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被称现代林徽因:从来不缺攻击,但她仍选择属于自己报道角度

这一次曼及全国的新型冠状肺炎,激起了不少人对于过往非典的回忆。而记录非典疫情采访故事的《看见》,也被人重新拿到了台面上讨论。

柴静被称现代林徽因:从来不缺攻击,但她仍选择属于自己报道角度

《看见》的作者柴静已经远离人们的视线很久了,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这个曾经在新闻媒体界颇有名气的女记者。

柴静被称现代林徽因:从来不缺攻击,但她仍选择属于自己报道角度

走上媒体人的路

柴静被称现代林徽因:从来不缺攻击,但她仍选择属于自己报道角度

在做记者之前,柴静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电台工作,当时刚刚进入社会的她拿到的工资并不高,每天听着各种人从电话里说出形形色色的故事,从而进行互动评价。

柴静被称现代林徽因:从来不缺攻击,但她仍选择属于自己报道角度

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两年,倾听故事的她培养出来了极高的共情能力。

之后她又进入地方电视台,负责一档栏目制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央视的陈虻,发现了柴静的天赋。

柴静被称现代林徽因:从来不缺攻击,但她仍选择属于自己报道角度

在进入央视之后,柴静被安排在陈虻手下工作。陈虻是一个极为严厉并且严谨认真的人,在工作过程中不允许手下有任何的粗心大意,而年轻气盛的柴静对这个上司的严厉非常不认同,但渐渐的,她在陈虻身上学会了很多有关新闻采访的东西,渐渐的却在陈虻的做事态度中学会了很多。而陈虻也在这个姑娘的蜕变过程中,愈发对她寄予期望。

柴静被称现代林徽因:从来不缺攻击,但她仍选择属于自己报道角度

08年陈虻逝世,她写了"陈虻不死",这篇文章也被收录到《看见》。她将陈虻描述成带给他新闻电视人精神的引路人,"我以为我失去了他,但是没有",情真意切让人动容。

柴静被称现代林徽因:从来不缺攻击,但她仍选择属于自己报道角度

在记录非典之后,柴静便走出演播室真正的做了一个调查记者。她曾经记录过无数的故事,每一个故事从她的口中说出,似乎都能触及最深处的内涵。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柴静甚至被人形容为当代的林徽因。其中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是也不难看出当时柴静在大众心里面形象如何。

新闻人的选择

文字是陈静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和其他媒体人相比,柴静有一股独特的倔强,这种决定可能是别人喜欢她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攻击她的理由。

柴静被称现代林徽因:从来不缺攻击,但她仍选择属于自己报道角度

在2014年,柴静离开了央视,拍出了一部引起沸沸扬扬讨论记录中国空气污染状况的纪录片,有人认为这是勇敢的发言,也有人认为这部纪录片里面有许多数据涉假,是是非非没有定论。

而她的感情生活也是别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刚刚进入央视,她身上的绯闻就没有停过,甚至还有传言说她还介入了作家冯唐的婚姻,不少男人为她离婚,但这个故事一直都是捕风捉影。

柴静被称现代林徽因:从来不缺攻击,但她仍选择属于自己报道角度

在结婚之后,柴静前往美国生下女儿,当时有许多人因此对她大肆攻击,最后她不得不站出来解释自己的女儿先天患有疾病,在美国出生是为了更好的医疗条件。

柴静身上从来不缺攻击,但是她依旧选择了了属于自己的报道新闻的角度。她坚持去报道那些常常被人忽略的事情,不管最后得到的反馈是正面还是负面,都是如此一往无前,这其实就是媒体人的勇气。

如果一个媒体人放弃了自己的自主权,成了别人的发声器,那真是最大的悲哀。但幸运的是,在这次与新冠抗争的过程里,坚持报道事实揭露各种问题的媒体人,依旧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