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開始房地產又要暴漲了嗎?

宋都御姐


小編大狀認為:2018年房價將以平穩為主,不會出現暴漲的局面,因為宏觀經濟和政策環境都不允許房價再次暴漲。簡單說說:

一、從宏觀經濟角度

1、從發展規律看,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時代即將過去,國民經濟發展必然要回歸到依靠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上來。春江水暖鴨先知,李嘉誠、王健林、潘石屹等大佬脫離房地產業,很大程度上就是預見了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即將過去,早轉型早受益。



2、從金融環境看,未來將長期處於金融去槓桿的階段,貨幣供應繼續偏緊,從央行到各大商業銀行將持續收緊錢袋子。目前,很多地方已經實行了限貸政策,離開了金融的支持,房價更讓老百姓高不可攀,房價暴漲的可能性自然就降低了。



二、從國家政策看

住房雖然已經市場化,但事關民生,政府不得不高度重視。近幾年來,房住不炒成為大家的共識,2018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表明房地產市場調控不會發生方向性轉變,抑制住房投機炒作、促進房地產市場向居住屬性迴歸仍將是一二線城市住房政策的主線。

從以上兩個方面看,2018年並不具備房價暴漲的條件,除非有黑天鵝現象的出現。


文言狀語


中介是要吃飯,做業績,所以他們總是說房地產又要暴漲了,但是作為你要冷靜思考一下。中介消停大半年為啥都興奮起來了?有二個原因,一是第一季度全國70個大中城市,有55個是漲的,房地產的春天似乎到來了。另一個是一二線城市房價開始止漲回落了,雖然跌幅不大,但是中介可以藉此告訴你,現在乃是炒底的機會噢。其實房地產中介基層業務員根本啥也不懂,就知道把房產推銷給你,自己完成業績唄

2018年第一季度房價是上漲了,而漲得很兇咧,讓人感覺今年一年還要上漲,但這只是假象呀。那些上漲的城市多數是三四線城市,像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房價已經穩中有跌了,而且這些二三四線城市主要是東北、西北、西南這些邊遠地區的城市,前期沒啥大漲,這次在房地產行情結束時,總要被遊資再惡抄一把。所以,那些支持三四線城市房價的暴漲是不可持續的,後續房地產不僅投資增長會回落,而且房價也會逐步迴歸理性。

那麼如何辨別2018年房價要根本漲不上去呢?首先,國家的貨幣政策持續收緊,這與2015年初持續寬鬆有著天壤之別,所以銀行間的拆借利率一直在走向。再者,房貸利率在上調,現在已經達到5.5%,未來還有上升空間。

再次,政府的房地產調控意志相當堅決,中央不會因為中美貿易摩擦而放開對房地產的調控的,擴內需是指促進國內消費升級,而不是讓房地產再槓桿化。

最後,長效機制跟進,大力發展房地產租賃行業、共有產權房等,解決不同家庭的居住問題,這對房地產的需求起到分流作用。試問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怎麼可能暴漲呢?


不執著財經


剛需再堅持一會!房產調控步步為營,已經明確規定房價不能漲

隨著房產調控的深入,對於高高在上的房價,越來越多的狠招不斷打出。

比如,海南省三亞市規定,商品房備案之後,半年之內不能漲價。

雖然有半年時間的限制,但是值得關注的是:

地方城市,以文件明文規定的形式,明確的房價不能漲,這是第一次,意義深遠呀。

海南省三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商品房價格備案管理的通知》: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做好商品房銷售價格備案工作,嚴格按照備案價格銷售,並且6個月內不得調高銷售價格。

現在的房產調控相比於以前,更加精準和有戰略。

可以說,不斷推陳出新的調控手段,是對房價上漲的各種漏洞,步步為營,不斷的打補丁,堵漏洞。

有些人很聰明的,特別是用在歪門邪道上,經常有句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因為面對房產調控的咄咄逼人,炒房集團,不斷利用漏洞,負隅頑抗,頑強的維持著高房價,等待接盤俠高位接盤。

比如,房產開發商和炒房集團經常利用的一招,就是不斷提高開盤價,營造房價上漲的預期。

最先開盤2萬一平米,放出幾十套房子,然後說售光了。

接著,再開盤23000一平米,放出幾十套房子,然後又說售光了。

再接著,再開盤30000一平米,放出幾十套房子,很快說賣光了。

……

這就是連環計!

很多剛需購房者,剛開始幻想房價下跌,說等等,暫時不買房,可是卻眼睜睜的看著房子開盤價一次次的調高,而且都是開盤就賣光。

於是,剛需購房者忍不住起了心思:這房子賣的很好嘛!每次開盤都賣光了,房價越來越高了……

最後,如熱鍋上的螞蟻的剛需,終於,忍不住在開發商溫水煮青蛙的開盤遊戲中,心理防線崩潰,下單買房,高位接盤。

海南省這個城市的半年內,不準調高房價的規定,就是堵開發商這種小火慢燉似的漲房價的伎倆。

雖然,高高在上的房價已經連漲了十幾年,看著似乎即使天地合,滄海變桑田,海枯和石爛的時候,房價也不會跌,但毫無疑問,房產調控的技術在不斷的成熟。

希望還是有的。

一個個新奇的房產調控手段層出不窮,何嘗不是溫水煮青蛙,步步為營的圍獵炒房客呢?

所以,堅定信心,房價終歸會到合理的範疇。

本人張軍輝,資深房產專家,2002年預測了房價的大漲,今年敏銳的看空房價,更多精彩樓市前瞻性見解,可關注本人。


軍輝論房


在頻繁的調控之後,2018年的房價究竟會怎樣?我們看數據說話。

首先是最近剛出的官方發聲: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最近發佈了《2018年中國房地產行業走勢展望》預測報告。報告預計,在房地產價格方面,預計2018年商品房銷售均價為8122元/平方米,同比增長3.7%,增幅較2017降低約1.0個百分點,其中住宅平均銷售價格較2017年同比增長4.2%,增幅較2017年下降約1.3個百分點。

彙總來說,就是中科院預計2018年商品房價漲3.7%,住宅漲4.2%,但在各項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預計2018年的商品房價格增長速度將有所下降。

當然,小易也找了其他的數據:

這是各大券商機構們對於2018年房價的預測。出奇的一致,沒有一個說房價會跌的,不同的只是房價的漲幅。整體來看,房價在2018年將有上漲,但幅度不會大。

這是全國的數據,具體到鄭州,我們找到了克爾瑞統計的10年房價漲幅對比:

(點擊可看大圖)

該圖表統計了從2007年到2017年鄭州主城區和環鄭州區域的房價及漲幅趨勢。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近10年,住房價格呈穩定上揚態勢,2007年-2012年價格漲幅波動較大,主城區近5年年平均增長率穩定在11%左右,環鄭州區域近5年的增長率與主城區持平。

如果照這個態勢,2018年,可以預見的是,對於幻想著依靠調控就讓房價跌回1年前甚至是5年前的購房者來說,肯定還是會讓大家失望的。畢竟過去十年也不是沒有調控。

而關於調控,小易最近也看了一個段子,有些極端,但也有些許意味,分享給大家:

“今年房價1萬,明年1萬5,漲50%,國家開始控制;

今年房價1萬5,明年2萬,漲33.3%,調控效果顯著;

今年房價2萬,明年2萬6,漲30%,調控已見成效;

今年房價2萬6,明年3萬3,漲26.9%,房價漲幅在控制內;

今年房價3萬3,明年3萬9,漲13%。

——過去5年成功遏制了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

還是那句話:調控並不是為了讓房價下跌,而是朝著更健康的方向走。

所以2018年到底如何?你懂的~



築家易鄭州房產


你在官方的數據裡肯定看不到暴漲的。

但實際上房價暴漲的城市還是有的。

二線城市如西安杭州,其二手房價格同比去年已經翻番了,統計數據中是看不到的,這些只有當地的購房者才知道。

有的城市說得特別“藝術”,要讓房價增速與收入增長相適應,實際漲幅也是比較大的。

房價如此,願意非常簡單,買房的人太多了。

以成都為例,最近某項目的搖號人數達到了驚人的7萬人,而房源卻只有1000套。成都調控是轟轟烈烈,但房子遠遠不足卻也是現實。

成都幾乎所有的項目都是萬人以上的,這在全國是比較少見的。

直接原因當然是各地放寬落戶門檻,這麼多城市,突然多了幾十萬人落戶,他們要不要買房,更別說他們當中很多都是投資炒房客。

這麼多人來了,本地的土著怎麼辦?他們比誰都焦慮,本來希望調控能夠把房價降下來,結果等了一兩年,房價不僅沒降下來,反而多了大量競爭者。

土著和新來的同時擠進樓市,這衝擊力任憑你怎麼增加供應也趕不上。

西安十個月進來了50多萬人,算牛B的了,但天津一天不到就有30萬人申請落戶,誰比誰瘋狂呢?

天津零門檻落戶後,800萬北京非戶籍人口就能推高天津房價。誰讓北京不要他們呢?

還有一些城市,基本面比較差的,比如丹東,完全是炒房的在玩,盤子小,肯定會over。

但像上面的成都西安,基本面沒有問題,目前供應也跟不上,房價肯定得漲。

中國這些年經濟飛速發展,新興產業發展非常快,但老百姓真正富起來的這波人,除了極少數金字塔尖的,大部分都是靠房子。而且房地產看起來是沒什麼創新的產業,但它有著非常強的民意基礎。

我是樓市微觀察,只說真心話,歡迎點贊與關注。


樓市微觀察


最近中央剛剛開了一個會,提出了一個旗幟鮮明的詞語叫: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這個說法和之前的“保持房價平穩”等來得更加的激烈,同時也態度明確。 也就是說現在要平穩增長也是不行的,必須是要保持不動或者有所下調,沒有任何增長的空間。這就是中央現在最新定的一個基調,也就是在八月剛剛出來的一個指示。

那也就意味著從八月開始,也就是2018年的真正的下半年第二個月份開始,房價已經是進入了一個天花板的封頂期了。那麼意味著未來全國的房價,至少在明面上各地是不敢再讓房價增長了。

但反過來也看到,在這個態度堅決的背後,意味著2018年的上半年,其實房價還是在增長的,甚至有些地方的增長是有一些不正常的非理性的增長,所以這也讓中央更加的警惕。因為其實從2017年年初的三月份,各地紛紛開始限購新政之後,中央就已經明確提出來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這個概念。

但是沒想到,這一年以來反而在一些地方房價還是在快速地增長。這顯然是引起多方的怨聲載道。再加上現在的美國發起貿易戰、內需下降等等一些問題,那各方對房價潛在的風險更警惕,擔心房價一旦有風吹草動的話,會成為最後一根稻草,加劇整個經濟的困難。

所以,從這些綜合的角度來考慮的話,2018年的房價,基本上應該是有一個清晰的定局了,那就是:不會漲了,更別提暴漲了。住房不炒將成為一個從上到下必須遵循的原則了。


水禾田


關於房價滯漲的問題,談談看法。

第一,起因,是大家普遍享受的低息時代過去了,或許會一去不返。這個從2017 年已經開始了。金融改革前夜,銀行的改革其實已經開始很久了,稅收改革的同時,中小企業和個人銀行賬戶監管也開始了。

8月份開始,每個人的收入要求全社會層面進行個稅申報,無所遁形,企業發現金的路子行不通。我們面對的是更加嚴格的資金監管環境。

第二,過程,通脹時代,資產價格走勢決定在於價值迴歸的方式!

流量城市,價格迴歸,就是下波,量和價,一個字就是跌。

對應的是均值迴歸,交易量和活躍度下降,變現價格上漲。

鄭州屬於前者,武漢,南京,深圳等是後者。

資金現象。100個房子,原來賣100萬1套,總值一個億。有10個房子以200萬的價格成交,所有的房子加起來就值2個億了。

10%的成交量決定了100%的資產價格,加上槓杆效應,3%甚至更低的資金量就可以決定100%的資產價格。特別是流動性差的資產,價格更好控制。

均值迴歸是投資中唯一的真理,關鍵是迴歸的方式。是以價格迴歸的方式還是長期滯漲。

關鍵就看會不會有全局系統性風險了,如果發生就價格迴歸,如果沒有可能就長期滯漲。


雲房優道邊Sir


樓主想多了,雖然在政策市房價漲跌不可預估,但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肯定會降,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不論什麼資產,漲多了就會回調,帶三倍槓桿的房產目前普遍上漲了300%,不知有多少獲利盤打算入袋為安,這從二手房市場暴增的掛單量可以看出來。

與之相對的則是二手房成交量的不斷下滑,這說明什麼?說明樓市馬上要進入調整期了。

二、做為多頭總司令,任志強都在高呼2018年房地產市場會降增量,降投資,降面積,降價格,按照任大炮在目前房地產市場的地位,我相信他不會無的放矢,至少房住不炒是硬性指標。

三、任志強在說上面這句話的時候加了一個前綴:2018房價不可預測,那意味著什麼大家心裡都清楚。

可一可二不可三,豬養肥了就要上屠宰場,而狼來了也肯定不是一句玩笑。

四、研究過0809,1213這兩撥樓市的人都知道,市場基準利率跟房貸利率在房地產市場的重要指導地位,而當首付比例跟房貸利率紛紛見頂時還往裡衝,這就有些無可救藥了。

綜上,我個人認為目前的樓市根本就沒有暴漲的基礎,更沒有暴漲的可能!

不知大家以為如何?歡迎留言探討,更多樓市資訊請關注首席樓盤戶型分析師。


首席樓盤戶型分析師


1.銀行購房信貸將會越來越緊,目前房屋貸款的利率已經全面上浮,購房成本已全面提升。但是因為過去的多次降息基準利率上浮百分之15,利率也在百分之6點幾,於2011年時的7.05還有一定的距離,也就是說還有調控的空間,此外美聯儲2017的加息將會影響到新財年央行的加息可能,一旦出現加息,房價往上漲的可能性將會進一步下降。

2.考慮通貨膨脹和m2增速等因素,房子作為不動產的特性將會隨貨幣的貶值而出現價格上漲。但是各主流城市目前都有三限加持,不會出現大漲。

3.現行政策還有調控空間,過去的增值稅徵收年限是5年而現在是兩年,過去高檔房有差額稅目前免繳納,過去二套房統一稅收百分之3,而現在則根據不同的面積有百分之1到百分之3,參考政策收緊這些都有回調的可能,一旦回調收緊,房價將會受到有效的壓制,特別是滿兩年變為滿5年這一條。

純手機手打,有錯誤請見諒。歡迎大家來我的頭條號一起交流


駐家金陵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想想房地產在什麼情況下會暴漲?想到這一點,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下分析:

1.目前來看,上輪暴漲導致很多地方都漲了50%以上,有的甚至一倍甚至更多,這己經遠遠超出了老百姓普遍收入增長的速度,使很多剛需者望房興嘆。另外以房作為投資的散戶,也覺得風險很大,遲不願入場。買方少,市場肯定不火;

2.國家政策層面,19大報告中明確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吵的。而且提出租售同權。國家穩定需要房地產業的平穩發展,既不希望暴跌,也不希望暴漲。這對金融穩定尤其重要。目前看,各地的限購限貸政策不可能短期鬆綁。

3.恆大年後的88折促銷,說明房地產商的資金流動緊張。萬達,融創等也是舉步維艱。銀行又加大了貸款審核等監管。地產大佬們首先考慮的是生存,然後才是慾望。

4.這兩年很多好地塊流拍甚至底價出售,說明地價低迷。山雨欲來風滿樓。地王作為房地產冷暖的溫度表,還是很準確的。沒有地王出現,也印證房地產不可能暴漲。

綜上,我認為房地產不可能暴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