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西湖大兩倍的湖,五十萬一年承包出去,到底虧不虧?

從我記事起,東錢湖,這個浙江省內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就一直延續著被承包的傳統。據說現在一年的承包價格是50萬出頭。承包商負責日常管理,並通過投放魚苗(魚苗由政府出資購買),在年底捕撈來獲取收益,而本地魚民只能捕撈除四大家魚外的其它原生魚種來維持生計。對於當地的管委會來說,收租金確實是一勞永逸,但對於當地的漁民和居民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甚至是暴殄天物。本文不對承包商的管理模式和其中的利益鏈做過多評論,只是想探討一下湖泊開發利用的新可能。

比西湖大兩倍的湖,五十萬一年承包出去,到底虧不虧?

這一方美好的山水,正在漸漸走向衰敗

湖中資源持續衰退

網上很容易能找到類似東錢湖某某年份冬捕計劃5萬斤這樣的新聞,可實際情況遠遠沒有這麼樂觀。先不去說政府每年花幾十萬塊投放的四大家魚的魚苗,美其名曰補充漁業資源,但他們顯然沒有考慮飼養魚苗對當地野生魚種的基因庫造成了怎樣的衝擊,如今湖裡原生魚類的基因多樣性被破壞的程度根本無法測算。

大家可能會覺得聊基因庫太不實際,那我們就來聊聊數量。每年政府投放的魚苗以鰱鱅為主,到了年底冬捕,捕上來的魚90%以上是鰱鱅,而沒有投放過魚苗的魚類的則是少得可憐。規格好的青魚和草魚基本都被內定,普通市民很難買得到。湖中的青魚和草魚,如果沒有人工投放,野生資源想來肯定接近枯竭,而承包商只關注自己眼前的利益,根本不會考慮生態效益。

比西湖大兩倍的湖,五十萬一年承包出去,到底虧不虧?

鰱鱅是冬捕的主要漁獲

比西湖大兩倍的湖,五十萬一年承包出去,到底虧不虧?

東錢湖冬捕場景

名貴魚種已經或接近枯竭

作為本地漁民,我也可以從自己日常的漁獲中推斷湖中魚類資源。我們家最近一次捕到正宗的本地甲魚差不多是在10年前了。我記得非常清楚,當時是用延繩釣掛蚯蚓捕到的一公一母,公的3斤多,母的6斤多,公的比母的貴,要1000多塊一斤,當時一共賣了差不多6000多塊,快抵得上一個月的漁獲收入了。

因為有野生鰻魚苗的補充,鰻魚還是能在春夏之交遇到,但是捕到的鰻魚不是比筷子粗一點的仔鰻,就是放生的養殖鰻,成年的野生鰻魚湖中基本絕跡。鱖魚的情況也不樂觀,以前蝦籠裡的常客,如今超過3斤的大個體鱖魚已經很少見到,偶爾會有150元一斤的小鱖魚(1-2兩左右)在菜場出現。

比西湖大兩倍的湖,五十萬一年承包出去,到底虧不虧?

圖為當地漁民用刺網冬捕。雖然說不上濫捕,但現有的漁業資源已經很難承受

常規魚種勉強維持

銀魚因為濫用拖網的關係,已經很難形成漁汛,只能零星捕到,雖然這幾年禁了拖網,但是想要恢復不知得等到何時。河蝦雖然離瀕危還遠的很,但是動不動100+的價格,已經暴露了它的供應量,也漸漸淡出尋常百姓的餐桌。我們家現在還是以延繩釣掛蚯蚓為主要捕魚手段,這種捕魚方式如果擱十年前,那可是多魚種齊飛,翹嘴、鯿魚、鯰魚、黃顙魚、白魚、鱔魚都會有上鉤,而現在的漁獲已經越來越單一,基本只靠黃顙魚撐著。唯一讓人放心的就只剩螺螄了,這麼些年,價格基本穩定,剪尾的賣6元一斤,還是比較親民的價格。

比西湖大兩倍的湖,五十萬一年承包出去,到底虧不虧?

只剩螺螄多且賤

終止承包,還湖於民

靠每年投放魚苗只能粉飾太平。承包商的巡邏隊能不監守自盜就已經燒高香,指望他們管理好整個湖面更是痴人說夢。據我瞭解,在全國其它水域上演的電毒炸,東錢湖可能只佔上電,但確已經夠能折騰東錢湖脆弱的生態系統。而且最兇猛的電魚,居然來自巡邏隊,當真無解。為了長遠考慮,政府只有終止這種以盈利為目的的私有承包這一條路可以走。當機立斷,成立新的管理部門,還湖於民,搶救保護現有自然資源,並加以整合利用,才不至於讓這一方水土在惡性循環中走向衰敗。

比西湖大兩倍的湖,五十萬一年承包出去,到底虧不虧?

組建新的湖岸巡邏隊

巡邏隊的人選一部分可以從當地居民中徵召,另一部分可以從社會上徵召志願者。巡邏隊必須人員充沛,可以分多班,分區域管理,具體執行就不再展開去。但需要細說一下具體的管理措施。最好的措施肯定是全面實施禁止商業捕撈一段時期,當然,期間要做好漁民的安撫工作。

也有溫和一點的做法,嚴格限制捕撈工具和數量,禁止在魚類繁殖期捕魚等。比如,禁止各類地籠,每家允許一定數量的蝦籠或者竹筒;刺網只允許在年底某一時段使用且必須限制數量等。到時候也可向當地漁民調研,如果能恢復湖中的漁業資源,他們也會樂見其成。

比西湖大兩倍的湖,五十萬一年承包出去,到底虧不虧?

保護的不只是魚,更是自然環境

找到生財之道

想要讓新的管理部門持續運營下去,找到持續有效的生財之道至關重要的。而這生財之道自然是從湖中來。如何合理利用東錢湖的自然資源,必須依靠專業人員,尋找這方面的專家或是專業公司是首選,就不再評論。而很多現有的,可以直接利用的資源必須要廣開思路,好好利用。

聚焦釣魚愛好者

承包商因為政府的壓力,不得已開放了五里塘作為本地市民免費垂釣點,但對於數量眾多的垂釣愛好者而言,這塊長度連五里都不到的湖岸(實際長度是951m),如何滿足得了他們的需求。可以推出免費垂釣點和付費垂釣點相結合的方式,即滿足廣大垂釣愛好者的需求,有能賺取運營收入。如何將付費垂釣做到物超所值是關鍵。除了釣點的硬件必須突出,釣點的魚情和自然風景方面也可以大做文章。說起釣魚,肯定少不了舉辦垂釣比賽。定期舉辦各類垂釣比賽(競技),大到全國性,小到親子類都可以,如果運營得當,那將會是名利雙收的一大利器。

比西湖大兩倍的湖,五十萬一年承包出去,到底虧不虧?

現有的免費市民垂釣點,全長951m

親子的熱點必須蹭

如今的孩子,都被禁錮在城市的鋼鐵叢林中,很少有機會接觸真正的自然環境,也缺少真正的童趣。東錢湖這正好可以利用這個痛點,比如開辦湖趣夏令營,給孩子們提供一個浸入式體驗湖邊生活的機會。從體驗各類傳統捕魚方法,到學習各種魚類知識,品嚐農家魚鮮,讓習慣城市生活的孩子們,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得到身心的放鬆。如果能在體驗上下功夫,打造口碑,是不愁生意的。而且這門生意是全民動員的生意,能把漁船、民宿、餐飲等各方面都整合起來,能夠讓村民們都參與進來,讓他們獲得可觀的收益。這也是個年輕的行業,能夠吸引年輕優質的人才落戶當地,為本土發展助力。

比西湖大兩倍的湖,五十萬一年承包出去,到底虧不虧?

將這樣的場景真實還原

打造系列特色漁村

東錢湖周邊的村落有不少,每個村可突出一個主題,差異化開發推廣,更能在整體上凸顯東錢湖的特色和優勢。比如捕魚體驗村、特色美食村、親子夏令營村、湖邊藝術村等等,既可以避免村與村之間的競爭,也可以避免遊客產生體驗疲勞。

比西湖大兩倍的湖,五十萬一年承包出去,到底虧不虧?

東錢湖最有名的漁村——殷灣村鳥瞰圖

東錢湖這一風水寶地,相信政府不會任其荒廢下去。希望有效的方案能夠儘早落地。作為當地的漁民,我們非常期盼這一片湖光山色能夠早日回到正軌,回到當初那記憶當中的魚米之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