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蝦先養水,穩產增收靠肝腸!專家淺談南美白對蝦養殖的關鍵點

養蝦先養水,這是基礎,而穩產增收還要靠養護對蝦肝胰腺和腸道健康。

養蝦,通常要在蝦苗放養前對養殖塘口進行清塘、消毒、解毒、培水等準備工作,接下來就是選個天氣晴好、穩定的日子迎接蝦苗的到來。

蝦苗通常都是外購而來,長途慢慢、舟車勞頓的蝦苗無論是在裝袋、運輸、拆袋時,還是對新環境水質適應時,都會產生很大的應激反應,嚴重影響投苗的活力狀態及日後的成活率,所以蝦苗入池前0.5小時左右必須要給蝦苗做抗應激處理,以提高活力、努力適應新的養殖環境,由此就拉開了養蝦的整了流程。

下面就養蝦流程及各關鍵節點的保健處理及注意事項做下基本概述。

1、蝦苗入池

苗種入池前半小時左右潑灑幸福100,增強體質、抗應激,提活力。

(幸福100,不同於普通Vc,其抗應激效果不僅比普通Vc強,因為含有綠原酸、杜仲多糖、杜仲黃酮等成分,幸福100是一款既能抗菌抗病毒的免疫增強劑,又是一款抗應激產品。

2、首次投料

對剛入塘口的蝦苗進行首次投餵時,注意兩個問題:

①首次喂料就使用微生態製劑拌料,調節腸道菌群結構,為有益菌的佔位打下基礎。

②投餵免疫增強劑提高體質,為接下來的轉肝打下堅實基礎。

幸福100(杜仲提取物)就是免疫增強劑,同時裡面的杜仲多糖成分又是微生態製劑優良的碳源,對益生菌的佔位起促進作用,一舉兩得。

3、關於轉肝

轉肝這個概念並不是指某一個節點,它是指對蝦肝胰腺逐漸發育成熟的一個過程,並不是見到了“白膜”才開始轉肝,“白膜”只是轉肝期的一個標誌性的重要節點。因此正確保肝應從放苗後就應開始。

目測“白膜”的包被程度僅在一個維度上對肝胰腺發育情況進行評估,在養殖現場我們還應該再增看兩個維度:①肝胰腺輪廓是否清晰,②鏡檢肝胰腺裡脂肪顆粒的大小、均勻度。

看“白膜”、看“輪廓”、鏡檢脂肪顆粒情況,能多維度去進一步判斷對蝦轉肝是否順利。“白膜”其實是一層脂肪組織。肝胰腺盲管裡也是充盈著大量的脂肪顆粒,肝胰腺儲存脂肪顆粒:一是能量儲備,二是協助脂溶性維生素、脂肪酸、類脂等貯存與吸收,三是參與機體代謝。脂肪的消化吸收與轉化後的儲存對對蝦來說,真的很重要!

膽汁酸能乳化脂肪,激活脂肪酶,促進飼料中油脂的消化吸收,既減輕肝胰腺消化負擔,又促進肝胰腺脂肪儲備、脂溶性維生素、類脂的吸收,促進對蝦順利轉肝。

養蝦先養水,穩產增收靠肝腸!專家淺談南美白對蝦養殖的關鍵點


4、關於提料

南美白對蝦養殖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加不上料的時候,或者增料一段時間後總是又很快掉下來,這種現象排除水質因素外,更多是因為對蝦肝胰腺消化能力的長期透支,這也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添加膽汁酸能促進肝功能的同時又能幫助消化,雙重解決消化負荷問題。

所以越是對蝦攝食旺盛、越是對蝦大量攝食快速生長,越要保證肝胰腺健康、保證肝胰腺排除代謝毒素,膽汁酸即可促進飼料消化,又可快速排解代謝毒素與腸源性毒素,一舉兩得,這是普通保肝產品所不能的。


5、關於白便與肝腸孢蟲

所謂白便,並不是真正的糞便成分,它通常是脫落的腸道上皮細胞或肝胰腺細胞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在腸道內形成的粘稠狀的白色物質,形似糞便而稱為白便。


造成腸道、肝胰腺損傷的因素是什麼呢?通常有弧菌為代表的有害菌與肝腸胞蟲,他們單獨或結伴共同造成了損傷,最終形成“白便”。對付弧菌,辦法很多,但通常是處理體外弧菌,處理肝腸胞蟲更是世界難題。針對體內弧菌,抗生素有效,但會造成原本脆弱的肝胰腺二次損傷,很少有人用,益生菌佔位調控到位很有效果,但對付不了肝腸胞蟲,抗生素對肝腸胞蟲更是無能為力。肝腸胞蟲寄生於細胞內,治療困難,只能防控。肝腸胞蟲可以像病毒一樣,是攜帶者但不一定發病。


樂暢獨有的菌蟲雙抗特性,很好的解決了既抗菌又抗蟲的難題。樂暢取材澳洲小葉多苞桉,蒸汽法提取精油組分,具有天然驅蟲抗菌活性,不殘留、不應激、可用於安全防控白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