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用吸痰機可降低死亡率?專家:所有醫療支持都可能是“雙刃劍”

最新發表的一份新冠肺炎患者遺體解剖報告顯示,患者肺部因為炎症產生大量粘液。因而有觀點認為,

使用呼吸機,粘液難以排出,形成大量痰液栓塞,導致患者最終缺氧而死,而改用吸痰機之後,死亡人數減半。

遺體解剖報告的作者認為,這種說法是對報告的片面理解。有呼吸治療專家也表示,臨床治療通常是綜合多種手段,某一種設備如果使用不當,可能造成影響療效甚至加重病情,重要的是根據患者的情況及時調整各項參數,取得平衡的效果。

尸解報告並無提及肺部粘性分泌物與呼吸機有關

改用吸痰机可降低死亡率?专家:所有医疗支持都可能是“双刃剑”

這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屍體系統解剖大體觀察報告》,通過解剖一名85歲男性患者的遺體發現:“肺部損傷明顯……切面可見大量黏稠的分泌物從肺泡內溢出……”

改用吸痰机可降低死亡率?专家:所有医疗支持都可能是“双刃剑”

在湖北荊門參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呼吸治療科主任葛慧青表示,從臨床觀察來看,肺部粘液形成痰栓導致呼吸困難,確實是加重病情的因素。

葛慧青:從危重症病人的管理會看到病人的二氧化碳排不出來。這麼多的氣體通氣進去是沒有辦法有效進行交換的,這個存在的問題通過病理解剖的結果,我覺得是有一部分是可以得到解釋的。

改用吸痰机可降低死亡率?专家:所有医疗支持都可能是“双刃剑”

但與此同時,有網絡傳言稱,“痰栓是由呼吸機使用所產生,痰栓最終致人缺氧而死。昨天開始,急救改用吸痰機,一下子死亡人數減半。”財新網引述報告的撰寫者之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學系教授周亦武認為,這是外界“做了片面解釋”,他說,“吸痰是解決通氣問題,還有換氣呢?不是說解決這個痰就把所有問題解決了。”

改用吸痰机可降低死亡率?专家:所有医疗支持都可能是“双刃剑”

武漢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減少是防控整體效果顯現

浙大邵逸夫醫院呼吸治療科主任葛慧青告訴中國之聲,近日死亡人數減少是新增患者減少以及危重症患者集中管理等綜合措施的結果。她介紹,清理肺部深處的粘液,臨床上可以嘗試採用藥物溶解劑或者結合高頻振盪的設備,但是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對於“吸痰機”,一線的專家也有討論,比如其中的一種“咳痰機”:

葛慧青:今天也有大夫在跟我一起探討,就是說咳痰機對於這些患者是否合適。咳痰機它的作用是這樣,進去是一個高的壓力,然後整個過程中會有震盪,另外還有一個非常強的負壓,把痰能夠排出來,(通常用於神經肌肉疾病患者),但是對於(新冠肺炎危重症)的患者我是不推薦的。因為一個負壓就有可能使大量的張開的肺泡又再次塌陷,使氧合明顯地下降。我們在管理病人過程中也發現,吸痰過程就可能使患者的血氧飽和度明顯下降,我們正常的飽和度是最起碼95%以上的,一下子掉到百分之五六十。

改用吸痰机可降低死亡率?专家:所有医疗支持都可能是“双刃剑”

葛慧青強調,新冠肺炎是一種新的疾病,醫護人員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臨床治療的各種手段都不是單一的、絕對的,而是要綜合考量並根據患者的情況及時調整。

葛慧青:在輔助支持的過程中,我們也會去評估病人的一個呼吸的力學的情況,根據這個情況來適當調整合適的參數。那麼在支持過程中說會不會把粘液栓又往遠處推了?或者是說我壓力的增高,會導致粘液栓往遠端使肺進一步的實變。所有的醫療支持都可能會是“雙刃劍”,所以說這是為什麼我們在呼吸支持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去評估。因為所有的重症病人的管理,找到醫療的平衡點是很重要的。

改用吸痰机可降低死亡率?专家:所有医疗支持都可能是“双刃剑”

浙大邵逸夫醫院為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安裝的呼吸機中央監護系統,可以看到各臺呼吸機的實時數據

總檯央廣記者:白傑戈

總檯央廣記者探訪武漢出院隔離點,“康復驛站”能否滿足出院患者需求?

中國之聲抗擊疫情小貼士: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如何加強身體康復鍛鍊?(有聲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