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牛頓晚年不信科學信神學了?

寒風


牛頓生活在17世紀,對應於我國曆史上明清更替的時代,那時現代科學還在萌芽,神學還是站統治地位的,從初級教育到大學都是以宗教教育為基礎的。牛頓出身宗教家庭,接受的是宗教教育,信仰神學一輩子。

牛頓生活在宗教氣氛濃厚的家庭裡,他的繼父就是牧師,家中的宗教神學書籍,就是他少年的讀物。牛頓上學後加入的當然也是宗教學校,需要系統學習聖經。後來牛頓進入劍橋三一學院學習,這裡同樣是宗教建校,牛頓進入劍橋學習的目的,就是畢業了做一名牧師。

但我們知道,牛頓後來走向了科學研究的道路,在牛頓以前的偉大科學家們也都是信仰聖經的,像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前期也都是宗教徒。當時的科學家們,都是抱著上帝是萬物主宰的思想,處於對上帝的信仰和對自然和諧的追求,去從事科學研究的。這時的科學研究是依附於神學的。比如牛頓認為,對自然規律的瞭解是認識上帝的最好途徑。

由於信仰上帝的存在,牛頓一心撲到科研上,就是為了尋求自然現象背後的原因,每次對事物規律的摸索,都是離上帝更進一步。在牛頓的時代,他建立的牛頓力學體系,和上帝是沒有矛盾的,牛頓發現自然具有的自有規律,這正是體現了上帝的精確調控。17世紀的人們也都這樣認為,牛頓的研究告訴了大家,宇宙是如此精妙的運行,必然是上帝之旨意運行。

牛頓的信仰,是時代的結果,隨著後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宗教和科學的關係已經發生鉅變,宗教已經再無力和科學並列。

隨著現代科學的進展,例如細胞學說,能量質量守恆,進化論等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宗教神學在自然規律中的統治地位。人們都普遍認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宗教可以繼續在社會,心理層面上進行研究。宗教和科學之間的衝突和調和還會一直繼續下去。

量子實驗室,歡迎評論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