歌這些不同的小調融合在一起,創作出新的音樂,隨著其不斷地發展演變,也就成了如今我們欣賞到的走馬戲。

  相比於無據可考的第一種說法,第二種說法更為人們所接受,據唐代柳宗元的《館驛使壁》中描述,蒲城縣興鎮曾是唐代河東和北方大漠商隊進入長安的關隘,稱蒲津。現存唐代驛道必經的漫泉河石拱橋,依稀還有驛道的舊痕。作為當時“旱碼頭”的蒲津,陸路運輸的發達,催生出蒲城車伕、挑夫行業的興盛與發展。

  在馬車上歇息之餘,車伕、挑夫們便自娛自樂哼起鄉曲,唱起民謠,配以信手拈來的鍋碗瓢盆,車輪墊木,打擊合拍,並在與外界的交流中,逐步吸收絲綢之路上商隊中的三絃、胡琴等西域樂器,形成了地域鄉土曲藝——走馬戲。

  儘管關於走馬戲的起源說法不同,但這裡有一點卻是相通的,起源並興盛於草根人群的走馬戲,猶如一位容顏俏麗、衣著簡樸的農家女子,曲調豐富、唱詞詼諧,既有原生態的民間曲藝形式,又有發展變遷中的成熟豐腴,唱戲的人用土話唱,聽戲的人大多也只會聽土話,戲文的內容又是各地百姓所喜聞樂見的民間故事,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地攤式”的藝術形式,這種深深紮根於民間的藝術根基,才使得走馬戲穿越歷史時空,發展至今仍然能為人們津津樂道。

  走馬戲與其他戲曲表演最為不同的一點,就是其演出方式極為簡單,演出時不需要刻意搭建戲臺,一般情況下在村裡的空曠地方席地而演,但演員們的演技卻十分精湛,唱腔洪亮。每當纏綿悱惻的迷胡唱腔在村裡響起之時,人們便知又有一場好戲開演了。

  “我們蒲城走馬戲有‘座說座唱’、‘站說站唱’、‘拆唱’和‘彩唱’等多種演唱形式。其曲牌多元化,有唐代盛行的道歌之音,也有我們當地鄉曲之律;內容多以貶惡揚善、歌頌英雄人物為主,演唱不擇場地,舞臺、廟堂、田間、村頭都可以;三五人即可就地搭班,二三十人也能組團熱鬧一番。每逢農閒時間,我們就搭班子一起唱。在其發展過程,更是保留住了古代曲子的旋律、音節,更為珍貴的是,它留住了各個歷史時代的演進軌跡,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可視、可聽、可研、可讀的‘活化石’。戲一旦唱起來,就好像是一個織布機,格里格嘮都動彈,熱鬧得很。”蒲城走馬戲省級傳承人王文琪介紹道。

  說到走馬戲的發展,王文琪卻頗顯無奈:“走馬戲表演的黃金時期是上世紀六十年代,那時候幾乎人人都會哼哼幾句,唱的好不好是其次,但沒有人不會。如今隨著人們紛紛外出打工,年輕人越來越少,同時,走馬戲的流傳地域也在收窄,即使是在渭南地區,走馬戲也只侷限於在蒲城地區的傳唱。”

  與觀者感受到的表象相關聯的,還有藝人們所覺察到的內在變化,以音樂為例,成熟的走馬戲班社有文武樂隊伴奏,素有“大調七十二”,“小調無數”之說,學習和使用這些技巧並非易事,即使是表演多年的老藝人,他們對曲調的掌握也極為有限。目前,部分走馬戲曲調由於演奏技巧難度大已經趨於消亡,現僅存大調五十五個如珍珠倒捲簾、背宮、月調等以及部分小調。

  “大調多而且相對較複雜,就拿慢五更來說,沒有三五天是學不會的。這是傳承人最難解決的問題,如果沒有對這門藝術的熱愛,是很難把這些調子全面掌握的。這不止需要耐心,還要自己反覆的研究、練習。”藝人王安龍說。

  就個人來看,任何時候的人類社會文化,都存在“現代”與“傳統”的矛盾,人類文明總是伴隨著“突破傳統”與“繼承傳統”的矛盾,不斷向前發展。如果基於這樣的視角來看,幾乎很難有一個民間藝術能完全原汁原味的傳承。兼收並容,尋找與時代的契合點、與現代文明的“交叉點”是傳承中需要研究和正視的一大問題。就拿京劇來說,其從樂隊的配器開始改革,電子樂配器的嘗試,使得更多年輕人接收了這種藝術,同時其又大膽嘗試與歌劇音樂相結合,使京劇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可,被稱之為“ChinaOpera”。當然,京劇的這種傳承模式並非適合任何一種戲曲,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思考。

  “本色自然、親切生動”這大概就是蒲城走馬戲最吸引人的地方。觸摸這帶有泥土風味的草根藝術,別有一番民族的自豪,民俗的情趣和民生的情懷。我們期盼在未來的日子裡,走馬戲會走上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舞臺,被人們所認識、所瞭解,所欣賞,期待這個隱藏於田間地頭的瑰寶在創新與變革中傳承藝術生命! (渭南日報 記者 程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