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吃飯難”不再成為糖尿病患者的難題

近年來,糖尿病已成為現代常見慢性疾病,主要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以2型糖尿病最為常見。據報道,我國20歲以上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高達11.6%,不但患病率高,而且糖尿病相關知識知曉率及血糖控制達標率均較低。糖尿病患者教育尤其是營養教育更應作為整個糖尿病綜合治療的基石,讓“吃飯難”不再成為糖尿病患者的難題。


糖尿病患者常合併代謝綜合徵的一個或多個組分,如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症等,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僅要控制血糖,還要降壓、調脂、控制體重,改善生活方式,只有全面達標,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目標設定注重個體化,根據患者的年齡、病程、預期壽命、併發症或合併症情況等進行綜合考慮。


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綜合控制目標

血糖(毛細血管血糖)(mmol/L)

空腹:4.4~7.0 mmol/L

非空腹:<10.0 mmol/L

糖化血紅蛋白:<7.0%

血壓:<130/80 mmHg

總膽固醇:<4.5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男性:>1.0 mmol/L

女性:>1.3 mmol/L

三酰甘油:<1.7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未合併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2.6 mmol/L

合併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1.8 mmol/L

身體質量指數:<24.0


較年輕和病程較短的患者,可能不需要過多治療就可以實現將血壓降至130/80 mmHg以下。老年患者血壓目標值可適當放寬至150/90 mmHg。


體重:維持健康體重:超重/肥胖患者減重的目標是3~6個月減輕體重的5%~10%。消瘦者應通過合理的營養計劃達到並長期維持理想體重。


生活方式干預措施: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患者的行為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糖尿病控制是否成功的關鍵。


1)運動鍛鍊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綜合管理中佔重要地位。規律運動有助於控制血糖,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減輕體重,提升幸福感。


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每週至少3次,每次不少於20分鐘。


運動時間:從吃第一口飯算起的飯後1小時開始運動,每次運動的時間30~40分鐘,一般不超過1小時。


運動強度:對於沒有合併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運動後心率的範圍=(220-年齡)×50%~70%,運動後心率次數以不超過(170-年齡)為宜

。如無禁忌證,每週最好進行2~3次抗阻運動 (兩次鍛鍊間隔≥ 48 h),鍛鍊肌肉力量和耐力。鍛鍊部位應包括上肢、下肢、軀幹等主要肌肉群,訓練強度為中等。


2)運動項目要與患者的年齡、病情及身體承受能力相適應,並定期評估,適時調整運動計劃。運動前後要加強血糖監測,運動量大或激烈運動時應建議患者臨時調整飲食及藥物治療方案,以免發生低血糖。空腹血糖>16.7 mmol/L、反覆低血糖或血糖波動較大、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謝併發症、合併急性感染、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嚴重腎病、嚴重心腦血管疾病 (不穩定性心絞痛、嚴重心律失常、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等情況下禁忌運動,病情控制穩定後方可逐步恢復運動。


3)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培養活躍的生活方式,如增加日常身體活動,減少靜坐時間,將有益的體育運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4)

戒菸:吸菸有害健康。吸菸與腫瘤、糖尿病、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糖尿病微血管病變、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相關。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戒菸有助於改善代謝指標、降低血壓和白蛋白尿。


飲食計劃


飲食管理應根據中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特點,糾正患者的不良飲食習慣,幫助患者樹立科學的飲食觀念,學會並應用健康的飲食方法。


糖尿病飲食治療的基本原則:瞭解總熱量控制、合理搭配飲食結構、體重管理、合理分餐、食物多樣化、烹調方式、甜味劑等。需要考慮患者的飲食習慣制定個性化食譜。


1)膳食模式:合理膳食模式指以穀類食物為主,高膳食纖維攝入、低鹽低糖低脂肪攝入的多樣化膳食模式。建議控制畜肉攝入量。定時定量,每餐飲食按照計劃份量進食,不可任意增減。七成飽即可,細嚼慢嚥,不吃甜食。進餐的食物營養均衡,包括五穀、素菜、肉、奶及鈣類,三大營養(糖、脂肪、蛋白質)比例合理。


2)膳食纖維:富含纖維的穀物類、水果、蔬菜和全穀物食物均為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提高膳食纖維攝入對健康有益。建議糖尿病患者達到膳食纖維每日推薦攝入量,即10~14 g/1000 kcal。


3)能量:不推薦糖尿病患者長期低能量飲食,低於0.8 g/(kg·d)的蛋白攝入並不能延緩糖尿病進展,蛋白質來源應以優質動物蛋白為主。


4)控制油脂類:少吃油煎、炸、油酥及豬皮、雞皮、鴨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烹調多采用清蒸、水煮、涼拌、燉等方式,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腰花、肝等動物內臟類食物。


5)食鹽

:不可太鹹,食鹽攝入量限制在每天6 g以內,每日鈉攝入量不超過2000 mg,合併高血壓患者更應嚴格限制攝入量。同時應限制攝入含鈉高的調味品或食物,例如味精、醬油、調味醬、醃製品、鹽浸等加工食品等。


6)限酒:糖尿病患者不建議飲酒。若飲酒應計算酒精中所含的總能量。女性一天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 g,男性不超過25 g(15g酒精相當於350 ml啤酒、150 ml葡萄酒)。每週不超過2次。應警惕酒精可能誘發的低血糖,避免空腹飲酒。


7)適量補充維生素:糖尿病患者容易缺乏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D以及鉻、鋅、硒、鎂、鐵、錳等多種微量營養素,可根據營養評估結果適量補充。長期服用二甲雙胍者應預防維生素B12缺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