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疫”線靚麗的風景線——記團風縣馬曹廟鎮衛生院院長、共產黨員陳桂林

通訊員 包楚兵 林筱

舉國抗“疫”,群英薈萃。在團風縣馬曹廟鎮,人們經常看到一個嬌小女人的身影,有時穿著簡陋的防護服,有時一身白大褂加上白口罩,奔忙在鎮衛生院病房裡、村防控卡口上、普通農戶家中,成為全縣鄉村防“疫”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一道靚麗的風景。

她就是團風縣馬曹廟鎮衛生院院長、縣人大代表、共產黨員陳桂林。

最美逆行者

疫情就是命令。1月22日(臘月二十八),陳桂林連續加班三週,剛剛處理完衛生院年終各項工作,輪休回家,準備好好睡一覺。她剛進住在縣城的家門,就接到上級關於迅速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的緊急通知。

陳桂林簡單地擦把臉,驅除連日來加班的疲憊,重整行裝,迅速驅車趕回10公里外的工作單位——馬曹廟鎮衛生院。她立即組織召開班子成員和全體職工會議,決定全體職工取消休假,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

從那一天開始,她逆行在疫病防控路上,連續49天吃、住在衛生院。

陳桂林是團風縣唯一一名基層衛生院女院長,有著24年工作經歷的臨床醫師、學科帶頭人。

進入戰時狀態,她既是指揮員,又是作戰員,工作安排緊鑼密鼓,工作時間不分晝夜,哪怕是新年春節期間,她忙得與家人幾乎處於“失聯狀態”。

3月10日,她弱小的身體終於病倒了,被直接送往上級醫院手術室接受治療。她所在的馬曹廟鎮疫情防控工作一直保持著醫務人員“零感染”、全鎮疫情“零輸入”、確診病例“零發生”的良好局面。

柔肩擔重任

防控也是責任。疫情一度空前嚴峻,陳桂林帶領全院幹部職工堅定地站在農村地區疫情防控的“網底”和最前沿陣地。

按照上級要求, 1月23日(臘月二十九),陳桂林帶領本院醫護人員和鎮域16名村醫,在鎮區主要路口開展疫情排查和體溫檢測工作。當時還沒有實施交通管制,一些群眾對新冠肺炎疫情還了解不夠,有的拒絕配合檢測。她一邊檢測登記,一邊宣傳防疫知識,同時兼顧各路防疫人手配備。一連兩天對2817人次返鄉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和排查登記。她聲音嘶啞了,每到晚上腰痛得伸不起來。

為落實科學防控疫情工作要求,陳桂林將有效醫療資源分成醫療救治組、流行病學調查組、消殺組、預檢監測組、醫學影像檢驗組、後勤保障紀律監督組等6個工作小組,確保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起初,醫護人員對新冠肺炎疫情知識掌握不夠。她先學一步,邊學邊當老師,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先後組織6次全體醫務人員和鄉村醫生開展疫情防控、醫療救治、病毒消殺等業務培訓。為加強對發熱、咳嗽患者全程管控,她帶隊到監測登記的人員家中親自檢查患者症狀,協同流調人員一起面對面確認。對疏忽大意的發熱、咳嗽症狀患者,督促其接受鎮衛生院的統一救治、進一步排查,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她具體安排接送轉診。對一線防控的每一細節,她都要組織醫護人員精心安排,嚴密把控了農村抗“疫”的第一道關口。

大愛撒鄉間

戰時狀態、一級響應、嚴格管控,防控措施一步步嚴密。在嚴峻的疫情形勢下,陳桂林和大家既嚴密防控,也不忘愛心救助。

防控物資不足,就組織愛心募捐。陳桂林和大家一方面節省儉用,合理安排,確保防護到位 又不浪費物資;一方面發佈援助信息,尋求朋友捐贈、社會支援,彌補物資不足,先後募捐到口罩、手套、防護服、面罩、眼罩、醫用酒精、消毒液等醫用品和雞蛋牛奶、水果蔬菜等物資500多件,保障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基本物資需求。

被隔離人員引起心理健康問題,就給予愛心輔導。疫情防控措施升級後,陳桂林及時對被隔離和居家防控群眾心理問題進行細心疏導。

2月10日 被隔離的傅婆婆有手骨折傷,是一位密接者,因為心理負擔重,吵著要回自己的家裡,情緒一度失控。陳桂林穿上防護服進入隔離病房,宣講新冠肺炎相關知識,給予心裡疏導,幫助老人買來電飯煲、大米、雞蛋、牛奶等日用品,細心瞭解老人的需求,努力給予滿足。從此以後,傅婆婆安心接受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