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每斤多少錢,你覺得水稻以後還會漲價嗎?

一生何求260105201


截至9月下旬,主產區新產中晚稻已經陸續上市,早稻市場的關注度逐漸降低。從價格來看,新上市的中稻在同比低開之後,有小幅的上漲;早秈稻價格基本穩定;同時,市場上陳稻價格平穩偏弱,市場購銷在新陳交替之中逐漸向新稻市場轉移。

目前,湖北武漢地區加工企業收購價2440元/噸,比上週上漲40元/噸;荊州地區2400元/噸,上漲20元/噸;宜昌地區2360元/噸,潛江地區2370元/噸,保持穩定。當地儲備企業正積極入市收購輪換糧源,帶動價格略有上漲。

安徽市場新產中稻主流收購價2440-2460元/噸,比上週上漲20元/噸左右,上市量較少;市場上早秈稻收購已經入尾,主流價格在2340元/噸左右,下跌20元/噸。

廣西市場新產中秈稻到庫價基本保持在2700-2720元/噸,當地仍實行訂單收購政策,價格較其他地區相對較高。早秈稻市場收購價多在2640-2740元/噸,也保持穩定。

江西市場新產早秈稻收購價多在2400-2500元/噸,總體穩定,局部略漲10-20元/噸,託市收購即將結束;湖南市場早秈稻託市收購部分地區仍在進行,糧庫收購價格基本穩定在2400元/噸。

另外,從陳稻市場價格來看,吉林松原地區普通粳稻價格3350元/噸,梅河口3210元/噸,基本穩定;遼寧遼陽地區3200元/噸,,鐵嶺3040元/噸,盤錦3120元/噸,瀋陽3200元/噸,保持穩定;黑龍江齊齊哈爾地區3000元/噸,富錦3040元/噸,雞西3000元/噸,佳木斯3000元/噸,也保持穩定。

後期隨著新稻穀上市量的不斷增加,在2018年產稻穀最低收購價格大幅下調、市場上陳稻庫存水平較高、拍賣底價較低等影響下,預計新稻開秤價格同比將明顯下降,之後隨著各類主體入市收購,新稻價格會呈現小幅上漲走勢,但漲幅將會有限,主產區啟動託市收購的可能性較大。


糧小咖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農業大國13億多的人口,其中有8億多是農村人口,雖然有一部分放棄從事農業種植,但還有大部分人從事種養殖,需要靠天吃飯,辛勤耕耘,期待有一個好的收成,糧價的高低也直接和生活質量相關。水稻作為我國居民主要的糧食作物,有著重要的地位,它的價格浮動,直接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對於題主的問題,結合今年各地災情,現在的價格可謂雪上加霜,但是市場價格受很多因素所影響,不是我們個人可以控制,也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對於這種情況,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留,一是賣,不管那個決定,都存在風險,很難抉擇,也可以說是一場博弈。

現在北方地區已經進入了水稻收割期,秋收工作正在進行中。不知道題主所處何地區,對於現在的價格,我個人的看法是,要是題主的價格是水分較高未晾曬的新稻,可以考慮出售,要是指的是晾曬稻可以適當的延後出售,畢竟現在國儲價格還沒有出來,還有一定的翻盤機會,今年也是一個災年,各地的情況不同,但總的來說還是減產的,所以後期個人覺得應該有所上漲。但是也要考慮到託市和儲備糧等因素適時出手。

面對這個大環境,農民朋友也應該考慮一下自己的出路,可以結合當地的農戶,成立專業的合作社,種植出有著自己地域特色的品牌,進行深加工,擺脫市場的控制,掌握自己的命運。





農事齋


水稻在現在和以後總的價格趨勢是不會漲價。即便有說米糠比稻穀貴也是如此,因為作為世界上主要生產和消費穀物的國家,國民多以米為主食,而民以食為天,作為每天都要消費的稻米若象國內石油一樣天天漲,年年漲,那且不是民不聊生了。

在我國淮河以東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水網密佈,光熱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適合水稻的種植,這裡的人民著幾千年水稻種植的經驗,加上現代科技,以及以袁隆平先生為代表的科學家的神助攻,中國水稻生產一派繁榮的景象,但相對於漲漲漲的其它消費品,稻穀一直以來都不見漲或未大漲。這樣的好處是因為稻米不漲價,因而人人都能吃得上吃得起,至少溫飽無憂,而壞處是靠種田養家餬口的農民增產不增收,經濟收入上不了臺階。



吃飽肚子是一切發展的基礎,不可否認國家為穩定糧價所作的各種努力,也正如此成為了世界上成功解決幾億人溫飽問題的典範。因而可以肯定農民種植的稻穀現在不漲價,以後也不會大漲價,要想靠種稻賺錢還是早尋它途為好。


桶叔








臻之稻五常大米


你所說的太片面了,水稻的品種不同,價格也會有高有低,圓粒水到我們這裡稱為商品糧價格在一塊1到1塊四之間,然後還有,還有中粒,價格在一塊4到1塊五之間,長粒香稻的價格有的時候會達到一塊4到1塊六之間當然價格有時也會走高。每個地方的價格都會不一樣。賣水,和賣乾糧的價格出入也會很大


xxxHolic繼


來看這個議題的都是職業農民,

職業農民對這個議題早已看透了。

就不要天天提這些無用之題。

下次也不要邀我回答。謝謝😜

我提個問哈。

中國未來是什麼耕種模式?這些中小平原丘陵帶的耕種該何去何從?未來的職業農民面對的是世界資本市場經濟還是本國石油外低內高的特色市場經濟?


背朝黃土臉朝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