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7大涉税风险!千万别出错,小心给自己惹麻烦

这17大涉税风险!千万别出错,小心给自己惹麻烦!

一、关注临界点

测算各实体利润情况和所得情况,重点关注可能导致税负巨大波动的临界点100万、300万所得,企业应采取较为谨慎的措施应对。

二、检查企业所得税优惠条件是否满足

对照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联系公司实际情况,进行排查,重点关注优惠的条件、留存的资料等,提前进行测算和应对。

比如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测算下收入指标、研发费指标是否符合文件要求。

比如研发费加计扣除,一定要在账上清楚的列出明细,不要设置账外表格记录了。同时为降低风险,可以事先向科技部门申请研发项目的界定。

软件企业、离岸服务外包、西部大开发等都有类似的指标要求,我们关账前需要对此保持高度关注并尽量争取享受优惠。

三、关注两类借款情况

1、自然人股东借款

一定本月底前收回,过完年再借给股东就没事了,不要想着编理由说成生产经营方面的借款。

2、公司无偿借款

除了集团内成员单位,其他关联企业之间的无偿借款都是要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的。

四、关于发票问题

1、收取供应商的发票

不要想着政策规定在汇算清缴前取得发票就可以,这样的事多了,风险很大,也记不清。

建议提前拟一个催票通知,由采购或业务部门直接向供应商催票。但可能出现供应商因你方不能付款所以拒绝及时开票给你方的可能,此时应想好对策。

另外开出发票后,业务部门要及时跟踪发票的交接情况,确保客户已收到发票,且开票内容无误。不要出现跨年作废的情况,容易影响结算和回款进度。

注意:500万的一般纳税人与小规纳税人的临界点问题,自己把控,超过了就要转一般纳税人,面临更严格的税务管控。

五、检查收入与报表是否一致

关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增值税申报表和财务报表的收入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是否有充足的政策依据。

六、检查年终奖等是否已计提

个税申报系统里的税前工资是否与账面上进入成本费用等科目的工资是否一致?是否已足额计提了过年才发的年终奖和绩效奖励?

七、检查折旧摊销是否准确

全面复核,确保折旧、摊销足够、充分、准确。

八、关注预提费用、暂估材料等科目

参照上述第四点进行催票。

九、关注借款利息支出

是否取得了发票?根据28号公告之规定,增值税项目都应开发票。

十、检查欠缴税款

缴的税款尽量在规定的期限内申报缴纳,如果资金确实紧张,也要先申报,办理缓缴手续后,缓缴期限内不加收滞纳金。

十一、检查异常费用

重点关注大额整数类凭证或交易,检查的重点科目是福利费、办公费、业务接待费、咨询费和服务费,这里面可能有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的问题。

千万不要出现买发票的事,买发票不如白条。

也不要出现几百万的莫须有的咨询费发票。

十二、检查印花税

连租赁的办公楼、增加的实收资本、股权转让等业务涉及的印花税都不缴就有点过分了,该缴的得缴,不要跨年了。

十三、检查营业外收入

不要漏掉返还个税手续费增值税、处置旧固定资产的增值税。

十四、贸易出口相关

你收汇了吗?退税了吗?转内销了吗?办理了免税申报了吗?全面列表排查每张报关单、每一条数据,确保都得到了妥当的处理。

十五、关注加计抵减的享受

2020年在确定是否能享受该政策时,将依据2019年的符合加计的主业收入是否达到50%确定,企业需要注意把握住此指标。

关于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的政策详情,可参照下方导图了解:

十六、关注留抵退税

如果企业符合办理留抵退税的条件,请抓紧时间办理。

十七、密切关注个税汇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已经发布,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94号也对个税汇算清缴的例外情况进行了说明。

关于个税汇算大致的思路已经清晰。虽然个税汇算是员工本人的事,但财务人员到时必然要帮助员工,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必要时,员工也可能会委托公司进行个税汇算清缴,到时候这个工作还是要落在财务人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