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转)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一,生产队,牛马是集体的,土地是集体的,生产处的粮食,是集体的。

二,生产队的粮食,按人头分。一家一、两斗。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三,那时出勤赚“工分”,插秧半天多少工分,除草耕田多少工分,割草交给集体要给多少工分。

四,男女有别,男子算“劳力”,女子算“半劳力”。男子出半天工,得十分,女子出半天工,只能得五分。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五,集体的耕牛,是分配给耕把式用的。春耕的时候,集体出动。耕牛满地,耕地的号子,飘扬在希望的田野上。

六,丰收以后,集体的粮食是收藏在集体的仓库里。

晾晒的时候,肩扛臂抱,一斗一斗运到场上。

收储的时候,再一斗一斗运回仓库。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七,磨盘有的人家有,有的人家没有。磨面粉的时候,用的是集体的毛驴,要提前预约登记,用完以后,要及时送回养殖场。

八,白面馒头,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九,平时吃的最多的,是玉米面,是山芋。还有高粱粉。豆面。

十,菜饭,就是蒸米饭加点青菜白菜叶子,放点盐,放点油,煮熟而成。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十一,吃的菜:炒四季豆,炒茄子,炒扁豆,炒萝卜,炒白菜,炒土豆,炒冬瓜皮,炒豆芽,烧豆腐,萝卜粉丝汤。

十二,大菜:猪肉炖粉条,猪肉烧萝卜,鱼汤烧萝卜,大蒜烧肉,鱼锅豆饼,鱼锅粉条,白菜烧肉。难得一见。

十三,炒素菜不是放油,是用一块厚布做的“油角”,在锅底润一润。(应该是在可怜的一点猪油里浸泡过,每次炒菜的时候,在锅底润下。权当放过油了。)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十四,鱼在那时不是好菜。费油,那时没有油,所以不好吃。

十五,那时的鱼很多,有水就有鱼。下大雨。就有鱼。河里,河沟里,到处都有鱼。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十六,有网抓的小鱼,晒成鱼干,炒辣椒。很多。

十七,粗粮粥,很稀,能照人影。一次能喝三、四碗。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十八,麦面很少。常吃的玉米饼,高粱病,山芋饼。还有玉米面和小麦面掺在一起的综合饼。档次算高了。

十九,南瓜粥,天天吃。冬瓜汤,天天喝。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二十,煮山芋,天天吃。

二十一,过年的好菜,红烧鱼,红烧猪蹄,猪头肉,肉圆子(丸子),鱼圆子,萝卜圆子。(有一样就很好了)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二十二,三大件,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二十四,肩挎,肩挑,肩扛。

二十五,平板车,是高档运输工具。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二十六,白球鞋,是新潮。

二十七,喇叭裤,是流行。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二十八,大背头,是潮流。

二十九,赶集,是潮流。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三十,去县城是大事情。多少年一会!

三十一,省城,是遥远的地方。

三十二,北京,就是人人向往的天堂。

三十三,客车,是豪车。坐一回,美一年。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三十四,天上的飞机,是个美丽的梦。

三十五,去县城,三十公里,一天一班车。

三十六,摩托车,奢侈品。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三十七,双脚,就是最普遍的交通工具。

三十八,雨天,挽起裤脚,畅通无阻。

三十九,雨天两脚泥。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四十,土坯墙,窗户小,采光差。

四十二,稻草顶,麦秸秆顶,桧草顶。

四十三,夏天,除草,割草,放牛,放猪。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四十四,绿草遍野,一望无际。群鸟翩翩,鸟鸣田野。河水粼粼,芦苇丛生。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树草同生,与鸟兽同行。泉水清澈,清凉甘甜。

四十五,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四十六,打过春,赤脚奔。立过春后,就不会太冷了,可以脱鞋奔跑了。

四十七,小满三天望麦黄,再过三天麦上场。收获的季节到了。

四十八,抓鱼,游泳,抓知了,掏鸟窝,捅马蜂窝,瓜地偷瓜,打雪仗,河上滑冰,是娱乐项目。

七十年代的快乐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