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文苑:我記憶中的外公


銅川文苑:我記憶中的外公

我出生在西安,十七歲前一直和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我們住在西安尚勤路一個名叫勤儉巷的巷子裡。那裡有二十三戶人家,大部分是從河南、山東等地逃荒到西安的窮苦百姓。靠做小生意和打工過日子。

由於窮,我和外公外婆住在一間大約十二平方米的茅草房裡,過著貧寒的生活。外公外婆是從河南農村逃荒到西安的,當時年齡有五十出頭,生有兩個女兒。我母親是老大,和我父親及五個弟妹在銅川生活。在這十七年的生活中,外公外婆對我十分疼愛,勝過親生孩子。他們的為人處世和言談舉止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是我這輩子最親的親人。雖然他們離世已有四十多年了,但我和他們在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仍清楚的印記在我心中。

這裡就專說一下外公吧。外公中等身材,面龐清瘦,兩眼炯炯有神。生活中他是一個吃苦耐勞、樂觀豁達的人。那時,我們的生活來源全靠外公打零工維持的。一是看自來水管。他承攬了自來水廠的一項工作,就是看管全巷二十三戶人家共用的一處水管,每月薪水十元錢。同時,他還利用閒暇時間為附近一家養雞場挑水,每挑兩桶水掙一角錢。外公就是用每月掙來的二十多元來維持我們三人的日常生活。

銅川文苑:我記憶中的外公

外公不僅勤勞樸實,同時也是一個熱愛生活、多才多藝的人。在我的記憶中,他有幾個拿手絕活。一是會針灸。外公雖然文化不高,但能堅持自學中醫。至今我仍依稀記得他常看的書籍有《黃帝內經》、《中國針灸》等。由於他的執著zhang,他對人體的三百多個穴位瞭如指掌,針灸技術也十分嫻熟。因而有許多貧困人家找他看病就醫,我家每天可謂門庭若市。因為,一是他醫術高明,二是從來不向患者收費,深受窮人們的愛戴。例如,當時銅川有個姓閃的朋友,病情危重,四處求醫無效,但經過外公幾次治療後病情明顯好轉,直至痊癒。為了答謝外公的救命之恩,一九四九年,這位姓閃的老鄉把我父親介紹到銅川史家河煤礦下井(當時叫銅官一礦)。就這樣,我們居家隨父親前往銅川,外公的第二絕活就是會拉京胡。他雖然是河南人,但京胡拉的有板有眼、娓娓動聽。經常在茶餘飯後為鄰居們演奏,當時還教我學唱了幾段京劇。如《五典坡》、《鍘美案》、《甘露寺》等,至今我還能哼出《甘露寺》的大部分唱段。想起當時的情景,感到清貧生活還挺有意思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外公外婆已進入花甲之年,身體已不允許外出打工了。因此,我們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為了養活外公外婆,我十七歲那年,毅然決然的離開了故土西安,前往渭北高原的銅川。我於一九六三年參加工作,在銅川礦務局工作了四十餘年。先後任局經濟民警、供應處中小學校長、公安處科長等職。在六三年至七三年的十年中,我的月工資分別是三十六元和四十二元,儘管生活拮据,但我卻每月給外公外婆寄十五元錢。那時的十五元足以維持他們的生活,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就這樣不間斷的寄了十年生活費。當時是用保價信封直寄的,每當郵差叫外公名字拿章子取錢時,總有鄰居鄭媽媽用羨慕的眼神看著郵差,並誇讚說,這世界上沒見過這樣孝順的外孫!是的,這話不假,我雖然有許多事情有愧於外公外婆,但給他們不間斷寄錢的十年,使他們晚年衣食無憂。我感到十分的欣慰。

外公外婆的一生是悽苦的。一九七九年外公變賣了他唯一的一間茅草房,回到老家河南溫縣。不久,因病離世,享年七十三歲,雖然外公外婆離開我們近五十年了,但我對他們的思念依然如故,經常在夢中和他老人家在說話。現在我的手機相冊中,依然保存著我和外公外婆的照片。我衷心祝願二老在天堂安樂!願他們的靈魂永存!

銅川文苑:我記憶中的外公

2020年2月18日

銅川文苑:我記憶中的外公

作者簡介:閆永安,男,漢族,原藉河南溫縣,中專學歷。1945年3月生於西安。1963年參加工作。先後任銅川礦務局經濟民警,供應處中小學校長,公安處科長。2003年退休。現任銅川神州書畫研究會、王益區書法家協會理事及藝術顧問。除鑽研書法外,還喜愛文學創作。近十多年來,曾在國家,省市級發表詩歌,散文,通訊等文學作品200餘篇。並獲得《河南電視臺》,《陝西公安》,《銅川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獎勵。其格言是,在創作中享受人生,在作品中尋找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