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頓故城的正史來源


相傳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在姜子牙的協助下,滅了殘暴的商紂王朝。並且大封諸侯,其中在今商水縣平店鄉一帶,封一諸候國曰頓國。頓國在今平店鄉李崗建立城池,與陳國、沈國等為鄰。

然而,由於頓國轄區較小,國弱民少,它成了強國欺凌的對象。從商水朱集出土的文物以及古書上的記載可以看出,古頓國淪姓貴族曾與陳國貴族原仲等聯過姻。不過,聯姻外交也沒有阻擋住陳國入侵的氣焰。

頓國懼陳之強大,決定搬遷,他們在古殷水之南又找到了一片可以生活的地方。於是,頓國開始派遣臣民、工匠在今項城南頓故城處修建土城。待土城修成之後,頓國開始了一場神不知鬼不覺的大搬遷。他們把都城由商水平店的李崗村一直向東南轉移幾十裡,而搬入了今項城南頓故城之中。因新搬遷之地處在故城之南,故頓國改名為南頓。


頓國搬遷後,原來的李崗頓國故城被陳所佔,西漢時設博陽縣,東漢時稱朱家,直到三國時才逐漸衰敗。李崗頓國故城的土城遺址逐漸風化成為了冢子,而形成李崗東坡連冢的現象。

南頓故城的正史來源


直到現在,這裡的人們偶爾從野地裡也能撿到一些狀若銅釦的“打鬼扮”,又稱蟻鼻錢。其實,這些斑斑鏽跡的蟻鼻錢都是當時頓國的錢幣,正向人們訴說著一個風雨飄搖的古頓國的故事。

頓國搬入到項城南頓故城一帶時,由於當時害怕其他諸候國騷擾,非常低調。而周圍的百姓也不知道其中的緣故,把這突然興起一座土城,稱之為“鬼修城”。後來,又趕上劉秀逃到這裡避難,發生了幾起跌宕起伏的傳奇故事,更為南頓故城增加了幾許神話色彩。

現如今,人們為了紀念劉秀,在這裡建成了光武廟。廟門前的廣場興起廟會,每年的農曆“三月三”當地老百姓都會前來趕廟會,燒香、祭拜。

南頓故城的正史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