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的病變可怕嗎?

XGM0913


本人腫瘤科專業,希望以下內容對你有幫助!

宮頸癌,是女性多發和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調查,我國宮頸癌死亡率佔總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佔女性癌的第二位,且發病年齡以40~50歲為最多,60~70歲又有一高峰出現,20歲以前少見。

宮頸癌的發病因素不明確,但與早婚、早育、多育、性生活紊亂及與高危男子性接觸等有關。早期常無明顯症狀,當癌腫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多出現陰道出血、陰道排液、疼痛等症狀。如進一步發展,後期患者表現出消瘦、發熱、貧血、全身衰竭等。

宮頸癌是一種嚴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而現在患有宮頸癌的人數越來越多。據臨床觀察,20~60歲女性,均有可能患上宮頸癌,尤其是以下幾類人群。

1.家族中有宮頸癌患者的女性

由於宮頸癌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所以家族成員中有宮頸癌患者的人,其患病率會比家族中沒有患者的人高。

2.初次性生活過早,早婚多育的女性

有些女性在身體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的時候,就過早開始性生活,這就會對宮頸造成一定損傷,容易誘發宮頸癌。而且性經歷開始時間越早,危險性越高。

一組調查數據報告顯示,20歲以前結婚的女性,其患病率比21~25歲的高3倍,比26歲以後結婚者高7倍。而且生產次數越多,患宮頸癌的幾率就越高。

3.自身有多個性伴侶,或配偶有多個性伴侶的女性

有的人有多個性伴侶,還有的是多次離婚又結婚的人、頻繁的性生活的人,都是宮頸癌的易發人群。因為精子進入陰道後產生一種精子抗體,這種抗體一般在4個月左右方能完全消失。如果性伴侶多、性交過頻,則會產生多種抗體,更容易患宮頸癌。

4.過早分娩、多次分娩或流產的女性

過早分娩、多次分娩或流產,都容易使宮頸受到各種有害因素的侵擾,就會多次受到破環,這種破壞經過長時間積累,容易誘發宮頸癌。

5.吸菸或吸毒的女性

煙與毒品中有很多的致癌物質,這些致癌物質會吸附在宮頸黏液裡,就會增加患宮頸癌的幾率。

6.宮頸有不典型增生的女性

宮頸有不典型增生的女性,特別是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若不積極治療很有可能轉化為宮頸癌。

此外,子宮頸有慢性炎症者、營養不良者、艾滋病患者、長期服用避孕藥者、感染皰疹病毒者,得宮頸癌的幾率也比較高。宮頸癌的預後好壞,與臨床期別、病理類型、治療方法及心態有很大的關係。

早期的宮頸癌,預後相對較好,5年生存率可達到100%。稍晚期的宮頸癌,一些也是可以達到90%以上的5年生存率,即使中晚期的宮頸癌,經過放療還可以達到50%的療效。因此,早發現、早治療才是關鍵。如果及時發現,還可以保留子宮,保留生育的可能。

當然,欲要達到好的治療效果,治療方法和心態很重要。手術質量足夠高,心態夠好,能夠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才有可能達到好較好的治療效果。

另外,宮頸癌有復發的可能性,所以良好的隨診也很必要。隨診並不能預防宮頸癌的復發,但是卻能及時發現復發,這樣才能及時治療。




魯志兵醫生


宮頸癌的病變可怕嗎?其實這“病變”二字是多餘的,就問:宮頸癌可怕嗎?


宮頸癌是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談癌色變,癌症當然可怕,這是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但所謂可怕,其實是相對的,看和誰比較,還要看具體病情。


先來看和誰比較。相比肺癌,肝癌,胰腺癌,膽管癌等等這些癌症,宮頸癌並沒有那麼可怕,同樣是癌症,為什麼說宮頸癌沒有那麼可怕呢?原因之一,宮頸癌是可預防的癌症,通過接種HPV疫苗,以及注意性衛生等,宮頸癌可以得到很好的預防;原因之二,宮頸癌容易早期發現,宮頸癌有明確的篩查措施,只要足夠重視,多數是可以早期發現的,而早期癌症是可以治癒的(治癒概率高)。而很多其他癌症不但沒有明確有效的預防措施,也沒有有效的早篩措施,難預防,也難早期發現,當然就可怕了。


再來看具體病情。同樣是宮頸癌,有不同的病情,不能說宮頸癌都可怕,要說可怕,也主要是指晚期宮頸癌,晚期宮頸癌當然比早期宮頸癌可怕,這個不用說,大家能理解。所以,無論是說治療,還是說預後(可怕程度),得指出是哪一期,以及具體的病情,不能簡單地說宮頸癌。


腫瘤專科醫生


題主想問的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關於癌前病變首先要說一下的是,癌前病變不等於癌症,所以先不需要恐慌的。

癌前病變通俗點說就是癌前病變和癌症的發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任其發展或繼續保持不良習慣,很可能以後發展成為癌症。


比方說反覆的慢性炎症和感染刺激,就是可能發展為宮頸癌的癌前病變

慢性炎症不經過治療會長期的存在,所以就會一直刺激宮頸的柱狀上皮,就是子宮頸上的一類細胞,而炎症刺激之後就會導致柱狀上皮發生增生,而這個增生的過程就容易出現非典型增生,如果沒有及時的治療就可能有一定幾率會演變成癌症了。有數據表明,有75%的重度非典型增生會發生為宮頸癌,輕中度的則只有不到15%。

不過從癌前病變發展成為癌症,這個過程一般是比較漫長的,可能數十年,也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癌變,所以在這個時間內,完全有時間去積極的治療癌前病變,並且宮頸癌的癌前病變大部分經過治療都是可以治癒的,如果是重度的,更要及時引起重視。

當然了,除了及時治療,個人習慣也很重要,不良的個人習慣一定要及時糾正。還有就是目前hpv的疫苗已經開始普及,適齡的女性人群可以選擇性的接種疫苗。

所以說如果出現宮頸癌的癌前病變也不需要過度的擔心,因為癌前病變還不是癌症,積極的治療還是可以治癒的。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癌前病變治癒了,也是需要警惕宮頸癌的,40歲以上女性,一定要定期的進行婦科體檢,因為預防遠大於治療。


張浩醫生


我是小影大夫。宮頸癌可怕嗎?宮頸癌說可怕也很可怕,發現的早其實也沒這麼可怕。

宮頸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生殖系統腫瘤,其發病隱秘,惡性程度高。早期沒有任何症狀,不容易被發現。宮頸癌最常見的症狀是陰道流血,但是這個症狀比較私密,很多女性朋友能忍就忍,拖到不行了才去就診,可惜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


前兩天寫了一個片子,35歲女性,發現宮頸癌做了子宮附件全切後,一年複查,發現腹主動脈旁多發淋巴結轉移了,有些轉移的病變還很大。宮頸癌的轉移也是挺可怕的,可以整個腹腔和滿肺的轉移。不過也有幸運的人,我以前一個同事45歲發現宮頸癌,子宮附件全切了,現在4年過去了,正常上下班,沒有復發和轉移,過了5年就是臨床上的治癒,期待她一直這樣健健康康的。

宮頸癌最常見症狀:異常陰道流血

異常陰道流血是宮頸癌最常見的症狀,很多女性是因為這個症狀就診發現的宮頸癌。

什麼才叫做異常陰道流血呢?有性交後反覆陰道流血、不是經期但無明顯誘因出現的陰道流血、絕經期出現了陰道流血,這些都是異常的症狀,需要特別重視。

以前聽老人家說某某絕經了好幾年,現在又重新陰道出血來月經了,老人家人很羨慕的說可能是第二春來了。其實學了醫後,才知道,原因這是不正常的,並沒有什麼真正的第二春。如果絕經後,還出現陰道流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排除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

宮頸癌在於早期篩查和預防

早期宮頸癌可以沒有任何症狀,所以要發現宮頸癌,只能靠體檢篩查。可以做宮頸TCT檢查,這已經成為了普查宮頸癌的常規項目。


宮頸癌的發生已經明確了跟HPV病毒感染有關。宮頸癌疫苗其實就是HPV的疫苗。打了疫苗後可以減少HPV感染的機會,目前有二價、四價和九價的疫苗接種。多少價就是能抗多少種病毒的意思。所以九價的是能抗九種HPV病毒感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打了疫苗並不代表了可以一勞永逸了,還是需要定期做宮頸TCT的檢查。



小影大夫


其實,宮頸癌是目前唯一一個可防可治的疾病,合理的預防,積極的篩查及治療,宮頸癌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一、宮頸癌疫苗

我們都知道,宮頸癌的發生基本都是和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有關,由於宮頸癌疫苗的應用以及宮頸癌篩查的普及,在美國,年輕人患宮頸癌已經非常少見了,在過去的30年中,美國宮頸癌發病率降低了50%,即使有發病,也基本上都是老年人。

據2017年的數字顯示,世界上新發的宮頸癌病例大概是50萬,而中國每年大概是12到13萬,差不多佔了1/3,有研究顯示,宮頸癌住院病人中年齡≤45歲的佔了近60%;≤35歲的佔16%,仍然是以40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

隨著宮頸癌疫苗進入中國市場,這一有效的預防措施也許會在不久的將來發揮重大作用。

二、宮頸癌篩查能發現早期的宮頸病變

宮頸癌篩查對於早期發現宮頸上皮內瘤變,甚至是宮頸癌變有著重大意義,宮頸早期癌的治癒率可以達到90%-92%,而宮頸原位癌的治癒率則可達到100%。可見宮頸癌篩查的重要性。目前來看,一般建議21-29歲有性生活的女性,每3年進行一次宮頸細胞學篩查;30-65女性每5年做一次細胞學+HPV聯合篩查,或者每3年做一次細胞學篩查,大於65歲,既往篩查結果均為陰性,沒有宮頸上皮內瘤變(CIN二級及以上)史,可以停止篩查。宮頸癌篩查對於宮頸病變的早期干預有著重大意義。

需要注意的是,宮頸癌疫苗的應用並不代表就可以不再進行宮頸癌篩查,疫苗只是大大降低了HPV感染的幾率,降低了宮頸癌變的風險,但還不能取代宮頸癌篩查。

以上可以看出,宮頸癌可防可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發生後沒有早期發現,而一旦錯過了早期根治機會,治癒就很難了。


深藍醫生


無知至極!!!!患者都是被一幫無知的飯桶治死的!!!無知至極!!!!給患者健康必須只有做到:一排除患者體內毒素垃圾,二增強患者自身免疫力。做不到這兩點談治療無異於謀財害命。。現在的醫療手段步入了誤區,無知的治療只會雪上加霜,腫瘤是病的源嗎?肯定不是。化療放療殺癌細胞,不殺好細胞嗎??手術化療只會再一次增加患者體內毒素垃圾,再一次降低免疫力。國家養了一幫無知至極的廢物,飯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