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浚縣故城(十)——翟遼城

翟遼城,也稱黎陽鎮故城,系東晉故城。東晉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丁零族翟遼佔據黎陽(今浚縣),次年在此稱王,故名。。後翟遼割據滑臺,以此為重鎮。隋初有黎陽鎮城都督,唐初改名白馬鎮。後廢。《元和郡縣誌》 卷衛州黎陽縣: 黎陽鎮故城 “在縣東南一里。古翟遼城也,翟遼於此僭號,皇朝改曰白馬鎮”。《太平寰宇記 》載:黎陽鎮故城,在縣東南一里,古翟遼城。翟遼於此僣號,唐朝改為白馬鎮。

清嘉慶《浚縣誌》載:“黎陽故城在縣東南一里,古翟遼城也。……六朝時,城在大伾山東南一里,與故關相近,是以翟遼扼險據之,今廢。”古翟遼城位於今浚縣大伾山東南一里餘,南控古黃河黎陽關(黎陽津),與滑臺隔河相望,北依大伾、浮丘二山,西臨永濟渠(今衛河),襟山帶河,是兵家比爭之地,易守難攻。今遺址約7萬平方米,高於地面1米餘,尚未發掘。

太元十年(385年)四月,丁零人翟斌哥哥的兒子翟真率部出逃至承營,後轉移到行唐。不久,翟真的司馬鮮于乞殺了翟真自立為趙王。翟遼逃至黎陽,投靠黎陽太守滕恬之,獲滕恬之寵愛信任。太元十一年(386年)正月,滕恬之攻打鹿鳴城,翟遼則在他身後緊閉城門不讓他返回,滕恬之東奔鄄城,翟遼追擊並抓獲滕恬之,於是佔據黎陽。豫州刺史朱序派將軍秦膺、童斌與淮河、泗水一帶的各郡共同討伐翟遼。 三月,東晉的泰山太守張願帶領本郡背叛了東晉,投降翟遼。 八月,翟遼進犯東晉的譙郡,被豫州刺史朱序所擊退。太元十二年(387年)正月,翟遼派遣他的兒子翟釗進犯東晉的屬地陳留、潁川郡。朱序派將軍秦膺擊退翟釗。 四月,高平人翟暢抓住了太守徐含遠,並率全郡投降了翟遼。五月,後燕武成帝慕容垂親率諸將進攻翟遼。翟遼投降。慕容垂任命翟遼為徐州牧,並封為河南公,並往黎陽地方。 十月,翟遼又一次反叛後燕,派兵與王祖、張申的軍隊配合,在清河、平原一帶燒殺搶劫。 太元十三年(388年)二月,翟遼在黎陽自稱魏天王,建都黎陽,國號為大魏,改年號為建光,置百官,建立魏國,史稱翟魏。同年五月,翟遼將都城遷往滑臺(今河南滑縣)。390年東晉大將劉牢之大敗翟遼之子翟釗,八月劉牢之奔襲攻克鄄城,翟釗逃奔黎陽。之後劉牢之與東晉另一大將朱序夾攻滑臺,翟遼大敗,渡河北逃。392年,後燕慕容垂分兵二路渡過黃河,滅掉翟魏。

翟遼城跟逯明壘一樣,因人而名,東晉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丁零族(我國北方古代民族)翟遼佔據黎陽(今浚縣),公元388年,翟遼自稱天王,建立翟魏政權,年號建光,翟魏的都城就是古時的翟遼城。到了唐代,翟遼城改為白馬鎮,千年古城歷經時事變遷不復存在,考古專家已發現古翟遼城遺址,至今尚待發掘,期待古蹟重現天日之時,必然會有新的發現。

歷史上的浚縣故城(十)——翟遼城

魏天王翟遼


歷史上的浚縣故城(十)——翟遼城

慕容垂滅翟遼形勢圖


歷史上的浚縣故城(十)——翟遼城

浚縣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