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是什麼?為什麼以前不常見?

Pan6246


營養器官肥厚多漿,細胞內含有豐富的水分,耐旱性較強的植物稱之為多肉植物。多肉植物品種數以萬計,我們身邊許多常見的植物其實就是多肉植物,比如:蘆薈、仙人掌、瓦松、麒麟掌、玉樹、銀手指、量天尺等,它們不是不常見,而是人們已經習慣了它們默默無聞的存在!伴隨著多肉植物風靡全球,它們才又重新被關注起來。

多肉植物其實很常見,甚至出現在我們的童年記憶裡!

1、多肉植物是屋頂上的瓦松和顛石蓮!

以前的老房子基本都以土磚、瓦片的結構為主,在積滿了落葉和青苔的房頂上瓦松和顛石蓮自顧自的恣意生長,甚至沒有人在意它們從哪來、如何繁衍?那時,在終日為了生計奔波勞累的農村人眼裡它們只是幾棵不起眼的雜草!即使現在生活富裕了,信息靈通了,知道它們是多肉植物了,樸實的農家人依然也不會刻意的去採集它,彷彿它們本來就應該待在那裡,講述一段流淌的歲月!

2、多肉植物是房前屋後除不盡的不死鳥!

生活在農村的孩子應該都有接觸過如同野草一般的不死鳥,有些地方也叫它落地生根。葉片像羽毛一樣,邊緣長有小鋸齒,每一個小鋸齒又能再長出一些嫩芽,這些側芽成熟以後會長出氣根,掉在泥土裡又能再長出一棵,彷彿春風吹又生!那時,它們只是房前屋後惹人嫌還除不盡的雜草……

3、多肉植物是土牆上臉盆裡養著的"厚臉皮"!

在我的老家湖南,有一種叫"厚臉皮"的植物,葉片肥厚、排列成好看的蓮花狀,葉色有時呈粉藍色有時又呈淡粉色。也許是惹人喜愛吧!人們將它用爛的鐵臉盆養在院子裡的土磚牆上,時間長了它便將根扎進了土牆裡,蓬勃的長成一片!它便是現在人們所熟知的多肉植物——冬美人!

4、多肉植物是農家小院裡的玉樹!

玉樹葉片肉質肥厚,四季常青,在南方的農家小院裡很常見!特別是露養了多年的玉樹,枝幹粗壯,枝葉茂盛,偶爾滿樹銀花。在哪個沒有各種花草爭豔的年代,它承包了院子裡四季的風景!雖然在我的老家它叫"四季青",沒有玉樹這麼大氣優雅,但它也是難忘的多肉記憶!


除了以上列舉的這些,各種仙人掌類多肉植物在農村也一直很常見!調皮的男孩子們喜歡拿它惡作劇,那拔不出來的小刺,是童年隱隱作痛的回憶!現在才知道原來那些渾身是刺的仙人球叫金琥,如手指般細長的條狀仙人掌叫美人指,巴掌大小、肉質肥厚的仙人掌叫牛舌掌……它們也都是多肉植物!

當某一種東西流行起來,就會漸漸活躍在大家的視線,多肉植物也是一樣!其實,在它沒有火起來的時候,它也在我們的記憶裡停留過……

本文配圖為網絡圖片,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歡迎大家有盆栽方面的問題給我留言或邀請回答,感謝閱讀!


園藝印象


您好,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多肉植物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

廣義的多肉植物,是指所有具有肥厚肉質莖、葉或根的植物,包括了仙人掌科、番杏科的全部種類和其他50餘科的部分種類,總數達萬種以上。

狹義的多肉植物或多肉花卉,不包括仙人掌科植物,而將仙人掌科植物專稱為仙人掌類植物或仙人掌類花卉,簡稱為仙人掌類或掌類,之所以要分開是由於它們之間在習性上、栽培繁殖上有區別。目前國內外專家基本上都是分開敘述的。一般提到的多肉花卉或多肉植物是指狹義的定義,主要指番杏科、景天科、大戟科、龍舌蘭科、蘿摩科、百合科等根、莖、葉肉質肥厚的種類,而不包括仙人掌科植物。






裝修管家阿廣


多肉植物是什麼?多肉植物,即多漿植物,是指根、莖、葉三種營養器官中至少有一種是肥厚多汁並且具備儲藏大量水分的功能,能讓其在暫時無法獲取外界水分供應還能獨立生存一段時間的植物。多肉植物包含的品種是非常多的,據粗略統計就有上萬個品種,像我們平常看到的各種仙人球、仙人掌、蘆薈,以及法師、仙女杯、山地玫瑰、玉露、玉蝶、東美人、觀音蓮、玉樹、金枝玉葉等等,都屬於多肉植物。

在植物界多肉植物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多肉植物包括仙人掌科,而狹義的多肉植物則把仙人科剔除在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那是因為仙人掌科的植物不管是植株形態還是生活習性都跟其它科屬的多肉植物有很大差別,另外它本身也是一個很大的科屬,其下分140屬,而品種則有2000餘種,都放在一起的話顯得太過於冗雜了,所以很多植物分類中都將它們單獨分開來講。

為什麼多肉植物以前不常見?多肉植物以前不常見是因為它們很多都是外來植物,產於國內的多肉植物品種是非常稀少的,比較出名的也就是產於雲南的滇石蓮和立田鳳,而其它的就只有垂盆草、佛甲草和各種瓦松了,它們之中除了滇石蓮和立田鳳以外,其它的品種觀賞性都比較低,雖然之前也有人栽種,但大多數都是作為食材或者藥材,題主在大城市裡自然難得見到它們了。

多肉植物最大的三個產地分別是加納利群島、非洲南部和墨西哥城周圍,而現在大熱的法師系和山地玫瑰系多肉就產於加納利群島,生石花和金枝玉葉、玉樹、火祭等則產於非洲南部,吉娃娃、墨西哥巨人、晚霞、鋼葉蓮、廣寒宮等,以及多個仙女杯品種則產於墨西哥。這些多肉植物開始都是野生的,後來經過馴化和園藝雜交才開始大規模的繁殖,然後又被出售到世界各地,進入我國最早大概是在2000年左右,開始養的人也非常少,所以這也是多肉植物以前不常見的一個原因。

現在多肉植物已經遍地都是了,而且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養,記得前幾年多肉植物剛剛開始火的時候,買葉片都要幾塊錢甚至是10多塊錢1片,比如說吉娃娃、藍石蓮、魯氏石蓮、黑王子等等,而現在它們已經完全淪為了贈品,甚至送人可能都沒人要了,因為人手都有好幾棵。不過多肉植物現在能大火也是正常的,畢竟它們大多數體型小巧,栽種的時候不佔地方,而且出狀態的時候又非常的漂亮,而對於美好的事物,我們總是會忍不住去喜歡的。

就這些吧!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作為肉友實際處理之參考所用,圍觀的肉友如覺得言之有理,請點個贊,在下感激不盡!如有更佳處理之方式,亦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以討論。


唐長老多肉札記


什麼是多肉植物?

1、名稱

多肉植物亦稱多漿植物、肉質植物,在園藝上有時稱多肉花卉,但以多肉植物這個名稱最為常用。

2、特點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營養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莖或葉或根(少數種類兼有兩部分)具有發達的薄壁組織用以貯藏水分,在外形上顯得肥厚多汁的一類植物。

3、生存環境

它們大部分生長在乾旱或一年中有一段時間乾旱的地區,每年有很長的時間根部吸收不到水分,僅靠體內貯藏的水分維持生命。有時候人們喜歡把這類植物稱為沙漠植物或沙生植物,這是不太確切的。多肉植物確實有許多生長在沙漠地區,但卻不是都生長在沙漠,沙漠裡也還生長著許多不是多肉植物的植物。


醉美多肉A


多肉植物是來自於南非亞熱帶森林的植物,自身特點肉厚,抗旱性強的野生植物。


2860936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營養器官肥大的高等植物,通常具根、莖、葉三種營養器官和花(Flower ['flauə])、果實、種子三種繁殖器官。在園藝上,又稱肉質植物或多肉花卉,但以多肉植物這個名稱最為常用。

多肉植物在中國也很常見,如景天屬、伽蘭菜屬的一些品種一般在農村的屋頂上也會出現,山野中也時有野生的塊根種類,只不過中國人不太重視這些植物種類,沒有開發成為商品。現今韓國、日本等國家將他們培育出來銷往世界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