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和高血壓是一回事嗎?

潘天亮


高血壓和高血脂,當然不是一回事,但是在健康風險評估和疾病控制方面,這兩個問題往往需要綜合考慮,一起控制。

大多數的心血管疾病之所以發作,其罪魁禍首都是由於我們的動脈血管出現硬化、斑塊等問題,進而出現狹窄,甚至最終出現斑塊破裂,血管梗塞等問題所引起。但為什麼會出現動脈血管的硬化呢,除了年齡衰老,家族遺傳等不可控因素影響外,高血壓和高血脂就是兩個大的重要風險疾病。

對於原發性的高血壓、高血脂,都是難以根治,需要長期控制的慢性疾病,這些慢病,往往發病初期沒有太多症狀,甚至完全沒有不適感覺,但如果長期不控制血壓和血脂,就會對心血管系統以及其他靶向器官造成健康損害,等到真正出現冠心病、心梗、腦梗等重大問題時,再去控制,往往就太晚了!

通常對於高血壓的定義沒有年齡區分,只要是血壓高壓超過140,和(或)低壓超過90的水平,就屬於血壓超過了正常水平,屬於高血壓的問題了。高血壓會使血管長期承受過高的壓力,血管彈性逐漸變弱,加速血管衰老硬化,同時也會誘發心梗、出血性腦卒中等重大疾病問題,長期不控制的高血壓,還會影響腎功能,導致眼底健康出現問題等靶向器官損傷。

高血脂則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主要原因之一。體內血液中脂質濃度的升高,會使膽固醇更易於沉積於血管內壁,最終形成粥樣的脂質核心,上面覆蓋纖維帽,形成血管斑塊,這些斑塊是導致血管硬化,狹窄,甚至堵塞的重要原因。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是高血壓還是高血脂,對於我們的健康危害並不是這個疾病本身,而是這些疾病可能帶來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在目前的這類疾病控制中,往往是綜合考慮血壓血脂情況的。舉2個簡單的例子——

舉例1:對於血壓邊緣升高和一級輕度高血壓的朋友,如果是單純的血壓偏高,而沒有高血脂或其他方面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通常我們建議可以先不服用藥物,來通過生活調理的方式來降低和保持血壓水平,通常通過生活是的干預調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態,血壓往往會有較好的下降,有時甚至能夠將至達標水平以下;但如果存在高血脂,特別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重度升高的情況,如總膽固醇超過7.2,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過4.9的情況,即使不考慮血壓水平,也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風險患者了,因此,如果此時還伴隨一級高血壓的情況,就不會考慮先生活調理了,而是應該在加強生活調理的基礎上,馬上啟動服藥降壓治療,降壓的同時,也應該服用降血脂藥物調節血脂,把血壓控制在130/80以下,血脂控制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6以下,才能夠最有效的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舉例2:對於有高血壓問題的朋友,其血脂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並未超過3.4的水平,但如果綜合評估心血管風險,比如同時還有糖尿病、肥胖等問題,或者已經併發心血管疾病的情況,對於這樣的情況,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未超過報告單上的上限值,醫生也會推薦服用他汀類藥物來進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這是因為對於心血管疾病高危風險的高血壓患者,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達標水平時控制在2.6以下,而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壓患者,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達標水平時控制在1.8以下。

最後總結一下,高血脂高血壓並不是同一個疾病,但卻是在心血管疾病綜合風險評估中不可或缺的兩個重要風險因素,我們控制血壓、血脂,最終的目的也是為了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這兩個慢病往往需要綜合考慮,通盤控制。


李藥師談健康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高血壓跟高血脂就像一對孿生兄弟,常常同時出現,好像得了其中一個另一個也慢慢的出現。其實高血脂和高血壓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疾病,他們的發病原因和診斷方法都是不同的,因此也不是一回事。

高血脂指的是體內血脂水平的升高,高血脂的病因有兩種:原發性高血脂和繼發性高血脂。原發性的高血脂不僅僅與基因遺傳有關,還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繼發性的高血脂是由其他疾病而造成的血脂異常,比如糖尿病、腎病和肥胖等。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值的高低是診斷高血脂的主要標準。

高血壓,則指的是循環系統內部的血壓比正常值高,以體循環動脈血壓的升高為特徵的一種綜合徵。精神緊張、飲酒過多、高鈉鹽和低鉀飲食等都會促使血壓水平的升高。如果在沒有服用抗高血壓藥的前提下,在不連續的三天內分別對血壓進行測量,而測量的結果是血壓的舒張壓大於或等於90mmHg,或者是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40mmHg時,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所以,高血脂和高血壓這兩種疾病是不同的。但是,高血脂和高血壓兩者也存在著一定的聯繫,即使在短期內只是診斷出了其中的一種疾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另一種疾病也有可能會隨之而引發。兩者之間的聯繫在於:第一,高血脂會加重高血壓。當血脂的水平升高之後,大量的血脂會在血管內堆積起來,導致血管變硬,使得血管的彈性減小,血液流動的速度變慢,使得血壓升高;第二,高血壓和高血脂發病率較高的人群都是一些肥胖人士。

因此當高血脂、高血壓都存在的情況下,想要降壓不僅僅是單純的降壓,還要降低血脂。而高血壓與高血脂直接的關係就是,高血壓可能不會導致高血脂,但是長期的高血脂會導致血管堵塞,變相的導致血壓增高。

如何預防高血脂?

1、高纖維飲食

食物中的食物纖維可以與膽汁酸相結合,這樣就可以降低血清膽固醇的濃度,富含食物纖維的食物主要有粗糧和雜糧,還有幹豆類食物和蔬菜以及水果等食物。

2、戒菸戒酒

長期吸菸和酗酒會干擾血脂的代謝,就會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上升而引發高血脂,所以中老年人應該戒菸戒酒,在平時可以適量的喝一些綠茶,能夠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3、低脂低膽固醇飲食

老年人在平時要嚴格控制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量,石油應該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比如豆油和花生油以及玉米油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4、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老年人在平時要保持生活有規律,要參加體育活動和文娛活動,同時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要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和焦躁不安等負面情緒的發生,而且不能夠過度勞累,要注意勞逸相結合。


內科講堂


我們常聽說現在很多人有“三高”,一般就是指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所以很容易讓人把高血壓和高血脂連在一起,以為這是同一種疾病。其實不然,高血壓與高血脂之間既是相差甚遠,卻有處處關聯,相信你可能還不瞭解其中詳細。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好好學習一下吧。

高血壓與高血脂是不相同的兩類疾病

1. 高血脂

指的是體內血脂水平的升高,它可以分為原發性高血脂和繼發性高血脂,原發性的高血脂不僅僅與基因遺傳有關,還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繼發性的高血脂是由其他疾病而造成的血脂異常,比如糖尿病、腎病和肥胖等。

2. 高血壓


則指的是循環系統內部的血壓比正常值高,以體循環動脈血壓的升高為特徵的一種綜合徵。精神緊張、飲酒過多、高鈉鹽和低鉀飲食等都會促使血壓水平的升高。

由上可見,前者是以血脂為檢查目標,後者是以血壓。兩類疾病的誘因有所不同,且可能導致的危害也有差別。那就為其在各自的診治方法上也劃開了一條分水嶺。

高血脂和高血壓有什麼關係呢

1. 互相影響

當我們體內的血脂水平升高以後,因為大量的血脂在血管內逐漸堆積,就會導致血管變硬,使得血管的彈性減小,血液流動的速度變慢,由此導致血壓升高。所以血脂會影響血壓,反過來血壓也會影響血脂的流動,如此惡性循環,呈現一種互相影響的關係。

2. 相近的發病人群

我們知道,肥胖人群患上三高的風險係數是比較大的。其中一個病因就是肥胖者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導致血液中膽固醇水平升高,血脂也跟著提升,接踵而來的還有高血壓。

所以,對於肥胖人群來說,要想降壓首先就要降脂,通過降脂可以減少血管的外周阻力,進而起到降壓的目的。

總而言之,大家日常應注意做好高血壓、高血脂的預防工作,保持健康的體重,注意飲食均衡,但勿暴飲暴食,同時積極鍛鍊身體,更不要忘了控制血糖哦!


康愛多網上藥店


高血壓和高血脂兩個不是一回事,不過他們兩者再加上高血糖被合稱“三高”,這個應該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三高被看作是中年人健康的一大“殺手”。


高血脂和高血壓雖然不是一回事,不過關係是十分的密切,都是心腦血管疾病,並且多數會相伴發生,相互影響,所以才會有人認為他們兩個是一回事。


那高血壓個高血脂分別指什麼,有什麼聯繫嗎?

1、高脂血症: 通俗點說就是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過高,超過正常值,就會在血管壁上堆積,容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血管腔狹窄,甚至堵塞,進而引發腦梗等其他的心腦血管疾病。

2、高血壓: 就是動脈血壓高於正常,它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血管壁彈性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等,高血壓也是容易引起其他的心腦血管疾病的。

再來說一下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 高脂血症時血液中脂蛋白含量增加,那自然血液運行的阻力就加大,那血壓就會升高;另一方面脂蛋白可能導致血管腔堵塞狹窄,相對於血液運行的管道狹窄了,那自然血壓就升高了。

這個可以想象一下拿橡膠水管放水,血管腔狹窄阻塞就相當於擠壓水管的頭部,那樣水噴出來的就遠了,因為水壓升高了,是一樣道理的。

除此之外,兩者的發病原因也是有共同之處的,肥胖,過食油膩的食物,缺乏運動等,都是可能導致高血脂和高血壓同時產生的。

所以為了避免,儘量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血脂偏高的人群一定要注意飲食,平時在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少吃油炸和油脂特別高的食物,另外呢,像一些能量特別高的食物也要少吃,比如說奶油蛋糕,很甜的巧克力等等。

每天有空的時候,或者是每週末有時間,儘量的適當的鍛鍊鍛鍊,不僅可以讓自己的身體上的肌肉得到鍛鍊,另外呢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還可以讓循環系統中很多血管的彈性得到一定的鍛鍊和提升。


張浩醫生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壓和高血脂都是人們十分熟悉的疾病,這兩種疾病也屬於我們常說的“三高”中的“兩高”。很多人對於高血壓和高血脂之間的聯繫也十分地關注。那麼,今天就來說明一下高血壓和高血脂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繫。

雖然在目前的研究中,暫時沒有數據表示高血脂會直接引起高血壓,但是高血脂仍然會間接導致高血壓的發生。這是因為在很多時候,高血脂會使患者出現動脈硬化的情況,進而影響患者血壓的調節功能,誘發高血壓。

其實,不論是高血脂還是高血壓,它們對患者身體健康都會有很大的危害。高血脂除了會誘發高血壓之外,它還會損害患者的肝功能以及冠狀動脈,在很多時候它還會引起冠心病。高血壓和高血脂一樣,如果長期放任不管,很容易就會給肝臟和動脈造成不可逆的損害。所以,在患上了高血脂和高血壓之後,患者一定要採取措施應對,這樣才能降低高血壓和高血脂對身體的危害。

想要減輕高血脂和高血壓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患者在平時可以多加強鍛鍊身體。適當的運動可以很好地幫助患者增強抵抗力,預防各種疾病。除了多運動外,高血脂和高血壓患者也要多注意平時的飲食。在飲食上,患者要多吃些粗糧,少吃些油膩的食物。對於咖啡、濃茶和酒,高血脂和高血壓患者也要避免飲用。

從事臨床工作20多年,中國名醫理事會會員,擅長診治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心病,風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醫聯媒體


不是一回事兒。高血壓說的是動脈血管裡面血流的壓力增高,高血脂說的是血液中脂類物質(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增高。

雖然高血壓和高血脂不是一回事兒,但兩者常常有著共同的發病基礎,例如吃得太多、運動太少、肥胖、長期情緒緊張等等。簡單的理解,高血壓與高血脂是在一塊共同的土壤上生長出來的兩棵毒草。

之所以說它們是兩顆毒草,是因為二者狼狽為奸,共同幹壞事兒——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動脈斑塊逐漸長大,就會引起心臟、腦、腎臟等部位的血管狹窄,引起相應部位缺血、缺氧。如果粥樣斑塊突然破裂,還會使得動脈血管迅速閉塞,導致心梗、腦梗等嚴重後果。

高血壓和高血脂如如何共同幹壞事兒呢?

如果把動脈粥樣斑塊比喻為一鍋粥,血脂(主要是膽固醇)就是熬粥用的米,是形成動脈粥樣斑塊的原料,而高血壓就是煮粥的火。我們的動脈血管最內層有一層嚴密的內膜,平時膽固醇是進不去的,高血壓病人血管內血流壓力增高,會破壞血管裡面這層膜。當血管內膜出現損壞後,血液中膽固醇就會乘機而入,在血管壁內逐漸積累增多並形成斑塊。

所以說,要想預防心梗、腦梗,降壓、降脂一個也不能少。

我說明白了嗎?這就是高血壓與高血脂的關係。


郭藝芳心前沿


高血壓和高血脂就像一對孿生兄弟一樣,常常同時出現。即使短期內只是診斷了其中一種疾病,隨著時間的遷移另外一種疾病也會隨之而來。每天在大量繁複的臨床工作中,最常見的就是既有高血壓又有高脂血症的患者。他們同時具有兩種疾病,往往這些患者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機率很大。

今天張大夫就來講一講這其中的原因。

1、高血脂可以加重高血壓

血脂水平升高後過多的血脂可以進入血管壁,形成動脈的粥樣硬化性改變,動脈粥樣硬化性改變可以使血管變硬,血管管腔變窄。這樣一來,外周血管的阻力機會明顯升高,血壓也就隨之升高。

血脂升高以後,血液的粘稠度還會隨之增加,血流速度會減慢,這時候機體為了調節,只能把血壓調上來,這也是高血脂患者易發高血壓的原因之一。

2、高血壓又會促進血脂在血管壁堆積

高血壓時血流壓力增大,撞擊和撕裂血管內膜,造成血管內膜損傷。這樣一來,就為血脂在血管壁蓄積創造了條件。血管壁內不斷蓄積血脂,最終導致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又回過頭來加重高血壓。

3、好發人群

高血壓和高血脂,兩者都較易發生於體形肥胖者;這些人往往嗜好高脂、高鹽、高糖飲食,或嗜好菸酒者;有些人則是生活無規律,壓力大,精神緊張者,同時常常熬夜;還有些患者是有高血壓或高血脂家庭遺傳傾向者。

綜上所述,這就是為什麼對於高血壓患者我們要特別注意篩查血脂。而對於高血脂病人我們要特別監測血壓的原因。希望我的介紹對您有所幫助。

更多健康信息,請關注張之瀛大夫頭條號。


張之瀛大夫


這是一對害人兄弟,狼狽為奸,再加上糖尿病,常常被我們稱之為三高!

三高三高,雖然是兄弟,並不是一個人,但都是大壞蛋,危害著我們的血管,危害著我們的心腦腎等等各個臟器。

高血壓和高血脂當然不是一回事,但這哥倆,或這哥仨常常一起出現,具有高聚集性,所以這也是被稱三高的另一個原因。

我們先看看大哥,高血壓。

為什麼是大哥呢,因為高血壓發病率極高,我國接近2.7億高血壓患者,幾乎每4個人就一個高血壓。如果高血壓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會發生:冠心病、心衰、腦梗死、心絞痛、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腎衰等等惡性後果。

目前我國高血壓診斷標準如下


也就是正確測量血壓的情況下,如果收縮壓>140或和舒張壓>90,就要考慮高血壓。

高血壓又分為繼發性高血壓和原發性高血壓,但不管什麼原因,我們都需要重視。

建議:低鹽飲食,每天鈉鹽控制在5以內,低脂低糖飲食,運動鍛鍊,控制體重,戒菸戒酒,規律作息,如血壓仍不達標者,建議服用降壓藥。

高血脂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主要原因,血脂其實不是一個指標,一般包括血脂四項

(每個醫院的機器不一樣,參考值略有差別。) 總膽固醇 2.8~5.17mmol/L

甘油三酯 0.56~2.1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1.04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3.4mmol/L

高危人低密度目標是<2.6mmol/L,

極高危人低目標是<1.8mmol/L。

這四項都是我們要參考的血脂,沒有所謂的血稠。所以王醫生問哪項血脂異常。 這四項血脂,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血脂,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理論上稍高一點比較好。

您的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均偏高,所以目前開了高脂血症。

高血脂的預防,一方面可以人為控制,比如低但膽固醇飲食,控制體重,運動鍛鍊為主。 但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大部分是由於人體代謝異常導致的,少部分是因為飲食不控制引起的。從一定程度上說,如果每天不攝入一定量的膽固醇,身體就會製造更多的膽固醇。(當然這也是相對的),這也就解釋為什麼瘦人或不吃肉的人膽固醇也會升高。

建議,如果通過健康生活方式後,複查血脂,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好還是偏高的話,我們建議最好服用他汀藥物來控制。

總之,高血壓和高脂血症不是一回事,但是一趟活,狼狽為奸,一起危害著我們的身體健康。


關注健康,關注心血管王醫生,從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預防三高,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心血管王醫生


你好!
高血脂和高血壓肯定不是一回事!但是這個問題問得非常的好!因為,在實際中,高血壓和高血脂有著非常大的聯繫,在治療時,高血壓往往被治療不足,而高血脂往往被調脂藥過度治療的多。


一,高血脂
1,高血脂的診斷
高血脂也叫血脂異常,和其他心血管風險因素相互作用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防治血脂異常對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從下圖來分析提問者的血脂情況


此患者的膽固醇為7.15mmol/L,大於上圖參考值的6.1mmol/L,同理,患者的低密度膽固醇也超過正常參考值的3.62mmol/L,高血脂類型為高膽固醇血癥。這兩個膽固醇高,是冠心病、腦卒中等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特別是低密度膽固醇最為重要。

患者的高密度膽固醇也超過正常參考值1.89mmol/L(如上圖),而這個升高則被認為是冠心病的保護因素,所以在病情風險評估時,這個升高可以抵消膽固醇升高的一個危險因素。

但是,首次發現血脂異常時應在2~4周內複查,若仍屬異常,則可確立診斷。

2,高血脂的治療
高血脂的治療生活方式干預是首要的基本的治療措施,藥物需嚴格掌握指徵,藥物治療好多患者和醫生過度治療。嚴重的高脂血症考慮血漿淨化療法或外科治療。


(1)生活方式干預
生活方式改善可以使血脂正常。該 患者注意飲食中少動物內臟、動物油、油炸等高脂肪食物的攝入。適當補充植物固醇和可溶性纖維食物,具體是指多蔬菜水果,木耳芹菜等。

其次注意增加有規律的體力活動,控制體重,保持合適的體重指數(BMI<24kg/M^2)。戒菸限酒、禁烈性酒,限鹽。

(2),調脂藥物治療
該患者暫不適合藥物治療。為什麼呢?

(1),患者無高血壓、冠心病、缺血性腦卒中、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病。

(2),患者也無慢性腎病、糖糖尿病、嚴重高膽固醇血癥(總膽固醇≥7.2mmol/L或低密度膽固醇≥4.9mmol/L)。

(3),患者亦無下述2項以上的危險因素合併高血壓:如吸菸,高密度膽固醇降低<1mmol/L,年齡(男性大於45歲,婦女性大於55歲)。

(4),沒有遺傳性高膽固醇血癥等病史。


二,高血壓
高血壓和高脂血脂一樣,長期導致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嚴重影響身體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長期高血脂可以引起高血壓。好多高血壓患者確診後,該吃藥不吃藥,只單純生活方式改善,或降壓藥停停吃吃,血壓波動,長時間這樣同樣影響動脈硬化。

總結,該患者無高血壓病史,若亦無上述其他病史,只是這樣的高脂血症,建議暫生活方式改善治療1月後複查。

餘千蘭


高血壓和高血脂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

先說一下高血壓,我們身體裡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時候,會對血管壁產生一定的側壓力,這個壓力就是“血壓”。我們平常所說的血壓一般都是指動脈血壓。測量過血壓的人都知道,血壓有兩個值:收縮壓和舒張壓,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高壓和低壓,正常情況下收縮壓在120mmhg以下,舒張壓在80mmhg以下。


如果在沒有使用抗高血壓藥情況下,凡是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 90mmHg的人,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血壓值並不是測量一次就可以確定的,而是要在非連續性的三天內分別測量三次,如果這三次都要高於正常標準就可以診斷了。也就是說非連續性三次測量高壓都在140mmHg以上,不管低壓是多少你都是高血壓,或者你的低壓三次都在90mmHg以上,不管高壓是多少也都可以診斷高血壓,這裡面也包括140/90mmHg的情況 。

在2017年美國新版高血壓指南中將高血壓定義為≥130/80mmHg,取代以前140/90mmHg的高血壓標準。這就使得美國高血壓患者人數一夜之間增加了許多。在我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更改高血壓的診斷標準。

高血脂是指血液當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其中包括甘油三酯增高和/或總膽固醇增高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應該說是“血脂異常”更確切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