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鎮布卡村:黑頸鶴在會澤的又一新家園

隨著會澤縣的生態環境變好,越來越多的候鳥在會澤棲息,在礦山鎮,最令人矚目、最珍貴的“高原神鳥”黑頸鶴也翩然而至,這是除了念湖和長海子以外,近兩年才發現有大規模黑頸鶴落腳這裡。

礦山鎮布卡村:黑頸鶴在會澤的又一新家園

  記者在礦山鎮布卡村2600米海拔的山樑上看到,大約有200多隻黑頸鶴,它們有的在悠閒地散步,有的在地裡尋找食物,有的在交頭接耳,還有的在翩翩起舞……突然,黑頸鶴飛了起來,它們排成一字形,在湛藍的天空下飛著,不時發出“咕——咕——”的叫聲,像是在歡快地歌唱。

礦山鎮布卡村:黑頸鶴在會澤的又一新家園

  “回去跟你們同學也講講,宣傳一下,黑頸鶴是一級保護動物,不能獵捕也不能殺害它們。”“你回去宣傳一下嘛,家裡面小孩子那些看得懂,讓他們看一下,宣傳宣傳。”會澤縣森林公安局幹警向當地群眾發傳單宣傳保護野生動物。

  近年來,會澤縣森林公安局經常開展保護候鳥專項行動,對黑頸鶴棲息周邊村莊宣傳野生動物保護法及案例,群眾保護黑頸鶴的意識不斷提高,不再捕殺、打擾這些“高原神鳥”。

礦山鎮布卡村:黑頸鶴在會澤的又一新家園

  護林員陳金會說:“這個地方黑頸鶴也多,也經常在這邊落下來,我在這個地方上上下下都經常會看見,為了保護它們,周邊的老百姓從這裡經過,我是個護林員,我都交代他們不能動它們,還有森林公安的也經常下來,給我們做宣傳。”

  由於礦山鎮布卡村適宜的環境和充足的食物,每年的秋冬季節,村民都會種下燕麥,老百姓還會留下一些小的洋芋給黑頸鶴吃。一隻黑頸鶴髮現地裡有東西吃,就會引頸高呼,同伴很快聚集,燕麥或土豆都是黑頸鶴的美味佳餚,礦山鎮布卡村成了越來越多黑頸鶴聚集的新家園。

礦山鎮布卡村:黑頸鶴在會澤的又一新家園

  礦山鎮林工站站長趙威說:“我每天逐步地觀察,黑頸鶴的數量在逐步增多。據我們分析,在這一片區域,自然生存條件還是比較適合它們的,所以會逐年增多。食物這一方面來說,應該還是非常充足的,它們經常來的這個區域,基本上老百姓的玉米洋芋呀每年都在種, 有一些老百姓,通過這些年林草部門的宣傳,保護野生動物,這一方面老百姓的意識逐步在提高,有一些老百姓下意識地會留下一些小一點的不要的洋芋,其目的就是給黑頸鶴吃。”

  據瞭解,我國黑頸鶴分佈的雲南、四川、青海等地通過建立保護區和溼地等措施來保護黑頸鶴。目前,全球黑頸鶴種群數量超過10000只,會澤境內就有近1000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