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光抓走的人》中何曉芬的執迷,帶你走出戀愛執迷者的困境

《被光抓走的人》影片講述了一道奇特的“光”降臨地球籠罩城市,一部分人被光抓走,傳言這些消失的人都是相愛的人,留下來的人們既要探尋真相,又要直面自我的故事。

《被光抓走的人》的幾段愛情中,唯有何曉芬堅定的認為自己是被愛的。在得知胡建平在“白光”照射之前就離開了人世還依然堅信,“如果他不出意外,就會跟我一起消失”。是什麼力量讓何曉芬篤定的認為自己是被愛的呢?

“愛”與“執迷”需要劃清界限

通過閱讀蘇珊富沃德博士所著的《執迷:如何正常的愛與被愛》這本書中可以發現何曉芬之所以愛的那麼篤定,完全符合蘇珊博士對戀愛中執迷者描述的四個特徵。

1、瘋狂的追求真愛

2、情感綁架

3、得不到就毀滅

4、對方越壞我越愛

何曉芬得知魏建平消失找到原配李楠大鬧一番,為了得到魏建平的真愛逼迫其與李楠離婚。李倩則告訴何曉芬,魏建平之所以迴避的原因是害怕她的糾纏

,在得知了魏建平有那麼多情人的時候何曉芬依然深愛著他,並告訴自己:“我要看看他到底喜歡的那個人,比我強在哪”。魏建平的多情並沒有動搖何曉芬對他的執著。直到魏建平交通意外死亡,何曉芬終於給自己對他的愛下了一個定義:“如果他不出意外的,就會跟我一起消失”。言下之意就是,他們倆才是“真愛”。

從《被光抓走的人》中何曉芬的執迷,帶你走出戀愛執迷者的困境

通過何曉芬對魏建平的“愛”,可以發現執迷的戀人幾乎沒有自我,彷彿他/她就是自己的全部。

你是否心心念念有一天這個人終會屬於你?如果屢次被拒,你是否會因愛生恨?你是否一有空就頻繁地給對方打電話?或者總是等待著對方的電話?你是否經常招呼都不打就出現在對方的家裡或辦公室?你是否總想知道對方在哪?和誰在一起?你有沒有跟蹤過他/她?你是否有報復那個人或自我懲罰的傾向?如果有,說明你陷入了執迷的戀愛中,蘇珊富沃德博士在《執迷》這本書中告訴了我們健康的愛是什麼樣的。

健康的愛情需要相互信任、相互關心和相互尊重。一切都是相互的,戀人們相信自己找到了夢中情人,同時也會給自己保留安全的退路,那就是面對現實。他們既希望這段感情可以天長地久,也承認世事無常。

從《被光抓走的人》中何曉芬的執迷,帶你走出戀愛執迷者的困境

執迷的愛戀則恰恰相反,它只不過是一種渴望,渴望一些自己沒有的東西,一位執迷者即使身處一段戀情中,也還是不滿足,總是想要更多的愛,更多的關懷,更多的承諾,更多的安全感。漸漸的執迷者變成了戀愛中的貪得無厭者,對方始終滿足不了的無休止索取

那麼,何曉芬是如何形成執迷的呢?

“拒絕”是產生執迷的誘因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作為純粹的感情生物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嬰兒時的我們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餓了、困了、冷了或者不舒服感到痛的時候,就會難過和生氣。但是當我們躺在媽媽的臂彎裡,飽飽的吃著媽媽的乳汁,就會達到絕對的安全、溫暖和滿足的狀態。我們和媽媽是一體的,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

從《被光抓走的人》中何曉芬的執迷,帶你走出戀愛執迷者的困境

1、第一次拒絕

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和母親是分別獨立的個體,我們開始意識到滿足自己需求的資源來自外部,而不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完美而絕對的依戀關係開始破裂。我們第一次體驗到了害怕,感受到了最原始的被拒絕的感覺。

2、渴望重建依戀關係的強迫拒絕

當我們成為獨自的個體後,試圖回到那個絕對滿足、絕對安全、卻永遠回不去的港灣。感情的救贖觸手可及的時候,拒絕就是執迷者的終極噩夢,拒絕就是那扇“啪”的一聲關在眼前的門。無論是被直截了當地拒絕,還是因為需求太多無法得到滿足,執迷者都會被推向記憶深處的噩夢。


從《被光抓走的人》中何曉芬的執迷,帶你走出戀愛執迷者的困境

產生的拒絕會體現在在童年和青春期得到不關注,得不到愛的氛圍,父母的去世或離婚,被拒絕是一種高度主觀的體驗,在孩子的童年一直處於愛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那麼他們就會更加渴望被愛,這種渴望越深,被拒絕的次數就會越多。因為父母那得到的只有冰冷。嫉妒渴求的連接強迫在孩子心裡生根發芽,一直延續到他們成年。無論是誰,被拒絕總是如打開了痛苦之淵的洩洪閘-。

李楠找到何曉芬家裡,只有何曉芬母親一個人在做飯,母親氣到住院也沒有看到何曉芬的父親和其他家人,用影片中所展示何曉芬的家庭狀態來看,何曉芬與母親相依為命,未曾出現過的父親,可能就是何曉芬變成了戀愛執迷者的根源。

從《被光抓走的人》中何曉芬的執迷,帶你走出戀愛執迷者的困境

那麼如何治癒執迷狀態下的自己?

執迷是可以被治癒的,也許你正在為一段已經逝去的戀情悲傷不已,也許你還在苦苦糾纏一個不喜歡你的人;也許你明知道自己的執迷快要毀掉了這段戀情,還在笨手笨腳地挽留。儘管治癒之旅並不輕鬆,但痛苦也會逐漸較少,執迷的你會慢慢平靜下來。

通過日記來梳理-自我評估生活的“軌道”是否偏航

據美國“心理中心網”報道,發表在《心理服務》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寫日記能增強人的自尊心、讓人變得更自信,甚至有利於減輕社交生活中的焦慮感。

從《被光抓走的人》中何曉芬的執迷,帶你走出戀愛執迷者的困境

1、記日記的原則

用你的執迷行為-無論是否涉及你與戀人的接觸都是由你對對他/她的強烈情感驅動,所以每當你滿心都是她/他的時候,或者與對方接觸的時候,就記錄下來。

長短並不重要,重要的記錄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為。

在我們的意識裡,想法和感受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他們之間的界限往往並不清晰。--認為“想法和感受之間的關係是改變行為的核心因素”

2、記日記的方法

(1)是什麼觸發的想法的?

記錄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觸發點”這個概念,他可能是特殊的場景、聲音、味道、畫面、感覺、地點以及那些容易觸動你心絃,讓你想起他/她的事情。

(比如:一家曾經去過的餐廳,一場一起看過的電影,一個禮物,一張照片,一件毛衣,總之就是所有能讓你聯想到他/她的東西。)

(2)我想起了什麼?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容易,但是你會發現這個問題會讓你想起來好多,有總罄竹難書的感覺,那麼你可以把它濃縮成幾個句子。

(比如:這個時間他/她睡了嗎?。下雨了,他/她在做什麼?)

(3)我有什麼感受?

在描寫感受的時候,我們大部分通常會犯一個錯誤,在描述想法時,說出來的是感受。我們常說“我感覺這部電影太長了”,但這不是感受,這是想法,真正的感受是“厭煩,無聊,失望”。

舉例子:

我覺得我的戀人總是言不由衷。

想法;我的戀人總是言不由衷。

感受:焦慮、害怕、不安。

“我感覺我們會共度餘生”

想法:我們會共度餘生

感受:“希望、激動、快樂。愛”

“我覺得我的戀人愛上別人了。”

想法:我的愛人愛上別人了

感受:“害怕、嫉妒、生氣、屈辱”

在日常交流中,想法和感受的區別並不算特別重要,但是當你的想法和感受成了執迷的一部分,而你又想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中,那麼把想法和感受弄清楚、區分開就是必需的。

(4)我想做什麼?

當想起戀人,我們總會想做點什麼。或許你想去抽他/她的嘴巴,或者想自己酩酊大醉。不管想到了什麼都要記錄下來。雖然這樣可能會顯得自己無理或者尷尬,但一定要誠實的記錄下來你的答案。

(5)我做了什麼?

在想這個問題的時候,不要僅僅侷限在已經付出的行動,也要把對戀人的思念所引發的所有行為都包括在內。(例如:我去跟蹤他/她。我劃了他/她的車,我自己一個人去吃了一頓豐盛的大餐,在家無休止的打掃等)。只要是你的執迷想法和感受驅動的行為都要記錄下來。

(6)結果怎麼樣?

答案不止一個方面,有無接觸都應該把做過的事以及感受記錄下來。(例如:他/她不接你的電話、哭了嗎?、爛醉如泥等。)

從《被光抓走的人》中何曉芬的執迷,帶你走出戀愛執迷者的困境

這裡有一篇例文,可以照例文來寫日記。

早上7:30分

1、是什麼觸發的?

早上起來洗漱,看見了他留在洗漱架上的杯子,那是我們在一起一個月時候買的定製杯子。

2、我想起了什麼?

他這個時間起床了嗎?吃早飯了嗎?有想我嗎?

3、我有什麼感受?

看著家裡你只有我一個人,我覺得孤單,悲傷。

4、我想做什麼?

我想給他打電話。

5、我做了什麼?

我拿起了電話。按了下去但是又馬上掛斷。我怕他不接我的電話。

6、結果怎麼樣?

早上心情不好,沒吃早飯。上班時候狀態也不好,心不在焉。

按照蘇珊富沃德博士所著的《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的治癒要求,這樣的日記要寫兩週,而且是在想起他/她時候就要寫。不要回避日記中的自己多麼的不堪,真實的自己比什麼都重要。如果在日記中發現了自己一直處在一個消極和被動的感受中時,如果你真的想從執迷的痛苦中走出來,那麼請給自己放個假,遠離你的執迷戀人

3、學會識別“執迷標籤”

兩週之後的日記中,你會發現在“我想到了什麼”中會把你的執迷想法分成了三個基本類別。

1、回憶;

2、幻想;

3、內心獨白。

回憶是你與戀人有關的想法,有時苦,有時甜。

幻想是你想象的某地,某時(過去和未來)和戀人在一起的內心畫面,執迷的幻想是你經常想象與戀人傾訴衷腸。

內心獨白就是你與自己的對話。他可能是這樣的:“但願他能、為什麼(不)、總有一天他會認識到、他不能這樣對我。”也可能是:“我得去見他、我要給他打個電話、也許我得開車去他家,我要讓他付出代價等”


從《被光抓走的人》中何曉芬的執迷,帶你走出戀愛執迷者的困境

這些就是控制你的執迷想法的實質。你要嘗試著給這些獨白貼上標籤。那些不敢觸碰的標籤,一旦想起就馬上意識到自己正在陷入執迷當中。

學會使用“執迷倒計時”方法

特許每天讓執迷的想法在腦海中出現一會,但只是一會。比如早上起來的時候,給自己設置10分鐘的執迷倒計時,倒計時開始你可以隨便去想你的執迷。但時間結束後絕不在想,可以在給情感放假的14天中,每天遞減執迷的時間。最後你會發現你就可以征服腦海中脫韁的野馬。

4、學會製作《自我執迷核查表》

14天的記錄的日記,請你把你的感受、你的想法、做了什麼、結果如何列出一個表來。你會驚奇的發現,你們的關係會在以下的項目中。

(1)每次都是你主動聯繫對方的:

(2)你的戀人很少回覆你的電話或信息:

(3)你離開的這段時間,你的戀人已經開始跟別人約會了:

(4)讓你的戀人跟你在一起的唯一方式就是令他/她難堪;

(5)你的妒忌、佔有慾、暴力或者追逐行為反覆的惹怒和恐嚇到對方;

(6)你的戀人已經和別人結婚;儘管他/她承諾過會和你結婚或者為了你離婚;

(7)你的戀人沒有經濟能力,總是依靠你來幫他/她解決財務危機;

核查清單中,如果你有一條是肯定的,那麼你就必須放棄現有的關係,儘管這意味著你將永遠的失去這段感情。

如果在回答中首先回答“是”後面又接著一個“但是”,勸你別傻了,他/她不想在你身上花時間,哪怕以前在一起有多麼美好。

請不要在找理由或者其他方法逃避來繼續欺騙自己了。逃避只是你重新獲得愛情的絆腳石。一段感情的結束是一種死亡,有些人需要傾訴他們的悲傷,有些人需要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總之,世界上沒有永不退色的悲傷。無論你的悲傷屬於哪一種,只要你不逃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